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条约给德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德国是如何撕毁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条约给德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德国是如何撕毁凡尔赛和约1933年,阿道夫上台第一步通过让德国的经济复苏,先赢得了底层民众对他的支持。接下来,便着手制定计划,他要用非常手段,让这个被列强们制裁了十多年的国家重新崛起,实现其“大德意志”的扩张野心。“打个比方:有三个人,一个失业,居无定所生活无着;一个打零工,仅能解决温饱;另一个工作稳定,衣食无忧。而阿道夫上台以后,只是将这三个人统统变成了第二个人,变成了那个靠打零工勉强解决了温饱的人而已。”由此可见,对某些人渣来说,假释或者减刑,只会让他们给社会或是世界带来更大的灾难!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成为德国总理,经过一系列政策调整后,数年之间,德国经济似乎颇有起色。阿道夫也藉此在政坛上立住了脚跟,赢得了众多德国底层民众的支持。但二战时期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他对当时德国经济的复苏是这样评价的——
1924年巴伐利亚当局开庭宣判,阿道夫因为1923年11月在慕尼黑发动“啤酒馆暴动”被判处5年徒刑。但阿道夫仅仅被监禁了不到一年时间,便于同年12月被释放。
阿道夫在狱中的这段时间里,完成了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第一卷写作。从头到尾,通篇都是“灭绝”、“消灭”、“仇恨”和“憎恶”……
小编不懂德文,无法去查阅德文原版,但小编仔细看过中文译文的阉割版。虽然中文版的《我的奋斗》已经将很多反人类的段落给删除了,但仍能从中看到,这个偏执型精神病患者,是怎样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恶毒的诅咒和仇恨!
如果阿道夫能够蹲满5年大牢才被释放,那么1933年他肯定就成为不了德国总理,也就根本不会有什么第三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或许也就不会发生了。
由此可见,对某些人渣来说,假释或者减刑,只会让他们给社会或是世界带来更大的灾难!
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成为德国总理,经过一系列政策调整后,数年之间,德国经济似乎颇有起色。阿道夫也藉此在政坛上立住了脚跟,赢得了众多德国底层民众的支持。
但二战时期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他对当时德国经济的复苏是这样评价的——
“打个比方:有三个人,一个失业,居无定所生活无着;一个打零工,仅能解决温饱;另一个工作稳定,衣食无忧。而阿道夫上台以后,只是将这三个人统统变成了第二个人,变成了那个靠打零工勉强解决了温饱的人而已。”
1933年,阿道夫上台第一步通过让德国的经济复苏,先赢得了底层民众对他的支持。接下来,便着手制定计划,他要用非常手段,让这个被列强们制裁了十多年的国家重新崛起,实现其“大德意志”的扩张野心。
阿道夫明白:要想重整德国军备,首当其冲,就是废除1919年6月28日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只能保有10万现役部队,而且现役军人的服役期必须长达12年。
1933年,德国的人口是6600万,先不说兵员10万的这个限制,单讲服役期必须长达12年,光这一条就让阿道夫寝食难安。
一个常识大家应该知道: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力量强弱,其中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国防动员力量,也就是战时可征召动员的后备役人员的数量。
通俗地讲,国防动员力量,就是一个国家在战时随时可以征召入伍的人员数量,而并不是随便拉个人来,就让他穿上军装扛上枪。
譬如:一个士兵退役后,无论他成为公务员、工人或者农民,一到战时接到国家征召,他就必须重返军队,为国家效力。因为他曾经是一名军人,接受过军事训练,一旦战争爆发,拿起武器就能随时上阵杀敌。
因此,哪怕德国只有10万常备军队,如果服役期是正常的2至3年,那么每4至6年,德国就可以增加15万至30万名训练有素的后备役人员,就可以随时拥有一支10万常备军队和源源不断增长的,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后备役兵团。
但是,《凡尔赛和约》限定德军的服役期为12年。这就为德军带来了两个恶果:一是常备军队兵员老化,缺乏战斗力;二是极度缺乏国防后备力量,一到战时几乎没有合格的后备役人员可以征召,因为退役人员全是老弱病残。
《凡尔赛和约》严重制约了阿道夫强军扩张的野心,他要打破这个限制。1935年,阿道夫修改了德国兵役法,要求所有年满20岁的男子都要服兵役,将服役期改为2年。阿道夫计划在1940年之前,打造出一支拥有150万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德国军队。
阿道夫如此肆无忌惮的单方面废除《凡尔赛和约》的约束,连他自己都感到害怕。英法会不会坐视不管?如果英法直接派军队干预,仅仅靠德国现在那10万常备军怎么和他们对抗?
虽然阿道夫每天都在为此踌躇,但他最终还是决定这么干,因为他和他的将军们都非常清楚,如果不解决德国的兵役问题,德国永远都不可能具备发动战争的实力!
阿道夫在赌,用疯子的思维去赌英国和法国的态度!
为什么英法对希特勒撕毁《凡尔赛和约》的行为没有任何反应?
读过二战史的朋友都知道,研究二战史的专家们在著作中大多这么解释——
“……英国、法国等西方列强,全都还没有从一战后的经济危机中缓解过来,自己国内都还矛盾重重,根本无暇他顾。英法此时只想维持和平,对德国的扩张野心只能出卖它国利益,釆取绥靖政策……”
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在里面,一战三大战胜国英国、法国、美国,此时面对阿道夫蠢蠢欲动的扩军野心,其实也是魑魅魍魉,各怀鬼胎。
作为一战战胜国中损失最惨的法国,它的立场是最坚决的,法国是最最期望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掉身边这个恶邻。
无奈,法国单凭自己,实力不济。
英国比较纠结,一战前的英国领袖了世界几百年,而现在,像美国这种后起之秀都超越到了自己前面……
所以,英国的立场是适度让德国扩张,以此让德国拖慢各国的发展进程,还能够保持欧洲的相对和平,直到大英帝国再次崛起。
英国认为:既然自己快不了,就一定要让别人慢下来!
而在一战中受益最大的美国,表面上欧洲的事它不想管,实际上它却在一直暗暗的支持德国,阿道夫想让德国经济复苏,就必然要与美国达成跨洋贸易。
所以,美国人希望阿道夫能够使德国尽快恢复成正常国家,美国就能够继续赚钱。
德国公开正式实施征兵制,作为国联核心的英法两国产生了分歧,接下来就该看美国人的态度了。
一战后的美国早已今非昔比,经济实力雄厚,英国、法国都欠着它一身债。此时的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享有的,不是一般的话语权……
于是,美国、英国对德国扩军装聋作哑,而法国的反对根本不起作用。阿道夫就这样,让德国的扩军扩张驶上了历史的快车道。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法国之间必须存在军事缓冲区,莱茵兰地区因此成为了非军事区,德国不得向莱茵兰派遣部队。
此时的英、法、美都是一个意思:扩不扩军不说也罢,只要德国军队没有控制莱茵兰这片区域,就无法对法国以及莱茵河下游的低地三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形成威胁。
但此时已经欲壑难填的阿道夫岂能在扩军扩张的快车道上减速。1936年3月7日,阿道夫单方面宣布废除1925年10月16日与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6国签署的、关于确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领土界线的《洛迦诺公约》,悍然派出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并沿德国边境大规模修建防御工事,扩张野心昭然若揭!
此时的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6国仍然仅仅是口头上对德国提出抗议,却无具体制约措施。
法国人怯怯地问英国人:“德国人占领莱茵兰了,我们打他不?”
英国人回答道:“不打!这只不过是德国人走进了自己的后花园而已!”
法国人:“哦!那就算了,当我没说,不打就不打吧!”
阿道夫此时就像一个站在街头耍横的疯子一般,一看没有人来管:“奶奶的,现在这世界还真是我说了算啊!”
于是变本加厉,1935年3月12日,德国军队长驱直入奥地利,奥地利总理库尔特·冯·许士尼格内阁垮台。3月13日,德奥签署《关于奥地利和德国统一法》,3月15日,德国正式吞并了奥地利,奥地利成为德国的东方省。
同日,阿道夫公开宣布德国不再承认《凡尔赛和约》,3月16日德国恢复征兵制,将常备军扩充到了50万人。奥地利700万人口为阿道夫的征兵扩军又增加了几十万兵源。
最终,整个二战期间,阿道夫居然动员出了1700万人。
奥地利和德国合并以后,捷克斯洛伐克就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了。德国已经把捷克斯洛伐克团团围住了。苏台德地区居住着350万的日耳曼人,阿道夫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也应该是第三帝国的领土!
为了师出有名,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开动全部宣传机器,营造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正在遭受压迫的假象……
并且警告捷克斯洛伐克:“你们不要再虐待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了,否则,德国军队就会来解救他们!”
捷克斯洛伐克:“我冤枉呀!我们没有虐待过任何人啊!”
戈培尔:“我说有就是有,来,我们看电影。”
苏台德事件中,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组织拍摄了很多虚假的苏台德日耳曼人被当地政府压迫的场景,在国际上疯狂制造舆论,也让不明真相的德国民众走上街头,义愤填膺了一回。
1938年10月1日,德军7个师进入捷克斯洛伐克,武装占领苏台德地区。为阿道夫接下来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之前的德国进军莱茵兰的小动作只是让法国人慌了,那么,这回吞并奥地利和入侵苏台德的大动作就彻底让英国人怕了。
时任英国首相的张伯伦依然憧憬着这份脆弱的和平,他极力奔走于各方之间,幻想用自己卑躬屈膝的诚心去打动阿道夫……
1938年9月29日、30日两天,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德国总理阿道夫在慕尼黑经过讨价还价后,共同签署了著名的“慕尼黑协定”,协定全称《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
在英国人循循善诱的“说服”下,无力反抗的捷克斯洛伐克总理埃米尔·哈查最终妥协,1939年3月15日,德军不费一枪一弹,兵不血刃的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在国际层面上,小国的利益都是拿来出卖的,自己国家的利益才是至高无上的,而别人国家的利益,那都不是你的利益。唇亡齿寒的道理,张伯伦之流是不懂的!
英国、法国自始至终的态度,其实用张伯伦在英国议会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这只不过是遥远的地方,两个说同种语言的民族之间的融合罢了。”
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以后,德军从捷克斯洛伐克的仓库里竟然找到了1231架飞机,996门反坦克炮,2254门野战炮,810辆坦克,57000挺机枪和63万支步枪。
这些装备,不久后就成为了阿道夫入侵波兰的资本。
阿道夫就这样不费一枪一弹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的民众沸腾了,他们心目中完美偶像铁血俾斯麦时期的土地都没有现在这么广阔。他们开始相信阿道夫能带领德国走向复兴……
可悲!可叹!
至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时,阿道夫凭借解决德国经济危机和收复一战后大部分土地的功劳,真真正正地成为了德国抑或世界的大独裁者。
——在军队中,阿道夫通过洗脑故意混淆概念,灌输军人忠于元首即是忠于国家。
“吾之荣誉即是忠诚!”,整整害死了一代德国人!
——在国民中,阿道夫推行极端种族主义邪说,鼓吹日耳曼人是地球上最优秀的民族,种族差异将决定人类和世界的发展。未来的世界注定要由纯正的德国人来主宰。
一个国家被一个疯子掌控,这是非常可怕的。在这样的形势下,即使阿道夫不是疯子,他所鼓吹的邪恶理论也会让他变成疯子!之后的阿道夫便成为了一个令全人类唾弃的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