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丑(痞子高晓松虚荣嚣张)
高晓松丑(痞子高晓松虚荣嚣张)高晓松上了清华也没怎么好好学习,一门心思玩音乐,跟几个朋友组建了一支乐队,名叫“青铜器”,其中一个朋友就是老狼。清华园可是,父母告诉他,想上浙大可以,自己交学费,上清华家里给交。十几岁的高晓松在学费面前妥协,上了清华大学的无线电子系。【注意哦,后面会说,高晓松学的是工科,不是文科,也不是理科。】
高晓松出生在书香门第,爷爷是清华大学的校长,外公是深圳大学的创办者,舅舅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兼博导,母亲是著名的建筑学家。
别人的梦想是清华,他在清华出生、长大。
高晓松和妈妈
正因如此,他对清华大学毫无兴趣,想去离父母很远的浙江大学读书,那里山清水秀,没有家人管着,还有好看的美女。
可是,父母告诉他,想上浙大可以,自己交学费,上清华家里给交。
十几岁的高晓松在学费面前妥协,上了清华大学的无线电子系。
【注意哦,后面会说,高晓松学的是工科,不是文科,也不是理科。】
清华园
高晓松上了清华也没怎么好好学习,一门心思玩音乐,跟几个朋友组建了一支乐队,名叫“青铜器”,其中一个朋友就是老狼。
老狼和高晓松
当时中国流行音乐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特别是摇滚乐,青铜器乐队定位也是摇滚乐。
高晓松说过,他们之所以选择摇滚乐,是因为觉得摇滚乐很帅,长头发一甩,对什么都混不吝,特别能吸引女孩子的注意,满足虚荣心。
大学时期的高晓松
除了玩音乐,足球也是他当时的一大爱好。
某天他跟同学一起踢球,跟隔壁北大的学生发生冲突,后来还像《老炮儿》里演的那样,约着某时某刻去某地茬架,因此惊动了学校。
参与打架的男生都被记过,给了严重处分,包括高晓松。
《老炮儿》剧照
高晓松本来就不想上这个学,连退学手续都没办就不去学校了,家里说什么也不顶用。
正好海南一家歌厅请他们乐队过去演出。
乐队是唱摇滚的,跟歌厅风格不搭,大部分队员不想去。
但高晓松并没真心喜欢摇滚,总觉得“太吵太躁”,于是跟老狼一合计,他俩脱离乐队,去了海南。
老狼
当时南方流行的是粤语歌,他俩坚持不唱,所以没几天就被歌厅老板炒了鱿鱼。
高晓松不好意思直接回北京,辗转又去了厦门,住在朋友老袁的家里。
老袁在厦门大学当老师,托人给高晓松找过一份工作,但是公司老板要求高晓松剪掉长发,高晓松不答应:
“头发在我好歹还是个艺术家,头发剪了我真成盲流了!”
于是不了了之。
老袁夫妇、高晓松和朋友们
平时老袁夫妇上班,高晓松在家写歌、扒录音带、【扒录音带就是把当时流行的港台歌曲里伴奏的乐器分别提取出来,分析、学习。】、写歌,《同桌的你》、《麦克》等歌就是那段时间写的。
除了写歌,高晓松还交了个女朋友,后来在书里叫她X。
X是厦大新闻系女生,通过老袁认识的;当时X有男友,所以当X跟高晓松在一起后,大家见面都很尴尬,所以高晓松就从老袁家搬出去,在附近租了间房。
高晓松在出租房
再后来,高晓松带着X回北京,跟老狼等人把《同桌的你》等作品集合起来,出了一张专辑,从此唱歌的老狼一炮而红,在无数次演唱中赚了800万。
而高晓松作词作曲编曲,只拿了800块。
之后某天,高晓松跟老狼在酒馆喝酒,喝着喝着就吵起来,桌子都掀了,从此两人分道扬镳,几年以后重逢,才和好。
高晓松的歌火了,却没赚到钱,跟X也分手了。
当时他跟X已经准备结婚,连结婚的被子都请“全乎人儿”缝了【北京规矩,“全乎人儿”指上有老、下有小、没离过婚、家人齐全都健在的】,却没说为什么,忽然分手。
高晓松在自己的作品《如丧》里说,他跟X分手时有约定,不要在公开场合、文艺作品里提到对方,所以他只能用X指代这个女孩。
X跟高晓松分手后,从此人间蒸发,以前的朋友、厦大的同学闺蜜,都找不到她了。
高晓松在书里说X,一去不回,终成永诀。
高晓松在厦门出租屋
顺便多说一句,高晓松回北京后跟老狼八卦,说在厦门为他提供住处的老袁夫妇打起架来“刀光剑影,血溅四壁”……
老狼瞪大眼睛:是吗?我在时他们俩人挺好的。
老袁后来在回忆的文章里还写过这段,“哈哈哈”笑出眼泪。
老袁夫妇和女儿
跟X分手后,高晓松很快看上了别的姑娘。
有一天他路过对外经贸大学的门口,一眼看见了该校女生沈欢,一见钟情。
他托人找到沈欢,认识了三天就跟沈欢求婚,沈欢居然就答应了……
高晓松和沈欢
这段婚姻维持了三年,两人就分道扬镳;后来高晓松在“深圳小姐”的评选上当评委,认识了当时只有17岁的徐粲金,再次一见钟情。
“她的眼睛、脸型、发型,符合我对美女的一切标准。”
徐粲金和高晓松
当时高晓松已经36岁,情场老手,未成年的女孩徐粲金很快被他俘获,跟着他来到北京,又被他送去美国上学,学服装设计。
没两年,徐粲金怀孕,和高晓松奉子成婚。
高晓松对这个年轻漂亮的老婆很没安全感,不让她出去工作,一天打好几次电话查岗,自己却天天在外面应酬,后来还因为酒驾被判了6个月的刑。
这儿有个有意思的点,当时高晓松被交警拦下来,为脱身拿出美国护照,大概是想说他有美国护照,中国交警管不了他。
最后他如意算盘落空不说,还被网友说他入了美国籍。
那么,高晓松到底是不是美国籍?
这一点他承认过,也否认过,到底真相如何,实在很难确定。
1、高晓松曾经在B站说,美国选举时,他两次投票给奥巴马。
没有美国籍的人,是不能投票的。
2、在《晓松奇谈》里,他也不止一次说自己是“华裔”——
众所周知,华裔是指,有中国血统、侨居外国、并取得侨居国国籍的人。
但他后来又在微博澄清,说他是中国籍。
现如今,他的国籍在哪儿已经不重要,反正他在《晓松奇谈》里,以文化人自居,侃侃而谈,说过很多偏离事实的话,已经被封杀了。
他一个工科肄业生,大学都没毕业, 不知哪来的“知识分子”头衔,难道他家里人都是知识分子,他就是知识分子,就可以对历史指手画脚,为美、日洗白了?
曾经跟他一起参加节目的北大教授魏坤琳曾说,高晓松的认知有局限。
“他是工科生,不是理科生,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局限的,像我,不知道的就不说。”
魏坤琳
中国历史研究院也曾经说他在《晓松奇谈》里的很多观点,都是谬论。
高晓松出生在象牙塔,大概整个家族就他最差劲,所以内心虚荣,总想方设法地赢得点什么,好跟父母、亲戚站在同一个高度上。
但他能够吹嘘的,又大多是他的家庭、出身,因为这样可以利用观众的慕强心理,增加他满嘴谎言的可信度。
只能说成于斯、败于斯。
那就回对他“最好的”美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