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原始森林木屋:森林深处的秘密
国外原始森林木屋:森林深处的秘密▼细部▼小屋外墙覆盖着落叶松木板Pigna树屋,意大利Pigna树屋是一处刚刚开放的度假区项目,位于意大利最古老且最广阔的森林。这里的杉木质地极佳,常被用于制作小提琴等乐器。项目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人类打造一个避难所,而是要创造一个能够融入自然环境的结构,成为周围树林的一种拟态。▼树屋位于意大利古老且广阔的杉树林中
点击上方蓝字“森林建筑研究”关注我们
羽林视角
木屋健康环保与原生态森林资源有着紧密的相关性,木材是人类的良师益友,与人们的健康生活存在着紧密关系,不破坏生态,又与自然融为一体。迈出生活区域,房屋和森林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两种空间融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在这里,社会关系不再是工作与控制,分享与休闲成为了主题。
01
Pigna树屋,意大利
Pigna树屋是一处刚刚开放的度假区项目,位于意大利最古老且最广阔的森林。这里的杉木质地极佳,常被用于制作小提琴等乐器。项目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人类打造一个避难所,而是要创造一个能够融入自然环境的结构,成为周围树林的一种拟态。
▼树屋位于意大利古老且广阔的杉树林中
▼小屋外墙覆盖着落叶松木板
▼细部
本案的设计概念最初形成于2014年的建筑竞赛,并于3年后在意大利落成,位于塔尔维西奥附近的阿尔卑斯山脉(与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接壤)。项目中包含2个树屋,共3层,高度为10米。第一个树屋悬空于距地面4米的位置,作为一个全景式的带顶露台使用。第二个树屋内包含楼梯(顺着“松果”的轮廓而建,形成一个结构性的壳体),可通过带有滑动门的宽阔窗户进入室内。
▼树屋作为一个全景式的带顶露台使用
▼夏季的树屋
客厅正对着小厨房和浴室门。旁边是通往卧室和三层空间的木制楼梯。双人床位于屋顶处圆形天窗的下方。小屋的结构完全交错层木构成,其内部包含木纤维隔热层,外部则覆盖以落叶松木板,小巧的尺寸使其可以灵活地跟随树屋的弯曲形态。
▼第二个树屋内的客厅
▼双人床位于屋顶圆形天窗的下方
▼设计概念
▼剖面图
02
森之舞台,吉林
森之舞台,位于吉林市松花湖风景区。它坐落在大青山顶,森林边缘的山坡之上。
▼鸟瞰图
夏季,这里被浓郁的绿荫环绕;到冬季,粉雪覆盖一切,形成了一条绝佳的野雪道。这一“地景标志建筑”的选址,基于对场地条件的全方位考量。建筑师希望尽量减少建筑对现有植被的影响,同时保证观景平台上视野的最佳角度,由此确定了基地位置和三角形舞台的基本形状。
▼森之舞台从起伏的地景中缓缓升起,悬挑于雪道之上
森之舞台就从起伏的地景中缓缓升起,如漂浮在水面的一片树叶,悬挑于雪道之上。三角形平台的两条短边,按两条访客路线设置:自林间小路走来,或从雪道滑来。如此,舞台非但没有阻碍人们望向湖面和山峦的视线,更会给行人一种建筑形体与周围山景间不断变动的视觉张力。由于上部的木质舞台和下部的混凝土基座朝向景观不同,两个体量错位相接,建筑最终呈现出一种扭转的姿态。
▼烧杉板的表皮在阳光下隐约泛出银色的光泽
建筑将粗砺的材料物质性和富于感观体验的空间形态融于一体。通过对建筑体的扭转、翘曲、直线与弧线墙面不断转换等方式,塑造着观者细微的感受差异。从山顶一路走来,“森之舞台”如同一块地景中自由飘起的玛尼石板,悬浮在如竖立的卵石般的混凝土“基座”之上。随着观者逐渐走近,先前感觉深沉的建筑体,在阳光下烧杉板的表皮隐约泛出银色的光泽;最终抵达建筑时,烧杉板皲裂的表面、清水混凝土表层的木纹理变得清晰而几可触摸。
▼建筑形体与周围山景形成不断变动的视觉张力
建筑的内部组织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空间体验。进入延长的混凝土门斗后,你的眼睛会逐渐适应昏暗的光线,同时被雪道向远处延伸的景观所吸引。随后,狭窄的木楼梯指引着一路往上的唯一路径。到达观景层后一转身,霎那间,松花湖的湖景和蜿蜒山林横陈眼前,呈现出大自然令人窒息的美。气候无常,湖面时而清晰可见,时而雾气蒸腾;冬天的山林,偶尔还会出现“雾凇”奇观。
建筑师在平台的三角形体量中,斜切出一对椭圆形的洞口。一个洞口在屋面,等待雪花和阳光洒入室内空间。另一个洞口位于地板,诱发舞台上下的人互动。平台内部整体为未做处理的红雪松木板,保留着原木色差,与外侧深色的烧杉板表皮形成色彩与质感上的强烈对比。
▼观景平台
在自然中设计,就是搭建人与自然之间一个启发性的媒介。森之舞台不仅是一个观景平台,也是一个可以灵活用于活动、聚会、展览和工作坊的公共空间。它希望激发人们更多地探索自然,发掘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森之舞台本身,也将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夜景
▼剖面图
03
Seabeck小屋,美国华盛顿州
这座小屋坐落在Seabeck的一片葱郁的次生林中,从北向的悬崖可以俯瞰到Hood运河以及远处Dabob湾的风景。这座新房子是在20英尺见方的既有地基上建造而成,其形式呼应了周围的森林环境,简练的外观与温暖明亮的内部形成鲜明的对比。
房子的主人平时生活在休斯顿,但在夏天时会与家人到Seabeck郊外居住一段时间。他们十分喜欢南部运河的自然风景,因而希望在这里建造一个小小的隐居地。项目的最初目的便是打造一座简单、经济并且具有现代感的住宅。建筑师根据既有场地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方盒子体量,并在墙壁和屋顶上嵌入了大尺寸的窗户,使住宅能够选择性地引入风景和自然光线。
来访者可以从南面进入场地。轻盈的顶篷指示出入口的位置,并带来俯瞰运河的风景。较为透明的北立面和西立面在延长景观的同时还吸引着人们望向内部的空间。南立面和东立面更加封闭一些,隔绝了车道和周围其他建筑的视野。屋顶上的天窗为卧室和淋浴间带来光线和星空的景象。
▼南立面,轻盈的顶篷指示出入口的位置
▼客厅
建筑的外部由经过氧化处理的黑雪松木和黑色水泥填充板覆盖,内部则铺设以浅色的MDF板材和柔软的松木胶合板,带来温暖而明快的氛围。
▼室外露台
小小的场地最终成为了控制设计过程的有效工具,它促使设计师将重点集中在最必要的事物上。极低的预算也意味着需要摒弃更多不必要的东西。最终的建筑充分汲取了现代小屋的设计精髓,使内部空间的包容度远远超越了其有限的边界。
▼从步道望向林间的小屋
▼立面图
▼剖面图
04
TREEWOW O 浙江
项目位于浙江余姚四明山麓的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村之中,村子正处于原始次生林的边缘,一条小河由北至南缓缓流过村庄,把村子一分为二,树屋就位于小河下游的西岸。基地的东西两面双峰夹峙,漫山漫野的青翠竹子,生活氛围静谧祥和。
▼建筑外观
木屋总高约10米,大致与一棵成年毛竹等高,树屋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钢结构承托柱,上部为木结构主体。树屋位于小溪堤坝一侧,周围环抱古树竹林,隔岸与旧茶厂相望,部分露台悬挑与溪水之上,实现了漂浮感,而且因为钢柱收拢为几个点落在土地上,尽量的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获得了较为自由的地面活动空间。
▼三个非同心圆构成的屋顶
木屋部分分别为三个非同心圆构成: 悬挑在溪边的露台,两层客房部分,以及起伏的屋顶与顶层露台。平面形态则是一个简单的螺旋线,外墙环绕一圈融入室内,将盥洗室与步入夹层的楼梯从起居空间中剥离出来。每扇窗户都有一份特殊的室外景观,但最美妙的是爬到屋顶之巅享受山涧的自然气息。
57根渐变的巨大屋架支撑起了屋顶与墙体,看似柔软的屋顶勾勒出飘逸的天际线,更多的是利用变化的屋檐将景观由窗框引入房内,同时也保持了敏感空间的私密性。
传统村落民居的粗方式施工工艺有别于标准化的工业化精细生产,飘逸的屋顶并非是建筑师任性的狂想曲,非线性的屋檐具有极高的容错率,可视为乡村建构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服从。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反复与当地工匠沟通,达到设计形态与当地施工技艺的平衡。
屋顶的变化定义了室内外的视觉交流方式以及私密空间-公共空间的连续渐变图谱,当客人踏入首层露台开始,屋檐围绕露台的空间对应室内的功能展开360°的循环序列: 客厅-巨窗-大进深露台-掀开的屋顶为享受小溪和对面竹山风景的起点;卧室-长条低窗-下压的屋顶提供了保持睡姿的观景模式;开放式浴缸-侧面高窗保持了对外的私密性且满足对景观的向往;盥洗室的入口竖窗完全被屋顶所遮盖,在不影响自然通风的情况下保证了绝对的私密性;沿着旋转楼梯步入二层空间围坐在露台前,通过起伏的屋顶看到的是二百年的古树;这场居住体验的终点是由屋顶围合出的二层景观露台,喝茶静坐享受群山环抱。
▼俯视屋顶,屋顶营造了私密领域
▼室内概览
▼将景观引入室内,透过大窗与对岸的老茶厂的对视
▼通往二层的楼梯
▼设计过程
▼剖面图
注:文章部分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