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临终说出11条秘密(解太一生水与鸟鼠同穴的千古之谜)
老子临终说出11条秘密(解太一生水与鸟鼠同穴的千古之谜)我们按照女子指的路仍然没有找到。山中人迹稀少,如此名胜 国庆七天假竟然无人问津。夜幕即将降临,这次计划还有许多控制坐标需要调查。遂决定离开。到达鸟鼠山已是傍晚,按导航,怎么也找不到品字泉。问附近村民,语言不通,一位老太太似乎听懂了我们的话,指着一条小路要徒步带路。天色已晚,我不敢冒然进山。最后终于有位年轻的女子会说普通话,说我们在山顶,品字泉在半山腰中,有条水泥路开车可以到达。鸟鼠山又名鸟鼠同穴山,把天地未分演绎得更形象。《尚书·禹贡》《史记·夏本纪》有相同的记载:“导渭自鸟鼠同穴 。”若把鼠雀谷称为鼠雀同穴谷,问题就简单了。老子做伏藏,怎能太直白?假如那样,那就起不到伏藏的效果了。调查鸟鼠山已是在祭拜老子后的第三个年头。国庆七天假,和白水夫人一起,仍然带着行囊,保持不住店、不进饭馆、7天不脱衣服的习惯。
白水子
《太一生水》是1973年从湖北郭店楚墓中发掘的一篇文章。《太一生水》描述的事件发生在天地人雏形已现,但没有明确分界的时空点。《太一生水》阐述了天地人如何分界,河图如何诞生的过程。《太一生水》的问世,打开了《道德经》用道与名展示河洛文明的谜题。
天地人在地成形是天南地北的格局,四川盆地为天,黄土高原为地,汾渭谷地象征中间代表人的一气。
一气从地中心的洪洞发起,到崆峒结束。此时天地人形成,但没有分界。天地人未分之时,北方的地支子生肖为鼠,南方四象为朱雀为鸟,地上的鼠和天上的鸟天地未分,称为鸟鼠同穴。在地成形在一气两端用了两个控制坐标描述这种天地未分的状态。洪洞北部的谷地叫鼠雀谷,太一生水的水源地叫鸟鼠山。
鸟鼠山又名鸟鼠同穴山,把天地未分演绎得更形象。《尚书·禹贡》《史记·夏本纪》有相同的记载:“导渭自鸟鼠同穴 。”
若把鼠雀谷称为鼠雀同穴谷,问题就简单了。老子做伏藏,怎能太直白?假如那样,那就起不到伏藏的效果了。
调查鸟鼠山已是在祭拜老子后的第三个年头。国庆七天假,和白水夫人一起,仍然带着行囊,保持不住店、不进饭馆、7天不脱衣服的习惯。
到达鸟鼠山已是傍晚,按导航,怎么也找不到品字泉。问附近村民,语言不通,一位老太太似乎听懂了我们的话,指着一条小路要徒步带路。天色已晚,我不敢冒然进山。最后终于有位年轻的女子会说普通话,说我们在山顶,品字泉在半山腰中,有条水泥路开车可以到达。
我们按照女子指的路仍然没有找到。山中人迹稀少,如此名胜 国庆七天假竟然无人问津。夜幕即将降临,这次计划还有许多控制坐标需要调查。遂决定离开。
说来也巧,刚说要离开,天就下起了雨,掉头时被一个小土块担在了路中心,怎么也走不动。这是我们走遍中国唯一的一次误车。
还没来得及思考,这时来了几辆车,下来几个人帮我把车推动。他们只知道去品字泉的路。路很近,就在脚下,只是山路弯弯,岔路口较多,所以难找。
品字泉没有人看守,刚建的鸟鼠山大禹庙门上留有电话,只是天色已晚,没有拨这个电话。品字泉已干涸,只有修缮的标记。
虽落叶遍地,但找到品字泉的兴奋,并没有让我们感到凄凉。较早的渭河龙王庙倒是有些许生机。简单拍摄了环境、碑文,天已经彻底黑了。
下一站要返回天水,向北走葫芦河流域。向北还有碧莲洞、月亮山、须弥山。转向东要去崆峒山、龙门洞。虽是走马观花,我主要的任务是看地形、地貌、地质结构,走一趟足够了。细节调查等退休后再做。
云雾缭绕中,我们按着导航在夜幕中穿行。白水夫人问:我们在天上还是在地上?我说:看这仙境,应该是在天上。说笑中已忘记了饥饿,只要不太饿、不瞌睡,我们一直在路上。
顾颉刚先生在探源鸟鼠山时曾吟联一付:“疑问鼠山名,试为答案歧千古;长流渭川水,朔至源头只一盂。”似乎顾先生没有看到这一盂深层的文化内涵。
只是苦了近代动物学家们,找到草原上因没有树,存在鸟寄宿鼠穴的现象。鸟鼠同穴山植被茂盛,古代甚至存在原始森林,鸟是有住处的。
太一象征天地之间的子午线,鼠雀谷和鸟鼠山是老子伏藏控制坐标点文化关联的典型用法。独立看某一个点,神话故事生动形象且世代传承。只有文化关联才能看到玄机,这就是我们常呼吁的民间传说不可离开发生地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