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变化(从乡举里选的选官制度说起)
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变化(从乡举里选的选官制度说起)史前时期选官制度主要是最为原始的民主选举制,在氏族上层的表现形式就是“禅让制度”,《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讲信修睦。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多种多样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史前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产生较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而漫长的先秦不仅是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也是选官制度孕育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夏商西周
文|飞鱼说史
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能者,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兴其众寡,以礼礼宾之。厥明,乡老及乡大夫、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贰之。——《周礼·地官司徒》
选用优秀的人才为官,是国家人事行政的基本工作,也是提高统治效能的根本任务。
国家的兴衰离不开人才,确切地说是离不开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优秀人才,所以统治者奉行的选官制度,对于国家的治理至关重要。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产生较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
而漫长的先秦不仅是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也是选官制度孕育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
夏商西周
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多种多样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史前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史前时期选官制度主要是最为原始的民主选举制,在氏族上层的表现形式就是“禅让制度”,《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讲信修睦。
而到了夏商西周时期则逐步确立了世官制,不过下层官吏的选拔则出现了”乡举里选“,根据开篇引用记载的”三年则大比“,则是比德行和道艺,优秀者则可为官。
本篇飞鱼就从“乡举里选”的选官制度说起,聊聊先秦多渠道的官吏选拔制度。
乡举里选——选举制。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癸巳类稿》
乡举里选,始于商代,而立于西周,主要是选举出地方上的基层官员,根据上述史料记载,可以得知乡举里选说其是选举制,其实也并不准确,因为大夫之上的官员,不是靠选举产生的。
这种制度充其量是基层政权的组成部分,到了商周时期,对于选举出来的”乡官“已有了监督和考核,而到了春秋战国,也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
先秦时期的“文字”
而不在选举之列的上层官员,则是施行的“世官制”,即世卿世禄制,这是一种封闭的任官制度,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依托,大贵族世代承袭高官,这也导致了有才的底层士子,没有出头之日,当然也带有浓重的部族色彩。
《公羊传·隐公三年》引何休曰:世卿者,父死子继也,也就道明了这种制度的实质,此外这种制度之所以能成为一段时期内主要的选官制度,其实是和奴隶制的社会性质相辅相成,当奴隶制开始崩溃的时候,也正是”世卿世禄制“被逐渐废除的起点。
学而优则仕——学仕制。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
学仕制,说白了就是靠学到的知识,强化自身的本领,从而达到”入仕“的目的,而公学的创办,则为官员的选拔创造了条件,正所谓:学在官府。
根据上述《孟子·滕文公上》的记载,可以看出,自夏朝开始就已经设置了“官学”,只不过称呼不一样,夏朝时叫校,商朝时叫序,周朝时叫庠。
孔子周游列国
《礼记·王制》中又记载: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意思是已经对“士”有了逐级选拔意识,这种逐级选拔也成为了知识分子入仕的主要途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私学逐步兴起,这也扩大了官府通过通过教育手段选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其中开办私学最为成功的,当属孔子,正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才造就了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的儒学盛况。
因能而授官——军功制。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说苑·政理》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断,军功制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选官制度,即因战功而入仕,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予爵位,根据爵位又可以为官,当然,打仗足够厉害,就能升到高官,这也就是为”布衣将相“的实现开了通道。
战国七雄在相互争霸的过程中,皆先后在变法活动中确立了这种以军功授官的制度,比如魏国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韩国提出了”循功劳,视次第“,楚国实行了“裁减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秦国实行了“效功而取官爵”。
先秦时期的官员
这些举措,皆是主张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按军功授爵授官的选官制度,而诸侯国中的这种改制,又以秦国实行的最为彻底,秦国最终能够统一华夏,也和军功制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
按军功授官和和春秋时期的选贤任能和举荐为官都有本质的区别,这是一种更制度化的选官制度,对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诸侯国的综合国力有着重大作用,不过这种制度也只适用于战乱年代。
得士则强——客卿制。苏秦佯为得罪于燕而往走齐,齐王以为客卿。——《史记·苏秦列传》
客卿制,是指不是本国的有才之士,被以客之礼相待,也就是以客的身份入仕,这是战国时期最具”特色“的一种选官制度,战国七雄中皆有此类官员,其中张仪、苏秦、范雎等则是这类”客卿入仕“的代表。
这种选官制度的出现,和当时社会大背景是无法分割的,以重金招天下贤士,不拘一格重用人才,是为了达到”争霸图强“的目的,正所谓:得士则强,失士则亡。
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员
与客卿制密切相关的是”养士制度”,这类人是由官府或者官府中的权贵,豢养具有特殊才能的士人,为已所用。
这其中最有名的代表是“战国四公子”,正如《过秦论》中记载: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这种养士制度打破了血缘宗法的限制,为异国效力也属稀松平常。
飞鱼说:从“选官制度”的起源说起,聊聊先秦选官制度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原始的选举制、世官制、学仕制、军功制、客卿制等繁多的官吏选拔制度,皆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选官制度的演变,与时代的发展亦是相辅相成。
先秦时期多渠道的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选官制度逐渐完善和发展的基础,后世封建王朝的察举制和科举制都是在先秦选官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
古代“科举”场景
古代的选官制度,为封建王朝选拔了大批治世之能臣,在巩固封建政权和促进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容被忽视的作用。
当然,现在选官制度也是在古代选官制度的基础上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结合时代的发展而形成的,比如说选举、推荐、考核、考试、试用等等,皆是对古代选官制度中精华部分的继承和发扬。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周礼》、《礼记》、《癸巳类稿》、《公羊传》、《孟子》、《说苑》、《史记》、《过秦论》、《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