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蓝色海洋生命之源(只为还大海一片蔚蓝)

蓝色海洋生命之源(只为还大海一片蔚蓝)“团结一切力量保护美丽海洋。”2012年,在“海洋强国”愿景的感召下,沿海一些城市开始成立当地的民间海洋环保组织。“因为成立时间不一,加上人员认知及管理水平的差异,各地海洋保护力量有着明显差距。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一盘散沙、各自为政。”此时,郑文春看到了阻碍民间海洋保护工作发展的问题所在,同时也看到了中国民间海洋保护力量的巨大潜力。面对青少年群体,“协会主要通过讲座、编书等,培养青少年对海洋的兴趣和热爱。对于渔民群体,则以普及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海洋类法律法规为主,促进渔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从认识海洋、热爱海洋到献身海洋,郑文春带领着蓝丝带走向世界舞台,将蔚蓝海洋的理想,化作千万人的海洋环境保护行动。回顾蓝丝带刚刚成立的几年,“我们到海边做净滩时,常常不被理解,甚至遭到别人的白眼。那时,蓝丝带的梦想就是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尊重。”郑文春谈起蓝丝带协会创办之初的艰难,种种不容易还历历在目。然而,

蓝色海洋生命之源(只为还大海一片蔚蓝)(1)

本刊记者 李菡丹

海洋垃圾,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那些漂流在海洋的垃圾超越地域界限,不仅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命,也破坏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据相关资料显示,每年全球约有800万吨的垃圾进入海洋,相当于每一分钟便有一卡车的塑料垃圾倒入海中,导致数百万只海鸟、十余万头海洋哺乳动物和难以计数的鱼类死亡。“美丽中国”的建设离不开“美丽海洋”,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意义重大而深远。

“人生只有一次,海洋只有一个。”海南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海南省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会长郑文春说。作为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的发起人之一,他介绍道,今年是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成立12周年,作为一个以保护海洋环境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社会团体,协会已经在全国建立了53支蓝丝带海洋保护队伍,志愿者接近10万人,开展蓝丝带活动近千次,积极向公众传递了海洋环保理念,为提升公众海洋意识付出了辛勤努力。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回顾蓝丝带刚刚成立的几年,“我们到海边做净滩时,常常不被理解,甚至遭到别人的白眼。那时,蓝丝带的梦想就是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尊重。”郑文春谈起蓝丝带协会创办之初的艰难,种种不容易还历历在目。

然而,蓝丝带稳扎稳打,默默地用行动赢得了口碑。“最有成就感的是2010年组织的‘蓝丝带环保中国行’活动。”谈起蓝丝带的海洋保护行动,郑文春眼睛里透着光。蓝丝带很早就引入“河长制”的管理方法,通过测绘,将3.2万公里的海岸线“划分”给“海洋卫士”志愿者们,每人负责1公里海岸线的保护,在两年中,蓝丝带每周都观测海洋水质、海洋生物等数据变化,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负责这一公里的志愿者,并请专家团队帮助解决问题,对网箱养殖、电拖船等破坏海洋环境的违法行为,及时向主管部门通报。

“快乐就在于,以公益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保护了环境,那种喜悦,无法形容。”他说。

面对青少年群体,“协会主要通过讲座、编书等,培养青少年对海洋的兴趣和热爱。对于渔民群体,则以普及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海洋类法律法规为主,促进渔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从认识海洋、热爱海洋到献身海洋,郑文春带领着蓝丝带走向世界舞台,将蔚蓝海洋的理想,化作千万人的海洋环境保护行动。

“团结一切力量保护美丽海洋。”2012年,在“海洋强国”愿景的感召下,沿海一些城市开始成立当地的民间海洋环保组织。“因为成立时间不一,加上人员认知及管理水平的差异,各地海洋保护力量有着明显差距。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一盘散沙、各自为政。”此时,郑文春看到了阻碍民间海洋保护工作发展的问题所在,同时也看到了中国民间海洋保护力量的巨大潜力。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要将中国所有民间海洋保护力量整合起来,共享技术、资金、人员、公关等各方面的资源,迅速提升各地海洋保护组织的管理水平。

经过缜密的思索后,郑文春向国家海洋局提出了“实施中国海洋保护志愿者联盟”的建议。此建议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国家海洋局的高度赞同,并于2017年6月正式成立了“中国海洋保护志愿者联盟”组织,中国民间海洋保护工作也因此发生了质的飞跃。

从2007年至今,郑文春带领蓝丝带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沿海省份的庞大的海洋保护志愿者网络,志愿团队达53个,总人数达10万余人,每年开展海洋保护活动上千次,成为中国民间海洋保护的一股核心力量。

环保行动没有国界。2016年,郑文春代表中国民间海洋保护力量,参加了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蓝色海洋”公共宣传活动,带领蓝丝带加入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黄海大海洋生态系项目”。他还带领蓝丝带积极参加东亚海环境治理、黄海环境治理等国际海洋保护工作,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民间海洋保护组织的世界影响力,展示了中国在海洋保护领域的良好国际形象。

2018年6月5日,郑文春荣获“2016- 201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获奖后,他说:“要珍惜荣誉,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争取以后的环保公益活动起点更高、范围更广。”他表示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今后要采取多种方式,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做公益一定是带着笑容,哪怕起得早,没有吃饭,衣服被海水打湿,我们的志愿者们照样带着笑容。”在郑文春看来,有了参与者发自内心的认同和笑容,公益组织才能走得更远。而来自四面八方的社会承认、政府支持,则是公益组织们将蔚蓝海洋的理想化作海洋环境保护行动的更大动力。

“海”好有你,争做“海洋卫士”

去年,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携手50余家海公益组织共同发起“国际海滩清洁日”全国净滩活动。9月15日,第33届国际海滩清洁日当天,在青岛胶州湾海滩,“守护美丽海滩,我们共同行动”全民净滩公益活动成功举办。这是一次对海滩、海面、海堤海洋垃圾的立体打捞清除环保公益活动,来自社会各界的近千余名环保志愿者和市民共同见证了活动的启动。

此次活动在三亚、大连、深圳同时设立主会场,在青岛、日照等全国30多个城市设分会场,多城联动。青岛是全国唯一设立3个净滩会场,且净滩总人数超过去千人的联动城市。启动仪式上,蓝丝带MSC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尤和兴带领参会志愿者共同宣誓。

在青岛红岛主会场,怀揣环保热情的蓝丝带志愿者自发组成海洋保护小分队,走上胶州湾红岛主会场开始净滩。烟头、吸管、塑料瓶、渔网、泡沫…… 仅一个小时,志愿者就清理了600多斤海洋垃圾,各色“战利品”就塞满了垃圾袋。

队伍中不禁有人感慨,“总以为海边挺干净,没想到有这么多垃圾隐藏在海滩之下,说实话很吃惊。”“净滩不只是一次行动,更是对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反思,每人少丢一个烟头、一个塑料袋,就能洁净一片蔚蓝海域……”

带着心底对海洋的热爱,在这群“海洋卫士”的共同努力下,青岛胶州湾这片海滩终于变得干净美丽。净滩时,志愿者们还使用由我们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自主研发的中国海洋垃圾数据卡,记录下每一件捡拾起的垃圾类别,以便后期进行垃圾来源分析,从而在源头上用更好更有效地保护海洋。

在“海之子——自然学堂”主题环保微课堂上,来自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的专业志愿者,在现场深入浅出地向大家科普海洋垃圾污染的现状、危害和防治措施,启发更多儿童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要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海边的时候,看见的都是垃圾,那肯定是不对的!以后我也要不乱丢垃圾,跟很多好朋友一起保护海洋。”一位“海洋小卫士”稚气的声音中却透着一股坚定。

真情巴士志愿者薛菲菲表示,因为沙滩有景区保洁打扫,游客也越来越文明,所以很少有大块垃圾,但是最多的垃圾就是烟头,烟头较小又隐藏在沙堆里,清理难度很大。她呼吁游客尽量将烟头扔进垃圾桶,共同保护海洋环境。

“创建海洋保护国际组织,组成全球海洋保护大联盟。”这是蓝丝带的美好愿景。而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用行动践行海洋强国之梦,还大海一片蔚蓝。

编辑|安吉

蓝色海洋生命之源(只为还大海一片蔚蓝)(2)

蓝色海洋生命之源(只为还大海一片蔚蓝)(3)

中华儿女

家国天下,民族脊梁

长按二维码关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