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小众书籍,你该读读这份书单
文青小众书籍,你该读读这份书单✎作者 | 曹吉利、程迟让我们一起理直气壮地文艺,真诚、丰富地生活。这是一个概念横飞的时代,一群“社畜”嘲笑着“凡尔赛”,同情着“打工人”,猛然记起自己也是“尾款人”……在这些时时更新的头衔里,我们未必非要找一顶“文艺青年”的帽子戴在头顶,而戴着这顶帽子的人,很多也未必真正亲近文艺。更多时候,文艺是一种内化的精神气质,一种与世界和平相处抑或格格不入的姿态,一种跳脱出时空局限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要推荐的,是冬日阅读计划的第二份书单:文艺书单。
有一个著名论断曾经非常流行:世界的崩坏,是从文艺青年变成贬义词开始的。
当然,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立场上,会对这句话做出完全相反的解读。文艺爱好者大概率会感到痛心,哀叹黄金时代一去不返;嘲弄者则会将这句话作为进一步嘲弄的例证——朗朗青天,文艺青年未必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其实,“文青”本身,也是一个过于庞大的概念:古典音乐爱好者、摇滚乐迷、《红楼梦》书迷、美洲文学资深读者……统统可以被归类为文艺青年,但可想而知,他们一旦聚在一起,共同话题恐怕也是少得可怜。
说到底,文艺应当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在水泥缝隙里开花生草的从容——哪怕这份从容只能保持片刻,但也足够支撑起庸常生活之外的一方独立精神空间。
这是一个概念横飞的时代,一群“社畜”嘲笑着“凡尔赛”,同情着“打工人”,猛然记起自己也是“尾款人”……在这些时时更新的头衔里,我们未必非要找一顶“文艺青年”的帽子戴在头顶,而戴着这顶帽子的人,很多也未必真正亲近文艺。
更多时候,文艺是一种内化的精神气质,一种与世界和平相处抑或格格不入的姿态,一种跳脱出时空局限的生活方式。
今天我们要推荐的,是冬日阅读计划的第二份书单:文艺书单。
让我们一起理直气壮地文艺,真诚、丰富地生活。
✎作者 | 曹吉利、程迟
✎编辑 | 萧奉
《寂静的深度》
[美]马克·斯特兰德 著
光哲 译
纸上造物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然后和其他女人,或者可能说霍珀画作中的所有人不同的是,她似乎是由光雕刻出来的。」
在爱德华·霍珀的画作里,“光”是永恒的主题。落在海边房间里的天光,扫在周末清晨空挡大街上的阳光,照在荒野加油站里空荡荡的夕阳,夜晚餐厅里照在孤独食客头顶的灯光……
《科德角清晨》 Cape Cod Morning. 爱德华·霍珀绘。图/维基百科
有人说霍珀精准地捕捉到了“美国式孤独”,也有人说霍珀描绘的是“现代性的孤独”。但奇异的是,你总能从中感到一丝属于人性最深处的“温暖”。
本书是普利策奖得主、桂冠诗人马克·斯特兰德解说霍珀三十幅画作的书籍。透过诗人之眼,霍珀的世界变得更加深邃,更加独特。
霍珀三十幅画作里的三十种光影,或者说三十种孤独,被斯特兰德“翻译”了出来——你不应该错过霍珀的画作,也不应该错过斯特兰德的文字。
《苏联设计时代1950—1989》
[英]费顿出版社编著
[俄]莫斯科设计博物馆供图
任梦欣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自1950年至1989年以来近40年间350余件选自莫斯科设计博物馆的苏联设计作品。从大头娃娃巧克力糖纸到奥运会吉祥物米莎熊,从四面体牛奶盒到伏特加酒瓶……从社会意识海报到时尚电影杂志,展现了苏联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一个远去国度的庞大背影,世人难免众说纷纭。即便是“设计感”这件小事,不同的人评价苏联时,也往往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
有的指摘苏联的产品过分粗糙,有的认为苏联的建筑一味雄浑,有的惊喜于苏联设计中那些颇具“未来感”的巧思。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于这个横亘七十年、跨越上万里国家的方方面面,任何概括都显得草率而片面。
1950年到1989年,是苏联的黄金年代,透过这些日常生活的图景,我们得以尽可能地接近那个并不算遥远的时代。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苏联设计身上,中国读者能够嗅到丝丝缕缕的熟悉味道,重拾属于个体和国家的“少年记忆”。至于背后更深层的隐秘的历史联结,所有中国家庭都应会有所体察。
《夜晚的潜水艇》
陈春成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20-9
「我打着呵欠,懒洋洋地穿行在这些废石荒草间,那石狮子像被我传染了似的,也大大地打了一个呵欠,然后若无其事,继续平视前方。我扭头对它说:“我看到了。”它装作没听见,一直平视前方。」
2020年,陈春成整整三十岁,这本《夜晚的潜水艇》横空出世,引来如此多关注。
文学通常离不开土地,但在这一代作家身上,文字与土地的关系由具象化为抽象,传统的文学乡土坍塌,土地以一种更为隐秘的方式躲藏在书页背后。
陈春成的小说当然没有囿于“故乡”叙事,但字里行间,属于南方的清幽、湿润、葱郁,已经蔓延开来。在这种疏淡气质的统辖之下,散文与小说、叙事与环境、现实与想象的边界逐一模糊。
高明的陈春成手擎纸鸢,梦境裹挟文字一起腾飞,在南国的天空里高低错落,而那条风筝线连接笔端,始终牢牢握在作者手里。
《浮生二十一章》
任晓雯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5
「她尚未发胖,步态跳脱,短发在耳后甩摆,犹如面旗帜。」
上海作为一座城市,文化边界在哪里?上海人作为一个群体,如何定义这种身份?而上海人眼中的上海,有没有一个确切的坐标?
任晓雯用二十一个简短的故事、二十一种不同的人生,编制起自己的答案:有人在动荡年代离开上海,从此黄浦江上的汽笛,成为久久追忆却不可得的遗憾;有人不经意间坠入失败的婚姻,从此在逼仄弄堂中消磨半生;有人的事业和家庭,在逐渐膨胀的城市中迷失方向……
时代的缝隙里,个体的摸索显得愈发微末,无妄,甚至滑稽。但也恰恰如此,与命运漫长无声的搏斗,才显得格外惊心动魄。
“她尚未发胖,步态跳脱,短发在耳后甩摆,犹如面旗帜”,这是大时代到来之前的上海人,亦是大时代到来之前的上海。
《移花就镜》
罗韬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社
2020-7
「诗之品,画之趣,书之意,印之韵,这都是艺术最幽微的部分,岂易言哉!」
今时今日,审视中国传统的诗词、音乐、绘画、书法,最大的特质是什么?想来想去,大概还是“境界”二字。
境界并非完全不可描述,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但要百分之百地进入作者的境界,领会作品的精魂,却需跨越不同艺术体裁,融汇真正的古典精神。
在《移花就镜》里,作者带我们完成了这场旅行:
由雄浑而至冲淡,由含蓄而至豪放,由飘逸而至旷达,由张若虚之绮丽,而至黄庭坚的苍劲,由文徵明之精,而至颜真卿之悲……诗书画互相印证,互相成就。掩卷而思,怎能不感慨,上下前年,艺海恣肆,无数风流人物。
“移花就镜”,中国艺术繁花无限,眼前这本书,恰是一面映照过往、折射未来的镜鉴。
《台风天》
陆茵茵 著
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3
「天地在顺着自己的意志往下延续,而他们只是其中那么微小的点。身边这些许愿的人,有时觉得他们可憎,有时觉得他们可怜。不知道菩萨怎么看她。也许根本就不看。香燃了快一半,她还在那里浑浑噩噩,胡天胡地,脑中空无一物。」
陆茵茵的小说很小,在其中我们通常看不到过分激烈的情绪和格外曲折的情节,但它们也绝非日常生活的复刻——
站立在女性视角,书写女性,陆茵茵的文字很细腻,像是把情绪的褶皱翻开来给人看,有时或许连读者都要大吃一惊:原来我是这样想的?我正是这样想的!
这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我们的主流文学迷恋宏大叙事太久,呼唤女性主义也太久,这本薄薄的《台风天》,完全可以作为对这种长久呼唤的回应。
《文青之死》
赖香吟 著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9
「强调感觉,文青成为一种流行;穷得只剩下感觉,小清新、小确幸成为嘲笑人的脏字。我随着浪潮翻滚,本来乐见集合者众,后来真成流行又觉得其中似有误会。」
台湾作家的代际分野和大陆一样明显,而和当下最新锐的一批作者比起来,赖香吟其人其文通常被归入“上一个世代”。
这本短篇小说集中,《文青之死》恰是写作时间最晚的一篇,一代人的沉默,往往是从其梦想退潮,继而被日常生活淹没发端的。即便是在坚持写作几十年的作家身上,我们也还是能嗅到这种淡淡的哀婉惆怅。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
乔阳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7
「几颗残星,山林黝黑,隐约可见山脉的走向,白马雪山,碧罗雪山,梅里雪山,善于夜飞的鸟群停止了穿越,一点躁动都没有,风在未生起处,河流缓缓,西边是澜沧江一湄公河,东面是金沙江,世界巨大、宁静,包容一切又空无一物。」
进藏区旅行,一度位列文艺青年四大俗事之首,那样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经过,毕竟与土地无法构成什么联系,所成就的文字,终究也是浅俗无趣的。
乔阳的前二十年在四川度过,与大多数人的生活别无二致,随后的二十年,她选择在云南雪山间的小小村落度过,“观察藏民,也被藏民观察”,最终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没有那么多旗帜鲜明的感召,恰恰是这本书能给予我们的最大感召:有时候,成串的足印和日常生活的点滴分秒,比浅尝辄止的行走来的更加真切。
雪山与雪山之间有什么?无非是另一群人的另一种生活。
《史诗之城:在加尔各答的街头世界》
[美]库沙那瓦•乔杜里 著
席坤 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0-4
「触碰禁忌的雨伞公园、新建的商场、蹲守街头的鱼贩子、自燃的巴士、各类文学集会、二手书店群、老派的社交和娱乐活动……这些琐碎平凡而又真实的存在构成了加尔各答这个历史悠久的史诗城市。」
印度是中文互联网上长盛不衰的话题点,但无论是纯粹的戏谑,还是对南亚大陆、南亚文化整体性的概括,都与真实的印度格外遥远。
作为殖民时代长期的首都,加尔各答足以成为我们观察印度的窗口:贫民窟与富豪区比邻而居,熙熙攘攘的人流分散在这座庞大的城市之中,历史和现实的切片层层叠加,构成丰富的城市景观。
而作者乔杜里,也是一个绝佳的观察者:他是土生土长的印度人,又在美国长期生活并取得学位后,回到故乡加尔各答工作。“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正因为作者的这种身份,《史诗之城:在加尔各答的街头世界》带领我们观察印度、观察印度人、观察加尔各答的视角,才尤其丰富、全面,层次错落。
《文化失忆》
[澳] 克莱夫·詹姆斯 著
丁骏 / 张楠 / 盛韵 / 冯洁音 译
理想国丨北京日报出版社
「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间隙,独自躲进咖啡馆,这才发现我从不曾有过一分钟的孤独。」
在国外评论界享有盛名,但在国内却并不为人熟知的澳大利亚著名评论家克莱夫·詹姆斯用四十年完成的这部《文化失忆》终于出版了,这是一部关于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式的著作。
在开篇,詹姆斯就不掩饰他的野心,他说他呈现的这本书,属于一种新人文主义。
塔西佗、阿道夫·希特勒、萨特、撒切尔夫人、让·普鲁沃……这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在克莱夫·詹姆斯的笔下变得鲜明、有趣。他摘录的,是这些人的一句话、一个片段,但他用自己的知识谱系,让我们对这些人有了一次“再认识”。
这本《文化失忆》是詹姆斯建的一座房子,可以容纳下所有他笔下的风云人物或是低调学者——你永远是这所房子里最受欢迎的客人。
原文首发于《新周刊》旗下公众号“硬核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