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死后老百姓后悔了吗?卡扎菲有多招人恨
卡扎菲死后老百姓后悔了吗?卡扎菲有多招人恨1969年,卡扎菲带着一群青年军官发动政变,由自己出任革命指导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这时的卡扎菲,只有27岁。卡扎菲出生于利比亚中部沙漠的一个部族家庭。他的父母和三个姐妹都不识字,毕业于班加西军事学院的卡扎菲是家里唯一的读书人。中国自古有“逝者为大”“入土为安”的传统,以示对生命的尊重。但无论中外,对逝者的百般不敬自古就有。中国历史上就有一些或难解心头之恨或为警戒后人而出现的辱尸行为。譬如去首、鞭尸、以发敷面或以糠塞口等。但在人类文明大步进化的今天,让一国元首的即利比亚前最高领导人死前死后百般侮辱,甚至将其遗体置放肉铺示众的事件,就极为罕见!1、部落政治导致国家分裂。
“卡扎菲次子参加利比亚总统竞选”。
近日,具有人民日报背景的海外网引据外媒的消息称,利比亚已故前领导人卡扎菲的次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11月14日现身选举委员会登记处,登记参加总统竞选。
消息一经发布,瞬间引发各界关注。
坊间对此关注的焦点之外,有关利比亚前最高领导人卡扎菲的生前生后许多事,尤其执政期间的无限风光与其死前死后屡遭羞辱的强烈对比,再次成为外界议论的话题。
中国自古有“逝者为大”“入土为安”的传统,以示对生命的尊重。但无论中外,对逝者的百般不敬自古就有。中国历史上就有一些或难解心头之恨或为警戒后人而出现的辱尸行为。譬如去首、鞭尸、以发敷面或以糠塞口等。
但在人类文明大步进化的今天,让一国元首的即利比亚前最高领导人死前死后百般侮辱,甚至将其遗体置放肉铺示众的事件,就极为罕见!
国富民穷,被国人抛弃1、部落政治导致国家分裂。
卡扎菲出生于利比亚中部沙漠的一个部族家庭。他的父母和三个姐妹都不识字,毕业于班加西军事学院的卡扎菲是家里唯一的读书人。
1969年,卡扎菲带着一群青年军官发动政变,由自己出任革命指导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这时的卡扎菲,只有27岁。
有分析家指出,卡扎菲在国家治理方面几乎所有的经验,都来自家乡的部落政治;和他共同起事的青年军官,也都来自西部地区的三大部落。
利比亚境内一百多个部落中,东、西两大派系的矛盾一向尖锐。
尽管自1951年独立以来利比亚国名一再更改,但无论国名如何变化,利比亚在阿拉伯世界无疑是部落特征最突出的国家。
从历史上看,部落势力对反抗奥斯曼和欧洲殖民统治的作用极为突出。
但卡扎菲执政后开始打压和削弱东部部落,甚至限制其武装。
另方面,卡扎菲对亲近自己的西方部落却是百般恩宠,这些部落的成员多担任政府要职、享受高薪待遇。
利比亚西部最大的瓦尔法拉部落,其人口占利比亚总人口的1/6。这个部落的很多人,进入了卡扎菲最亲信的安全部队。
而位于中部的卡扎法部落,很多成员也被塞进卡扎菲的精英部队。
卡扎法部落的一些重要人物,甚至掌控了国家空军。
卡扎菲政治上的一个误判,是过于相信军队的力量。
实际上,最终改变权力平衡的是部落势力,动乱期间的军队反而成了围观者。卡扎菲执政上的重大失误,导致后来的矛盾激化。
在部落色彩极为突出的利比亚,一些有政治影响的部落长老的“揭竿而起”,让后来的反政府运动“合法化”。
部落之间的冲突,后来也演变成反对卡扎菲的运动,继而升级为国家内战。
2、个人专断导致被人抛弃。
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大多都有本国宪法和政府官员。卡扎菲执政的利比亚,却是完全相反的模样。既无宪法也没政府官员,成为地球上的怪异奇葩。
没有宪法和官员的利比亚,如何运转呢?
在这个北非国家,哪些人做什么、怎么做,都是身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卡扎菲说了算。
就连卡扎菲自己的“岗位职责”,也是这位“国家最高领导人”制定的。顺带着,卡扎菲的军衔也由少校破格擢升为上校。当然,这肯定也是军中的“天花板”。
卡扎菲是个“人民至上”主义者。他执着地认为,世界上的君主制、议会制都是唬人的。他从不认可资本主义,把自己的国家命名为“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但他又很快发现,社会主义在利比亚也行不通。
因此,他宣布“人民直接把握政权”,就连他自己的公开头衔,也被指定为“人民兄长”。为了和“人民”在一起,卡扎菲没有办公室。
其他国家几年一换届的规矩,在卡扎菲那里行不通。大概他担忧民众忙于选举太辛苦,干脆免除换届和监督的规矩,由自己担任没有监督、没有任届期限的“革命领导人”。
为使百姓无忧无虑不“分心”,卡扎菲将主要权力分配给自己的儿子和亲信。
为“理顺”国内矛盾,卡扎菲也坚持改革。
也因为政治改革,他那位在英国读完博士的二儿子塞义夫走向前台,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经济改革方面,利比亚实行公司私人化。
但这并不成功的改革,让很多私有企业哀哀死去。艰难的改革,还让一些公共部门手足无措。
很多人认为,国家治理方面的卡扎菲,很像一个庞大部落的酋长。他反对世界上所有的政治制度,只认可他自己的所谓“人民直接执政”。但他对自己国家42年的管理,采用的还是最原始的办法。
3、家族奢靡令人心惊。
卡扎菲治下的利比亚,人均一万四千美元直抵发达国家行列;首都的黎波里豪华建筑拔地而起,一派欣欣向荣。
在利比亚,住房、医疗、教育等均免费,水、电、油基本不掏钱。因为鼓励生育,百姓生一个孩子奖励五千美元。年轻人结婚,直接到手的礼金是五万美元。
人们买车很“豪气”:入眼了直接开走,因为可享受五成车价的政府补贴。
开车更不用愁,一公升汽油才9毛钱人民币。
富裕如流油的利比亚喜欢养懒人,待业的政府给常人工资标准的生活补贴。后来政府鼓励年轻人创业,银行又为你提供零利息的创业贷款:只还本不付息。
按理说,这般西方人瞧着都羡慕的生活水平,卡扎菲在国内应该活得很滋润,不至于让百姓恨他,他甚至还不该死。
然而结果却恰恰相反!
为什么呢?相较于富人群体,普通利比亚人并未真正尝到甜头。
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不仅钱多,更是典型的国富民穷、贫富悬殊。人均GDP上万美元,的确是“好看”的成绩单,但百姓实际收入并不高,失业率常年保持在20%-30%区间。
在利比亚,卡扎菲最上心的是掌控军队和警察。
军队内部,有为卡扎菲看家护院的绝对忠诚武装;在境外的周边国家,还有不少被他出钱豢养的雇佣军。
此外,利比亚国内很多人拿出证据指责卡扎菲的生活极尽奢华。
卡扎菲倒台后,利比亚反对派闯入他在黎波里的一些住所,那里面的奢华程度让很多人瞠目结舌。
在这些宛若城市一般的豪宅内,既有潜水中心、网球场、游泳池,还有足球场和医院;宽大的卧室,各种考究的家居来自不同国度。
一幢幢海边寓所,拴着成排的不同风格的摩托艇。
即便在卡扎菲经常光临的安全部队军营,也有卡扎菲的豪华居所,健身房、直升机停机坪等一应俱全。
卡扎菲的个人财产究竟多少?说法很多,但准确数字至今还是个谜。
不过据媒体披露的消息,卡扎菲直接控制的国家中央银行,其个人拥有的黄金多达140吨。
卡扎菲的年少成功,促使他产生谜一般的轻狂和自大。他不仅想当“非洲共和国”总统,甚至接连得罪“西方”、轻蔑“五常”。
卡扎菲的悲剧结局,可以说整个是自己给作死的!
对待西方殖民主义,卡扎菲有着融化于血液的仇恨。
上台伊始,卡扎菲就扛着反美大旗四处招摇,毫无遮掩。上台第二年,卡扎菲下令收回美军基地,一挥手赶走6000多驻扎的美军。
紧接着,卡扎菲又粗暴废除同美国的多项协议。
毁约的理由很简单:这些协议是和被赶下台的前国王签订的,与我无关。卡扎菲还在公开场合大声宣布,美国是阿拉伯的头号敌人!
美国人很愤怒,但收拾卡扎菲的手段明显高明许多。
卡扎菲次子赛义夫在西方学习期间,被英美情报机关巧妙洗脑。赛义夫带着被洗净的脑子回到国内,又影响了父亲。
被儿子洗脑的卡扎菲开始向美国伸出橄榄枝,“自毁武功”地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但是,卡扎菲的示好并未得到西方人的宽恕。
1986年,美国总统里根制定了痛打“中东疯狗”的斩首行动,被狡兔三窟的卡扎菲侥幸逃脱。震怒的卡扎菲还以颜色,发动针对泛美航空的恐怖袭击,两百多名死难者中大半是美国人。
鉴于卡扎菲手握石油武器,英国人不得不“服软”。
然而,一旦2011年卡扎菲面临绝境,英国人便积极配合美、法全力缉捕卡扎菲,声称要让他受到“应有惩罚”。
对待法国人,卡扎菲原本没那么多仇恨。毕竟,法国殖民长期的影响深入到利比亚的各个方面。
卡扎菲对法国的不待见多半是嘴上的,但他还是不经意间把过去的“主子”得罪了。
在轰炸利比亚方面,第一个站出来的是法国而非英、美,背后原因正是萨科齐的“地中海联盟”构想被卡扎菲给毁掉了。
否掉萨科齐的“地中海联盟”并非卡扎菲多么高尚,而是卡扎菲自己想做“非洲联盟”老大。
前苏联曾是卡扎菲的最大靠山。依靠苏联军援,利比亚建成庞大的苏式防空网。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渐显无力,很难再顾及北非。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外交上变得务实很多。
随时挑衅“五常”的卡扎菲本就不入俄罗斯“法眼”,后来卡扎菲更是公然支持车臣分裂势力,从此彻底得罪了俄罗斯。
对待中国问题上,卡扎菲也有令人发指的狂傲自大。
1982年,卡扎菲三架专机群“不宣而来”闯入中国领空。
被中国军方的紧急戒备吓坏后,这才发出“到访”信号。按双方约定,卡扎菲专机由西北方向入境,但他傲慢地临时改变航线。
卡扎菲还拒不接受中方部长级官员的接机方案,认为“有伤尊贵”,最后中方改由副国级官员接机。
与中方最高领导人会见时,卡扎菲再次践踏外交礼仪。按双方约定,双边将谈及两国关系,但卡扎菲却突然表示要得到中国原子弹,被愤怒的中方直接回绝。
这次的中国之行未达目的,卡扎菲便处处找茬,甚至批评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是“经济殖民”。
2006年,卡扎菲贸然和台湾方面直接接触,彻底激怒了中国人。
卡扎菲下台前的两年,曾赴美国参加联大演讲。
面对“五常”和所有会员国代表,他毫无理性地宣称安理会是恐怖主义理事会,坚持取消一票否决权。
卡扎菲的无耻言论在联大会议掀起轩然大波,也留下政治疯子的名号!
即便在阿拉伯世界内部,卡扎菲也有惊人的表演。他一直梦想做阿拉伯世界的共主,死前几个月还在做着由他做盟主的“非洲合众国”美梦。
出来混总要还的!貌似强大的卡扎菲国内管理一团糟,外交方面也极度幼稚,死后还落得个尊严尽失的下场。
2011年2月,表面沉静的利比亚终于出现了压抑已久的大爆发。街头反政府示威的游行规模一再扩大,逼使政府出兵镇压,导致反对派与政府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很短时间内,黎波里大部分地区被西方支持的反对派攻占,北约国家为首的西方势力宣布制裁利比亚、冻结卡扎菲家族资产、禁止其出境。
经过数月的对峙,利比亚政府军战败,卡扎菲出逃。
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在躲藏的下水道里被捉,身上多处中枪。浑身枪伤的卡扎菲在地面被拖行数十米,宛若死狗一般被扔上了吉普车。
西方媒体报道,卡扎菲生前最后一刻遭受长时间的折磨和羞辱,包括扇巴掌、揪头发、毒打。
自知生还无望的卡扎菲苦苦哀求“不要开枪”“放我一马”,但还是在拳打脚踹后中弹毙命。
这位生前高贵无比的国家元首,死得毫无尊严。他的遗体被载到拥有很多支持者的家乡,被人拖行在地面示众。
也是在卡扎菲的家乡,他的遗体像被宰杀的牲畜一般,光着上身陈放于肉铺的冷藏室,连续四天任由人们排队参观。
参观的人群中,一些人指着卡扎菲的遗体一边大声说笑一边随意拍照。
这还不是卡扎菲命运的全部终结。
出于各种原因,卡扎菲和他儿子穆塔希姆被埋葬在难以寻觅的北非沙漠深处,一块墓碑也没留下……
如今,卡扎菲的离世已过去了整整十年,当初轻信西方的利比亚人不但没有等来自由、民主和平等,反而日甚一日地为生存而苦苦挣扎。
但他们能怪谁呢?是怪自己的过于轻信而折断了利比亚的翅膀,还是怪卡扎菲一手毁掉了利比亚的伟岸身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