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俞敏洪亲述新东方发展历程(巨头新东方是体面地退场)

俞敏洪亲述新东方发展历程(巨头新东方是体面地退场)俞敏洪,1962年9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父亲是家乡一带小有名气的,在人家造房子时帮忙架大梁的木匠。母亲是生产队的妇女队长,她公正无私,做事情带头吃苦,所以威望极高,是个个性很刚强的女人。俞敏洪还有一个姐姐,是一名赤脚医生。然而,俞敏洪的坎坷人生并不是从新东方教培时代的落幕开始。那么,他到底有着怎样曲折的故事呢?又是如何一步步创造出曾经的巨头新东方的?看到新东方响应国家政策的所作所为,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新东方教培时代的落幕,是一切归零,从头开始?还是责任,格局,不忘初心?亦或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新东方教培时代的落幕,俞敏洪的光芒和辉煌不再,他是会一蹶不振,还是勇往直前?

曾经的巨头新东方,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后,陆续关停教学点。

2021年11月4日俞敏洪在朋友圈发文:教培时代结束,新东方把崭新的课桌椅捐给了乡村学校,已经捐献了八万套,估值4000万的课桌椅。

杨志辉表示,新东方最后捐赠数量预计将达到15万-20万套。

并且,新东方无条件给所有学生退费,结清了所有员工的工资,房租违约金一分不少。

俞敏洪亲述新东方发展历程(巨头新东方是体面地退场)(1)

看到新东方响应国家政策的所作所为,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新东方教培时代的落幕,是一切归零,从头开始?还是责任,格局,不忘初心?亦或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新东方教培时代的落幕,俞敏洪的光芒和辉煌不再,他是会一蹶不振,还是勇往直前?

然而,俞敏洪的坎坷人生并不是从新东方教培时代的落幕开始。那么,他到底有着怎样曲折的故事呢?又是如何一步步创造出曾经的巨头新东方的?

俞敏洪亲述新东方发展历程(巨头新东方是体面地退场)(2)

1、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从小在农田里干活,在家做家务长大的孩子

俞敏洪,1962年9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父亲是家乡一带小有名气的,在人家造房子时帮忙架大梁的木匠。母亲是生产队的妇女队长,她公正无私,做事情带头吃苦,所以威望极高,是个个性很刚强的女人。俞敏洪还有一个姐姐,是一名赤脚医生。

俞敏洪,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是如何建立新东方的?

俞敏洪在《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一书中写道:

尽管母亲很爱我,但却从来没有宠过我。她也许是太了解生活的艰难了,所以从小就训练我面对生活的勇气。我从小就在农田里干活,插秧、割稻、撒猪粪,样样都干,从来没有过被娇宠的感觉。父母下地干活,我就在家做饭、炒菜、洗衣服,到现在我还保留着自己做饭洗衣服的习惯。每天放学回家,我就忙着割草、喂猪、放羊,一年里的几头猪几只羊,是全家能够换点钱过年的唯一保证。

我想,就算是农村的孩子,也很少有做到俞敏洪这样的极致。他简直就是家里的“小能手”,与干活的大人比,也不遑多让了。

有一年冬天下雪,俞敏洪家里没有草喂猪喂羊,他拎着篮子到野地里把雪拨开,把雪底下的青草一棵棵割起来,割了整整一天。

我无法想象,一个小孩子,在雪地里割整整一天的草是怎样的体验?

我想,坚韧的个性,顽强的意志是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质。

正是这些童年的经历和教养,成就了日后的俞敏洪。一个自强不息,积极上进,拥有梦想,不管生活多么艰难都一如既往充满希望的俞敏洪。

俞敏洪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几乎没有打过我。她根本不需要打我,只要看我两眼,我就知道自己必须加倍努力。”

如果自己不努力,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俞敏洪永不言败的性格,与他自身的努力奋斗也有很大的关系。

俞敏洪亲述新东方发展历程(巨头新东方是体面地退场)(3)

2、漫漫求学路:虽难必行

从小学到中学,俞敏洪的学习成绩并不拔尖。他在班内居于中等水平,名次排在20名左右。尽管他上学成绩不好,但从不厌学。

俞敏洪说:“从小母亲就说在农村一辈子太苦了,能够当个先生最好。”

俞敏洪对老师这个职业是充满憧憬的,他从小喜欢读书,他身上有挑战的勇气。

尽管如此,俞敏洪的求学路还是充满艰辛。

1978年,高中毕业于江阴市夏港中学,同年,参加高考落榜。

1979年,第二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之后俞敏洪上高考补习班,并报考北京大学。

1980年,第三次参加高考,顺利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这次高考的英语成绩是93分。

虽然,俞敏洪最终如愿考上北京大学,但是,三次参加高考,两次复读。在这个过程中,他要承受的压力,他所付出的努力,是难以言喻的。

为高考奋斗的过程中,俞敏洪也想过放弃。比如,第一次高考统考,他的英语才考了33分,他死心了。

俞敏洪的母亲鼓励着他,告诉他不要放弃。是家庭给了他力量,是俞敏洪自己给了自己坚韧不拔的勇气,才有了北京大学的高材生俞敏洪。

俞敏洪第三次参加高考,第三次终于成功,他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人必须往前跑,不一定要跑得快,但是要跑得久;第二,不能停下来,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持之以恒。

我想,这些信念也是支撑俞敏洪的精神动力所在。

本以为进了大学就是改变命运,本以为即将开启一段美好奋斗的开始。然而,北京大学带给俞敏洪的,却是“五味杂陈,爱恨交织”。他成了北大的边缘人,成了别人眼中的Loser(失败者)。

俞敏洪说:“进了大学后,我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很优秀,相比之下自己真是一穷二白。穷是经济上的,白是知识上的。经济上的穷不可怕,知识上的空白却让我陷入了极度的自卑中。好在我的自卑没有让我心胸狭隘,反而成了我学习的动力。”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尝试的勇气。

俞敏洪亲述新东方发展历程(巨头新东方是体面地退场)(4)

寻得知己

在北大,俞敏洪结交了两个不错的朋友王强和徐小平。他们也就是和俞敏洪一起合伙创立新东方的创始人。

俞敏洪对待朋友一直坚持“8字原则”————真诚、关怀、倾听、谅解。

人生能有三五知己,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英国作家萨克雷在他的名著《名利场》中写道:“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他哭,它也对你哭。”

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又何尝不是如此。朋友间的相处是相互的,你待他真诚,他也会报之以真心。

俞敏洪在《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一书中写道:

我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反复琢磨为什么曹操和刘备会成为天下枭雄。曹操是一个普通士兵,一个小官;刘备纯粹就是一个乡下人,最后他们各霸一方。如果没有曹操,刘备肯定能夺得天下;如果没有刘备,曹操肯定也能夺得天下。因为有了刘备,才有三分天下。

当初,我请徐小平、王强回来与我共同创业,每人分一个领域,自己赚钱自己花,所以也就没有了利益上的冲突,人情与利益兼顾。我发现,企业要干好,要注意三大块儿,一是利益,二是权力,三是人情。

我认为好朋友一旦进入利益纠纷状态,友情就玩完了,所以他们从国外回来以后,我就选择了一个每人承包一块,个人干个人的方式,在新东方这个屋檐下一起干。

俞敏洪亲述新东方发展历程(巨头新东方是体面地退场)(5)

3、新东方不断发展前进:俞敏洪在新东方成立的日子里

北大毕业后,俞敏洪留校任教。但实际上,俞敏洪在北大一直生活在自卑里。然而,很多时候,福祸是相依的。正因为俞敏洪有了在北大当老师的职业生涯,才有了日后的新东方。

在北大自卑的日子里,俞敏洪学会了两样本领。一个是察言观色的能力,一个坦然的心态。换句话说,就是不把自己当人看的心态。因为坦然,因为平常心,不会在自己取得成就的时候飞起来,沾沾自喜。不会在自己陷入困境的时候,一蹶不振。

新东方成立于1993年11月16日。那年,俞洪敏28岁,一个充满奋斗、拼搏的年龄。

实际上,在1991年,新东方已经存在,只是到了1993年才正式注册新东方。

起初,新东方一直是俞敏洪独自管理,所有的事务都是他独自决策。

直到1996年,俞敏洪邀请他北大的两位好朋友王强和徐小平一起创业。至此,新东方从个体户转变为合伙人制度。三人各自承包自己的一部分内容,只为了减少利益纠纷。

尽管他们那已经尽可能减少利益纠葛,可是合伙哪能没有一点矛盾,尤其是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大。

2000年,新东方从合伙制到股份制的改革开始,公司内部矛盾激化。为了维护合伙人之间的彼此信任,俞洪敏卸任董事长和总裁,让合伙人王强、徐小平轮流来做。

“这个董事长真不是人干的,谁当矛盾就在谁身上,还是你来吧。”事实证明,俞敏洪用行动化解了信任危机。

2004年10月,重新回到董事长和总裁的位置,执掌新东方。

2006年迎来了一个重大转折,新东方上市。

2019年新东方在线上市了,标志着线上线下独立运作。

2019年12月,新东方入选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

2020年12月8日,新东方被央视网授予“2020年度社会责任公益企业”奖。

至此,我们看到了新东方的前途一片光明。谁能想到,新东方会在一年后落幕的。谁能想到巨头新东方会平地起风波呢?

俞敏洪亲述新东方发展历程(巨头新东方是体面地退场)(6)

4、新东方频频受挫:新东方落幕

在新东方蒸蒸日上的时候,2020年因疫情爆发,学校停课,线下培训班亦然。然而2020年却也成为了在线教育最辉煌的一年,新东方市值更是因此逆势上涨了多个百分点,前景一片光明。

本以为不受疫情危机影响,反而火爆了线上培训。然而,山路十八弯,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哪里是尽头。

2021年9月1日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正式实施。曾经的香饽饽教培机构成了“黑户”。

在政策出现之后,新东方的股价跌了90%,市值在5个月内蒸发了将近2000亿元。

多家培训机构关闭,老板跑路。拖欠培训机构人员工资,教培机构学员学费被吞的情况也有存在。

可想而知,俞敏洪作为巨头新东方的创始人,其身上背负的压力有多大。

但是,他没有退缩。他迎难而上。

俞敏洪说:“你不能,因为这样的突发事件,最后说不干了,背后新东方五万个兄弟们。”

“你只有在更高的层次上,更高的境界上,去努力而已。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他说:“我只剩下‘勇往直前’。”

俞敏洪亲述新东方发展历程(巨头新东方是体面地退场)(7)

俞敏洪称新东方将退租1500个教学点,光装修就花了六七十亿元。新东方至今未出大问题,是因为一直坚持账上留有一定的资金。

新东方无条件给所有学生退费,结清了所有员工的工资,房租违约金一分不少。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容易,其实做起来很难。

俞敏洪亲述新东方发展历程(巨头新东方是体面地退场)(8)

5、新东方收获了什么?

巨头新东方,是体面地退场,还是充满自信地转型?新东方收获了什么?俞敏洪获得了什么?

新东方发展越大,最后在为学生退费,结清工资等就越不容易。盘子大,这是一笔惊人的数字。

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俞敏洪把足够钱以现金的形式存在银行里。俞敏洪说,这是他的一个习惯。新东方账上留有足够的现金,才能保证如果新东方突然倒闭了,他有钱可以解决员工遣散、学生退款的问题,不留下任何的手尾。

俞洪敏说这是他的习惯。可在我看来,这不单单是一个习惯。而是,俞洪敏的良心,他是一个富有社会责任心的商人。他不拿这笔钱做投资,是他不为利动,光明磊落的好品格。

新东方退出了,却得到了体面,给教培机构,给社会上了有意义的“最后一课”。

俞敏洪“退出”了,却得到了认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败犹荣。

可,新东方只是退出吗?俞敏洪真的失败了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条条大路通罗马。”

俞敏洪亲述新东方发展历程(巨头新东方是体面地退场)(9)

新东方这边体面退场,那边也能自信转身,转战“战场”。

积极地说:“这是新东方脱胎换骨的机会。”

最近,新东方旗下子公司开始在美国面向海外华裔青少儿开设中文课程,名为“比邻中文”。俞敏洪尝试着教授外国人中文,将中文和中国文化带去了美国。

2021年11月7日,俞敏洪开启直播带货,并宣布新东方将成立一个大型农业平台,自己将会和几百位老师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农产品销售。

2021年12月18日,俞敏洪发圈介绍新东方青岛双语学校。

新东方双语学校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鼎力打造的全日制未来学校,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一贯制的高端国际化教育,是住宿制的。新东方这是进军民办学校了吗?

新东方日后如何发展?

俞敏洪日后还将有哪些成就?

让我们拭目以待。

胜不骄,败不馁。光的出现,黑暗自然就消融了。

-END-

参考资料:《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中信出版社,作者:俞敏洪

百度百科:俞敏洪、新东方

图源: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