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三副对联:我们村儿一老大爷把四个儿子给告了
最经典的三副对联:我们村儿一老大爷把四个儿子给告了围观的人都嬉笑着看着他,调皮的小孩子上前去试图将他的裤子往下拉,被他假装凶狠地赶跑了。朱三一手拿着被揉的皱巴巴的起诉状,一只手还习惯性地塞进裤裆里。不过这些事儿,都没有他将他四个儿子告上法庭这事儿来得震撼,来的让村人对他刮目相看。就是这样子对儿子无限包容的朱三,却在正月初六法院刚上班这天,将四个儿子告上了法庭。当他拿出自己写的起诉状的时候,我们才隐约想起,老村人们说的,朱三其实是个文化人,年轻时能说会写的,只是后来好像是说被别人冤枉偷了村里的钱,脑子受了刺激才变得疯疯癫癫的。
一朱三爷最近在我们村可算是一炮打响了。
朱三爷在我们村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倒不是说他有多厉害。而是因为他脑子有点点,嗯,异于常人。所以最初的时候大家都叫他朱十三,嗯,就是那个电视剧《心术》里十三姨的那个十三,你懂得。
后来呢,不知怎么地就逐渐演变成了朱三,大约是觉得叫朱十三太费事儿,毕竟这年头大家都是能省则省。
朱三的光辉事迹其实还挺多,比如他在他爸的葬礼上在草堂上睡着了还呼噜声震天;比如他将人家放在山上的羊赶进了自家的圈里养了十几天;再比如他大过年的站在村口遇到个人就拉着人家哭诉说自己从小没了妈。
不过这些事儿,都没有他将他四个儿子告上法庭这事儿来得震撼,来的让村人对他刮目相看。
三
就是这样子对儿子无限包容的朱三,却在正月初六法院刚上班这天,将四个儿子告上了法庭。
当他拿出自己写的起诉状的时候,我们才隐约想起,老村人们说的,朱三其实是个文化人,年轻时能说会写的,只是后来好像是说被别人冤枉偷了村里的钱,脑子受了刺激才变得疯疯癫癫的。
朱三一手拿着被揉的皱巴巴的起诉状,一只手还习惯性地塞进裤裆里。
围观的人都嬉笑着看着他,调皮的小孩子上前去试图将他的裤子往下拉,被他假装凶狠地赶跑了。
只是我分明觉得,他的疯癫病,似乎更严重了一些。
法院的人将朱三劝回了家,承诺过几天以后去家里协商这事儿。
过了几天,派出所的民警跟法院的人一起来了,朱三这会子好像突然变得正常了起来,他将客人请进了屋,还贴心地帮他们一人倒了杯茶。
四个儿子也被叫了过来,民警将他们教育了一番,并要他们承诺轮番赡养朱三。
四个儿子唯喏着答应,向民警保证一定给朱三吃好喝好穿好。
等法院和民警一走,四个儿子却转瞬都离开了,只留下朱三一人呆坐在椅子上,看着自家锅里的几只已经快要腐烂的煮土豆愣神发呆。
其实这样的场景,村人们早就看惯了,几乎每个月都要上演一番,平日里朱三有点头疼脑热的,总喜欢往派出所门口一坐,叫嚷着要国家对他负责。
而民警呢,也只能是叫来他的四个儿子教育一通,对于其他的事情,也确实是没办法管。
五
日子照旧,村人们的谈资,也早就变成了李家花八万娶了个新媳妇儿却只呆了一个月就借着外出打工的名义从此音讯全无。
谁也没发现,好像,那个平日里总爱边走边唱着秦腔的朱三,似乎好些日子都没出现了。
突然有一天早上,堂妹神神秘秘地进门:“姐,你知道吗?朱三死了!”
据堂妹说,是有个人经过朱三家门口闻到一股子臭味,又想起来好像好些日子没看到过他了,所以进去看了一下。
谁曾想,就看见朱三,穿得整整齐齐的,连草堂都搭好了,还细心地摆上了小桌子,摆好了发丧时候用的羊油蜡烛。
最吓人的,是那副贴在草堂内正中央的对联,宽大的白色的纸张,上书:
我养四子还嫌少
四子养我还嫌多
没有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