当逃兵会有什么后果会影响家人吗?当逃兵有什么下场
当逃兵会有什么后果会影响家人吗?当逃兵有什么下场到后来就演变成了士兵跑了杀卒长,卒长跑了杀校尉,校尉跑了杀将军,这背后的逻辑就是让人与人之间相互猜忌,互相怀疑多了,士兵自然就没法跑了。比如秦朝把士卒五个人编成一伍,其中一个人逃亡,其余的人要连坐。逃跑者抓回来之后处死,其余四个人也要被打板子,并且接受两年的劳役,如果在战场上砍了一个脑袋,凭头颅可以免受惩罚。卡斯特少将北军找他都快找疯了,等他归队的时候,北军立刻以擅离职守的罪名给他下了大狱。得亏老上司谢里登将军保他,他才得以回到工作岗位。美国19世纪很有名的文学家马克吐温,在南军北军都服役过,也都当过逃兵。如果当了逃兵怎么处罚他们,古代逃兵被抓到大概率就是个死。但逃跑的士兵很有可能根本抓不回来,于是统治者就想到了特别绝的一招—连坐。
战争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痛快,更多的情况下是尸横片野血流漂橹,你要是真上战场保不齐就两腿发软,尿一裤子当逃兵,那当了逃兵会是怎么样的结局?
南北战争逃兵数量创下纪录首先要说,当逃兵不是什么稀罕事,在古代的军中逃兵一直占很大的比重。因为很多情况之下,他们要么是被强征到战场,要么只是为了军饷和战利品而战。那会的军人不明白什么是国家民族,吃粮当兵,就是为了抢银子抢瓶子抢大妹子
如果战争打的时间久了或者主力部队一败涂地,大部分士兵就会选择从军营逃跑。毕竟我接着在这待着,可能送命不如回家养猪收麦子。哪怕到了近代,遍地逃兵的乱象依然没有解决。
人类历史上出现逃兵数量最多的是南北战争,美国人没有什么文化,就是一群扛着枪的农民。在他们眼里,解放黑奴的漂亮口号远不如自己的命重要。整场战争当中,美国共有大约50万逃兵的记录,其中军衔最高的是北军的卡斯特少将,借口请假回家跟老婆团聚,然后就一去不返。
卡斯特少将
北军找他都快找疯了,等他归队的时候,北军立刻以擅离职守的罪名给他下了大狱。得亏老上司谢里登将军保他,他才得以回到工作岗位。美国19世纪很有名的文学家马克吐温,在南军北军都服役过,也都当过逃兵。
中国古代对付逃兵就是连坐如果当了逃兵怎么处罚他们,古代逃兵被抓到大概率就是个死。但逃跑的士兵很有可能根本抓不回来,于是统治者就想到了特别绝的一招—连坐。
比如秦朝把士卒五个人编成一伍,其中一个人逃亡,其余的人要连坐。逃跑者抓回来之后处死,其余四个人也要被打板子,并且接受两年的劳役,如果在战场上砍了一个脑袋,凭头颅可以免受惩罚。
到后来就演变成了士兵跑了杀卒长,卒长跑了杀校尉,校尉跑了杀将军,这背后的逻辑就是让人与人之间相互猜忌,互相怀疑多了,士兵自然就没法跑了。
西方则采用十一抽杀同样的,西方也是这套逻辑。在罗马时代,如果军中出现成建制逃亡情况,被抓回来要执行十一抽杀,也就是十个人里边抽一个处死,其他人到奴隶的营帐服役,直到立了战功才能回来 。
这样一来大军要哗变的时候,总有怕死的士兵担心将来抽签抽到自己,或者担心自己变了奴隶,于是拼命地阻止哗变,导致人人自危就没办法跑了。
无论东方的连坐还是西方的抽签杀人,都会导致无辜的人被牵连。自打欧洲进入启蒙运动之后,这种法律实在是不符合人文精神,但是长官们 还是想达到那种人人自危的效果,于是又想出来一招,在出现逃兵所在的部队里组成一支行刑队,射杀自己曾经的战友。
这种处罚方式对人的震慑,比连坐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一口大锅里吃饭的战友,今天要被自己给崩了,你想他压力得有多大,而且命令不得不执行。如果被选为行刑队的成员,拒绝执行这样的命令的话,这个人也会被看作逃兵被处决。
很多人接到任务之后直接精神崩溃,要么疯了要么喂自己吃枪子。后来发现这种处决方式太过不人道,就给行刑队混装实弹和空包弹,这样一来,每一个行刑队的成员都可以认为自己那只枪装的是空包弹,打死昔日战友之后也能减轻点心理压力。这种处决方法在一战的英军和法军都非常流行,整个一战期间,英国一共有300多名逃兵 。
一战结束之后对于逃兵行为社会上产生了两种看法,一种人认为他们只是不愿意继续战斗,一没反叛二没哗变,让他们受罚是没有问题但罪不至死,把他们毙了的话违反罪行和惩罚相对等的原则,而且和枪毙逃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军官的一些愚蠢的指挥导致成千上万死兵死亡,但他们很少承担责任,甚至还被当做英雄一般对待。
另一个观点认为逃兵抛弃了为国效力的义务,也背叛了战友,更会导致厌战情绪在军中蔓延,如不严加惩处,部队的纪律将荡然无存,前线随之崩溃。从这个角度来看,逃兵虽然直接影响很小,但长远危害非常恶劣。
二战英美与苏德对待逃兵的办法分成两种这两种看法在二战当中就催生出两种对逃兵的处罚方式,一种是苏联和德国,苏联在战争初期一溃千里,催生出大量毫无斗志的逃兵,这些人被抓后,一些罪行比较大的会被督战队枪毙,其他人编入惩戒营戴罪立功。惩戒营执行的是正面突击防线,清扫雷区的危险任务,士兵阵亡率超过五成,也可以说是一次变相的行刑。
德国也一样,宪兵和督战队会在后方搜捕一切有逃亡嫌疑的人员。有个德军团长就在战后回忆,他派一位副官到后方领一辆车,副官在路上遭遇宪兵,就被安上临阵脱逃的罪名处决了。
随着战争末期德国濒临崩溃,那处决逃兵变得更普遍更随意,经常是不经任何审判,也没有辩护人和取证环节,往往宪兵认为他有罪,就在路口挂一块牌子吊死在路灯上。甚至在德国投降之后,一些没来得及被盟军接收的作战单位还在杀人。
和德苏两国相比,英美的做法温和多了。二战期间美军英军有超过10万人临阵脱逃的行为,但犯人绝大部分被送到后方进行长期审判,其中大部分不会被处决,坐个牢就完了。
真的被处死的只有48人,其中有一个是美国兵,这个倒霉蛋叫斯洛维克,隶属于第28步兵师。1944年8月开赴前线途中他装作迷路,跟着一支加拿大宪兵部队在后方游荡,后来被查了出来,他就被送回了前线。
结果记吃不记打,又跑了几天之后又被宪兵抓住,当时第28步兵师在欧洲前线遭遇两场硬仗,伤亡率超过七成,法庭认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只有把他枪毙才会告慰战场上阵亡的将士。于是1945年的1月,斯洛维克被执行枪决。
二战之后关于逃兵该不该处决的争议越来越大。很多国家已经废除了处决逃兵的决议,那就像咱们刚才提到的那样,如果全都处死那对逃兵肯定不公平。但都从宽处理,又对不起那些忠于职守的将士,所以到底对逃兵该怎么处置可能永远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