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高晓松的家教与成长环境(高晓松青春秘史)

高晓松的家教与成长环境(高晓松青春秘史)大众对这样的转折,本能地不安人生由岁月静好走向未知的折腾有人拿她的家世说事:有条件才能任性啊13岁考入美国顶级音乐学院学习大提琴却因《北京爱情故事》走红,2015年宣布退学

欧阳娜娜回应退学风波上了热搜:

“你怎么知道我没有读书?为什么书一定要在学校读?”

少女的声音掷地有声,但舆论炸了

有人质疑她肤浅

有人拿她的家世说事:有条件才能任性啊

13岁考入美国顶级音乐学院学习大提琴

却因《北京爱情故事》走红,2015年宣布退学

人生由岁月静好走向未知的折腾

大众对这样的转折,本能地不安

书一定要在学校读吗?

高晓松可能是最适合回答的人

高晓松的家教与成长环境(高晓松青春秘史)(1)

高晓松也出生于北京高知家庭

开学第二天,高晓松还在厦门

摸到厦大,大雨滂沱

许多卖伞的,没钱,成了落汤鸡

万里逃学!好沦丧呀!好!真好!

本能驱使他走到厦大女生宿舍

随手敲开一扇门

穿着碎花小睡衣的姑娘打开门

看见一长发黑瘦落汤鸭站在门口滴水

不禁“啊”了一声——

“你有什么事?”

“来避避雨。”

“你是干什么的?”

“我——我——我是个流浪的——艺人。”

“你是流浪歌手!”

姑娘们给身无分文的他端上热粥

开启了高晓松一生最美好的一年

高晓松的家教与成长环境(高晓松青春秘史)(2)

接下来的经历简直开挂

被厦大美术老师捡回去

不问来历不查病史,收留了一个月

“那时的人们相信弹琴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去找工作,没有证明材料搬砖都不行

天无绝人之路

厦大美女给了他一份工作

当时厦门可以收听到台湾电台

高晓松的工作就是记谱记歌词及和弦

就是那时,他被罗大佑感动到抓心挠肝

学会从各种靡靡之音中鉴别好音乐

高晓松的家教与成长环境(高晓松青春秘史)(3)

后来高晓松搬到厦大东边社

投入上世纪80年代大学最后一抹旖旎

这是个位于厦大校园心脏地带的城中村

小酒馆、杂货铺、各地流浪来的艺术家

青年教师,甚至还有携家带口的逃犯

入住当晚小屋里就挤满了兴奋的男女

听村儿里来的新人弹琴唱歌

他唱起刚写的《麦克》:

你总爱穿上那件印着列农的衬衫

总是一天一天不厌其烦举起你的伞

你总爱坐在路边看着车来和人往

总是对着沉默的人们发出些声响

高晓松的家教与成长环境(高晓松青春秘史)(4)

小屋里盛况空前时曾容纳22个人

唱毕一首《流浪歌手的情人》

墙角一个厦大妹妹哭了

“拉着手在夜凉如水的东边社幽深小巷里

接了10分钟41摄氏度的吻”

回屋宣布:“我们决定恋爱一个月!”

高晓松在《如丧》书里说

那时的厦大女生比男生开放

热衷供养青年艺术家并与之恋爱

一个姑娘的回答是:

“谁让我们每间女生宿舍的窗都对着海,

每天都有白色的轮船经过,

那时我们就想,

这条船又带来些什么动人的好家伙,

用以改变我们柔软的生活呢?”

那是最漫长、欢乐、忧伤的一年

1991年回到北京后,高晓松写下《青春无悔》

高晓松的家教与成长环境(高晓松青春秘史)(5)

开始的开始 是我们唱歌

最后的最后 是我们在走

最亲爱的你 象是梦中的风景

说梦醒后你会去 我相信  

……

你说你青春无悔包括对我的爱恋

你说岁月会改变相许终生的誓言

你说亲爱的道声再见 转过年轻的脸

含笑的带泪的不变的眼

人生也从此被改写,再没进入过“正轨”

从清华退学,考北影不成拍起了广告

赚得满盆满钵,又和老狼捡起音乐梦

《同桌的你》红遍了大江南北

两人却因膨胀发生了分歧

老狼要玩摇滚,高晓松坚持民谣

掀桌子、砸椅子,一拍两散

1995年和好友宋柯创办麦田音乐

只发了3张专辑

高晓松的《青春无悔》,

朴树的《我去2000年》,

叶蓓的《纯真年代》

虽然三张专辑都红极一时

但因为盗版蜂起,都没赚到钱

“唱片已死”,高晓松再次背起行囊

高晓松的家教与成长环境(高晓松青春秘史)(6)

两年,他去了三十多个国家,

碰上一堆人,很快成为朋友,

没钱了,就跟着某一乐队四处卖艺,

后来,他在《晓说》里感慨:

“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

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

后来,他在美国洛杉矶顶定居下来,

想在“好莱坞”找回曾经的导演梦,

于是开启了疯狂的学习模式。

疯狂给各大制片厂写剧本,

疯狂学习好莱坞电影制作理念,

疯狂练习如何在半小时内讲完一个好故事,

疯狂学习历史典籍和人文风情,

尽管电影处女作《大武生》口碑欠佳

但这段积累无意中成就了后来的脱口秀

高晓松的家教与成长环境(高晓松青春秘史)(7)

一张大脸,摇着扇子

口若悬河,调侃自黑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网络视频和知识经济崛起之时

高晓松又轻轻松松成了第一网红

很多人觉得高晓松幸运

而他说自己只是舍得放弃

他似乎总是随心所欲

却每一步都踩到了点子上

他一直在学习

却未囿于校园内或“对”的领域

书一定要在学校读吗?

高晓松的人生本身就是答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