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书信的来历故事(一封书信后的故事)

书信的来历故事(一封书信后的故事)在孙中山先生1925年去世之后,宋庆龄直到1945年建国之前,都是靠孙中山逝世之后的抚恤金来维持生活,所以,她并没有过多的资金来源,但是,面对毛泽东的请求,她断然不会找宋子文借钱,那就只能由自己亲自来解决。但是,本身就没有很多资金的宋庆龄一时要从哪里凑这么的钱给毛泽东呢?可是,转念一想,无论如何,也都要弄到这笔钱,因为她心里清楚,不到万不得已十分困难的时候,毛泽东是不会张口借钱的。尤其是在中国土地革命的问题,她是十分支持毛泽东的,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方面是实现孙中山的愿望,另一方面是遵从自己的内心、顺应历史的潮流,而毛主席作为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可以说,他们两人之间,势必会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所以他们的革命友谊可以说是十分浓厚的。因此,在1936年共产党经过万里长征到达延安,经济十分困难之时,毛泽东才不得已向宋庆龄写信,拜托宋庆龄向自己的兄弟宋子文借一笔钱,但是当时毛泽东并不知道

前言

有史以来,就一直都有“巾帼不让须眉”一说,最为著名的便是我国北魏时期花木兰挂帅替父出征一事,边关平乱,数十年犹如一日,此等精神不禁让众人皆为感叹。

从那以后,花木兰虽作为女性但却有着男儿般的胆量的事迹,以及她的英雄形象便成为了人们口中广为流传创世佳作。

书信的来历故事(一封书信后的故事)(1)

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巾帼英雄倒不是花木兰,而是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她不仅是毛主席眼中最崇敬的孙夫人,也是毛主席眼中最亲爱的大姐,更是毛主席眼里一位十分伟大的传奇女性。

书信的来历故事(一封书信后的故事)(2)

一、毛主席托宋庆龄向宋子文借钱‍

宋庆龄作为孙中山的夫人,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他是十分坚持中国进行革命的,并且她坚决执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对于孙中山先生开展的护国、护法运动,宋庆龄给予全身心的支持,关于国民党对其的拉拢、亦或是威逼利诱,她都丝毫不为所动。

书信的来历故事(一封书信后的故事)(3)

尤其是在中国土地革命的问题,她是十分支持毛泽东的,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方面是实现孙中山的愿望,另一方面是遵从自己的内心、顺应历史的潮流,而毛主席作为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可以说,他们两人之间,势必会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所以他们的革命友谊可以说是十分浓厚的。

因此,在1936年共产党经过万里长征到达延安,经济十分困难之时,毛泽东才不得已向宋庆龄写信,拜托宋庆龄向自己的兄弟宋子文借一笔钱,但是当时毛泽东并不知道宋子文和宋庆龄在那时已经分道扬镳。

所以,在拿到毛泽东的信之后,宋庆龄选择不将此事告知宋子文,而是由自己来解决这笔款项问题,此事全程宋子文都没有参与。

书信的来历故事(一封书信后的故事)(4)

但是,本身就没有很多资金的宋庆龄一时要从哪里凑这么的钱给毛泽东呢?可是,转念一想,无论如何,也都要弄到这笔钱,因为她心里清楚,不到万不得已十分困难的时候,毛泽东是不会张口借钱的。

在孙中山先生1925年去世之后,宋庆龄直到1945年建国之前,都是靠孙中山逝世之后的抚恤金来维持生活,所以,她并没有过多的资金来源,但是,面对毛泽东的请求,她断然不会找宋子文借钱,那就只能由自己亲自来解决。

当时,宋庆龄拿出了所有的抚恤金,却还是凑不够五万美元,无奈之下,她将上海莫里哀路的房子抵押了出去,凑够钱之后,立即就将这这笔钱转送给送信之人,然后由他拿给延安方面,交给毛泽东。

当时,毛主席并不知道这五万元是宋庆龄私人的钱,也不知道这笔巨资是宋庆龄花费一番功夫才弄到的,甚至还抵押自己的房子。

书信的来历故事(一封书信后的故事)(5)

但是,我们从宋庆龄不遗余力的对共产党的慷慨解囊,就足以看出,她在对待共产党,对待自己的革命战友时,是如何的真诚与真挚。与此同时,她作为共产国际的一员,身上也背负着自己的使命。

自宋庆龄加入共产国际之后,她就一直在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去战斗,我们众多的革命工作者,都在在宋庆龄与国民党的巧妙周旋下,得以解救,当然,她的身份是不能被轻易暴露的。

1937年潘汉年曾经对宋庆龄做过这样的评价,他说:孙夫人坚定不移地与我党合作,她用她特殊身份、特殊地位,起了特殊的作用,任何人也代替不了。

潘汉年对于宋庆龄的评价可以说是十分的中肯,孙夫人与常人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她的特殊地位,而中国共产党也因为有她的帮助,才能够多次摆脱困境,在国民党的手下脱困。

书信的来历故事(一封书信后的故事)(6)

但其实,关于这次借钱,并不是一借一还,就这么简单了事,日后在当事人得知这件事情之后,确实还发生一件不小的误会,也可以说成是由这次借钱所引起的风波。

借钱“风波”

据2007年解密的,一封宋庆龄写给王明的密函,从中我们了解到, 毛泽东写给宋庆龄的信是在1936年9月18日,关于信的内容,多年来一直都存在众多疑问,有一些资料显示说,毛泽东在信中并未提到借钱一说,相反,提到最多的则是高度赞扬宋庆龄的革命精神以及她对共产党所做出的贡献,但是,在解密的密函中,借钱一事又再次得到了证实,因为信中宋庆龄亲口提到,毛泽东在一段时间之前确实请求过提供资金的帮助,而她本人也确实在写这封信的三个月前,给毛泽东寄去了一笔款项。

但是,通过宋庆龄寄出去的资金,在后来却被宋子文得知,而这也引起了宋子文对宋庆龄身份的怀疑,确实,早在1933年5月的时候,宋庆龄就已经加入了共产国际,而借钱的事情,毛泽东起初是拜托宋庆龄向宋子文借钱,但宋庆龄没有考虑周全的是,共产党不会说一直不与宋子文碰面。

西安事变之后,国民党与共产党进行谈判,周恩来与宋子文坐上了谈判桌,宋子文作为当时借钱的当事人,周恩来自然要提及此事,事情一提自然也就都知道了。

宋庆龄身为共产国际的一员,在红军需要帮助的时候,自然会伸出援手,但是他与自己亲属之间的关系却微乎其微。之后,双方谈判结束之后,宋子文便提出要与宋庆龄见面,必然是质问借钱一事。

在宋庆龄与宋子文交谈时,宋子文专门强调,是周恩来告诉自己,当时你借了一笔款给共产党,宋子文这样说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要挑拨宋庆龄与共产党之间的关系,因为宋庆龄是作为孙夫人的身份立足在国际上,而作为一个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如此关键性的人物,在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对峙中,往往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书信的来历故事(一封书信后的故事)(7)

所以,宋子文就是想要借由这次事件,引起宋庆龄与共产党之间的分歧,确实,很长一段时间,宋庆龄都因为这件事情而一直烦恼,但是,最终不论是毛泽东还是周恩来,甚至一直在中间转送信件以及资金的潘汉年,都不清楚,当时那笔钱是宋庆龄自己私人的钱,而宋子文也没有相告知。

直到1954年3月份,在潘汉年被捕之前,他将毛主席之前借的的那笔款项拿给宋庆龄时,宋庆龄表现出极其的不信任,他找来上海市副市长许建国,当时,许建国还负责分管公安的事情,所以在许建国的一再追问之下,潘汉年终于说出,这笔资金是当时“毛主席请宋庆龄向宋子文借的钱”。

所以,从潘汉年的口中,我们得知,共产党一直都认为这笔钱真的是宋庆龄找宋子文借的,并不知道这是宋庆龄私人的钱。

由于宋庆龄并未说清楚这中间的缘由,所以这才导致了这场误会的发生。如果能够早些进行说明,事情不会发展成这样,而宋子文也根本没有机会调拨共产党和宋庆龄之间的关系。

书信的来历故事(一封书信后的故事)(8)

直到1969年,这件事情被无意中提起之后,大家才明白当初那笔钱到底如何而来,而中间的原委也才得以知晓。

宋庆龄“民族之脊梁”

宋庆龄与毛泽东,两人都是同时出生于1893年,宋庆龄是1月份出生,而毛主席是12月26日,所以毛主席有时候会亲切地称宋庆龄是大姐,宋庆龄与共产党之间关系的正式奠定当然是在她加入共产国际之后,不过,在那之前,由于蒋介石对革命事业的叛变,宋庆龄就已经公开表示过,宣布蒋介石同孙中山事业的叛变,而她也同毛泽东一起发出过声明,声讨蒋介石与汪精卫的叛变行为。

虽然,当时宋庆龄并未真正地加入到中国共产党,但很显然,她已经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要走的是一条怎样的道路,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她坚信的,可以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困境,挽救国家于危难的之中。

书信的来历故事(一封书信后的故事)(9)

所以,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进行长征之时,宋庆龄都一直与我党的中央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尽管身在上海的中共地下党员一直都遭到蒋介石的追击,同时,我们的电台也是一直处于一个十分不安全的环境之中,但是这都没能影响到宋庆龄与中共中央的联系。

在得知红军的长征取得胜利之后,宋庆龄终于不再似以往一样的淡定,她很难在保持那样端庄的形象,因为她心底非常的清楚,红军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什么,延安、陕北以及中国共产党能够力挽狂澜,走出国民党的包围圈,也必将走向新的征程。

我们要相信,宋庆龄无时无刻都在为中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因为有国民党,所以她作为其特殊人物,势必要与之斡旋,不仅是为了共产党更是为了全中国,1936年,由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政变,蒋介石被困西安,而宋庆龄则是作为促成团结合作之人,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书信的来历故事(一封书信后的故事)(10)

但是,我们都清楚,蒋介石与共产党并非诚心合作,表现上确实做出一副合作的面孔,但背地里已经开始计划对共产党进行围剿。

很快,1937年来临,“卢沟桥事件”的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国内所有同胞在中共中央的号召下,开始全面抗战。与此同时,宋庆龄与陕北中共中央的想法是一样的,她也是非常主张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同抵抗外。在这期间,她不断的谴责国民党的不抵抗行为,而且,通过自己的号召力大力支持抗战的将士,亲自前往伤兵医院进行慰问,但是上海的沦陷已经不允许她在上海长久地待下去,虽然她一直都致力于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但是安全是第一位,所以,根据毛泽东、周恩来的建议,宋庆龄前往香港进行下一步的抗战工作。

在抵达香港之后,宋庆龄立即就开始着手筹建“保卫中国同盟”的工作,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以及在国际上崇高的威望,她的很多国际朋友以及海外华侨都纷纷加入到保卫中国的同盟之中,所以宋庆龄也就成为了中国抗日与这些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

“保卫中国同盟”是在1938年6月正式成立,而其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中国战区、为中国共产党提供帮助,包括资金以及物资上的援助。

这些援助中的很大一部分资金以及物资都是来自于海外友人,但是为了让他们对中国的抗战进行援助,这绝不是一个小的工作量,只有不断的将国内的真实情况及时的传达给他们,获得他们的同情和支持,我们才能够获得他们的捐款。

所以,为了协助宋庆龄在香港的工作以及争取到更多的外援,毛泽东和周恩来以及党中央在商议了之后,决定派邓颖超前往香港协助宋庆龄以及何香凝的工作,这样一方面是方便统战工作的展开,另一方面,也可以照顾到宋庆龄。

书信的来历故事(一封书信后的故事)(11)

在中国人民全体抗击日本侵略主义之时,宋庆龄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绝对是足够重大的,她不仅号召民众集体抗日,同时,对于这些抗日的民众,她都极力的进行保护,不仅从语言上给予其激励,更是在行动上对其表示最深切的关怀。

在香港期间,宋庆龄曾到过广州两次,亲自与广州人民一同进行抗日活动,不论是对于国难中的难民还是参加抗战的士兵,她都给予帮助,为其购置棉服,并自发捐出5000元为将士们购买所用物资,另外,她还亲自参加到广州人民的示威游行中,号召人民站起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对于广州的妇女,她则是号召所有人一起为将士们做好后勤工作。

从1938年到1940年,“保卫中国同盟”经历过了一段非常艰苦的时期,但同时也在度过这段风雨时期之后,逐渐发展壮大,在这期间,“保盟”出版刊物,受到了海外读者的一致好评,众多海外仁人志士在此刊物中,了解到日本反法西斯主义者的惨无人道,以及中国人民群起进行抗日战争的决心。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对中国进行了捐助,1939年加拿大的同盟者,为共产党援助了五卡车的底盘,同时香港救济会也援助了五万元的物品,整整五卡车的物资,在人们的悉心保护下,穿越封锁线去往延安。

还有英国朋友援助饿的大型救护车,甚至到后来,宋庆龄在得知延安的医疗人员以及伤员十分严重时,成立“国际和平医院”变成了她的首要工作。

书信的来历故事(一封书信后的故事)(12)

1939年底,在英国援华委员会的帮助之下,在八路军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共产党的第一家国际和平医院建立,关于建院费,我们则是得到了英国2450英镑的援助。

在抗日根据地上,国际和平医院的先后建立,为八路军的抗战工作,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很多伤员在这里得到救治,战争没有将他们 的生命夺走,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宋庆龄,是她不遗余力的在国际上为中国共产党发声,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不断寻求帮助,而陕甘宁边区也因为有了这些的帮助,才得以度过众多的难关。

书信的来历故事(一封书信后的故事)(13)

宋庆龄与毛主席的革命友谊

1945年,在全国人民共同抗日斗争之下,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但是在此和平之际,蒋介石却力邀毛泽东前往重庆进行谈判,虽说中央领导人早已经看透蒋介石的真面目,但是为了揭穿蒋介石的真正目的,毛泽东亲赴重庆,表明共产党寻求和平的决心,打破蒋介石“真内战、假和平”的阴谋。

在重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宋庆龄。毛泽东和周恩来是在1945年8月28日到达重庆,30日便前去拜会了宋庆龄,此次见面,距离上次武汉分别,已有18年,在这18年中,双方都怀着对对方最崇高的敬意以及最真挚的谢意。

之后,在9月9日,宋庆龄专门来到桂园,再一次会见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他们互相握手,互相交谈当前形势,因之前都没有好好的商谈国事,不免有些遗憾,所以这次宋庆龄的到访,就是专门商谈国事。

经过一番交谈,宋庆龄对毛泽东又有了新的认识,18年未见,毛泽东果然就像换了一副新的面孔,对于共产党的未来,有了全新的认识,不论是与法西斯的抗争还是与蒋介石的对峙,他一直都坚定的认为只有在取得人民力量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够赢得更加光明的未来。

毛泽东的一席话,使宋庆龄对国共内战的危机又有了新的认识,直到新中建立之后,她都一直在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着非常大的贡献。

1949年,中国共产党终于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值此之际,毛主席和周总理最希望的便是孙夫人前来北平,商议国事,但是考虑到北平是孙夫人的伤心之地,毛主席和周总理二人只能委婉的提出请求,等待孙夫人的应答。

为了确保孙夫人顺利北上,中央专门安排邓颖超、廖梦醒前往上海接孙夫人,共产党建国立业之大事,而孙夫人在国际上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所以必须要请到孙夫人,因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必须要有孙夫人的参与。

新中国建立之艰难,孙夫人经历了全部的过程,而她与毛泽东的革命友谊,自广州国民革命相识之后,就再也没有中断过。即使是在建国之后,两人还是保持着如常的书信往来,而两人肝胆相照的情谊也通过日后的互赠礼物显现出来。

新中国建立,虽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但是新疆、西藏的和平解放一直都是毛主席担忧的事情,他指派王震前往新疆执行解放新疆的任务,没料想,在新疆顺利获得解放之后,给毛主席送来了大小两只熊掌,而毛主席当即下令把大的宋庆龄送过去,之后宋庆龄得知毛主席习惯靠在床上看书、办公,便派人给主席送了一个稍微软乎的大枕头,但是住了大半辈子硬板床的主席怎么也习惯不了这个大枕头,只能将其收藏起来。

书信的来历故事(一封书信后的故事)(14)

之后,还有1957年冬天,毛主席则是给宋庆龄送去了一些山东大白菜,伟大人物之间的往来,不必多言,也自知情意深重,所送之礼物并非要么多的名贵,但是却是要花费一番功夫,就像在1975年周总理病的很重的时候,宋庆龄在得知他只能吃下一些鸽蛋之后,便不辞辛劳,亲自寻找鸽蛋,只因是寒冬腊月,并不是各鸽子下蛋的季节,但能找到三五个已经是极限。

焦急之中,立即派秘书送去,但是中南海的西花厅已经没有了往常的身影,周总理病重,在送鸽蛋的三天后,就与世长辞了。

对于宋庆龄来说,毛泽东、周恩来这些人,都是真正交过心的朋友,所以周恩来的离世,她如何能做到不心痛、不悲伤呢?

书信的来历故事(一封书信后的故事)(15)

结尾

平常的宋庆龄,一直给人们展现的都是端庄大方的一面,但其实,作为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也有着男性的刚强,将国家的一切放在自己的心中,同时,她作为国际上女性的代表人物,一生都在竭尽全力的为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做着杰出的贡献。

书信的来历故事(一封书信后的故事)(16)

海伦·斯诺曾经这样评价宋庆龄,他说在中国的历史上,宋庆龄曾像是孤独挺立于海岸边的自由女神。斯诺的评价并不显得夸张,宋庆龄得一生,有着他自己所敬爱的崇高的革命事业,她不为任何势力所诱惑,包括蒋介石对其进行的威逼利诱,他都不放在眼里,坚定的做到“不妥协”。

而在国际上,她更是拥有着非常高的地位,作为中国女性的代表人物,宋庆龄从来都是坦然自若,淡定的散发出自己女性光辉的一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