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各国要员怎么评价邓小平(各国要员怎么评价邓小平)

各国要员怎么评价邓小平(各国要员怎么评价邓小平)因为会议上争论比较激烈,毛泽东考虑到他和赫鲁晓夫之间必须留有缓和余地,不能产生直接冲突,于是在与赫鲁晓夫进餐时说道:“具体的事项就让邓小平和他们(指苏斯洛夫)去谈嘛。”1957年11月,毛泽东亲自前往莫斯科出席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在庆典后参加了苏联主持的由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共同讨论了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斗争等敏感问题。苏联前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他观察问题非常敏锐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对抗的超级大国苏联的领袖,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是国际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大人物之一。在他当政期间,邓小平曾随毛泽东访问过苏联,也曾陪毛泽东接待过来北京访问的赫鲁晓夫。可以说,赫鲁晓夫和邓小平两人之间有过多次接触,当然这几次接触中更多的是正面的交锋。在描述自己十年执政期间苏联政治、经济、外交情况的《赫鲁晓夫回忆录》中,赫鲁晓夫详细谈到了他对邓小平的印象。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56年10月,当

邓小平同志是新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作为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的领导人,他被世界各国舆论媒体公认为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这在东西方对立的那个时代是十分罕见的。

在上个世纪数十年的冷战中,很多国家的领导人要么在国内受到拥戴但在国际上遭到诟病,要么能得到外部舆论的认可却在国内支持率不高。但小平同志不仅在我国威望深重,深受人民爱戴,同时在国际上包括那些对中国抱有敌意的人士,也广泛认同中国在邓小平领导下进行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承认他是一位少见的伟人。

即使抛开他一手主导“改革开放”,调整红色中国发展路线不谈,邓小平的政治和思想遗产也十分丰富。他为我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起到了定鼎之功,他确立的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至今仍然是指导我国发展的中心思想。

小平同志以超凡的领导艺术和过人的个人魅力大大推动了新中国的发展进程,并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国政要及名人都对他的才能和成就不吝赞美之词。

各国要员怎么评价邓小平(各国要员怎么评价邓小平)(1)

苏联前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他观察问题非常敏锐

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对抗的超级大国苏联的领袖,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是国际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大人物之一。在他当政期间,邓小平曾随毛泽东访问过苏联,也曾陪毛泽东接待过来北京访问的赫鲁晓夫。可以说,赫鲁晓夫和邓小平两人之间有过多次接触,当然这几次接触中更多的是正面的交锋。

在描述自己十年执政期间苏联政治、经济、外交情况的《赫鲁晓夫回忆录》中,赫鲁晓夫详细谈到了他对邓小平的印象。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56年10月,当时国际形势复杂,为了使苏中关系更加紧密,苏联主动邀请北京方面安排一位领导人前往莫斯科进行访问会谈,当时邓小平就作为代表团成员随同刘少奇同志前往了苏联。

1957年11月,毛泽东亲自前往莫斯科出席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在庆典后参加了苏联主持的由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共同讨论了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斗争等敏感问题。

因为会议上争论比较激烈,毛泽东考虑到他和赫鲁晓夫之间必须留有缓和余地,不能产生直接冲突,于是在与赫鲁晓夫进餐时说道:“具体的事项就让邓小平和他们(指苏斯洛夫)去谈嘛。”

晚上,毛泽东还专门让翻译用俄语写了封信交给赫鲁晓夫,再次表达了由邓小平进行会谈的意思。

在回忆录中,赫鲁晓夫是这样写的:在开会期间,毛(毛泽东)指着邓(邓小平)说:“这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他前途远大。”

在这之前我几乎对邓没有印象。中国建国之前,(苏联)报纸上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

结果会谈后,赫鲁晓夫认为当时担任中共中央的邓小平在中国领导人中“独树一帜”。而苏斯洛夫亲身感受了小平同志的会谈技巧和充满活力的进取精神后,也专门向赫鲁晓夫汇报道:“他(邓小平)很厉害,很不好谈,说话专抓关键和漏洞。”

为此,赫鲁晓夫在私下里苦笑着对毛泽东说过:“我也感觉到这个人很聪明,很难打交道。他观察问题非常敏锐。”

各国要员怎么评价邓小平(各国要员怎么评价邓小平)(2)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他是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

美国第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是国际政治舞台最著名的政治明星之一。特别是在冷战期间,他亲手打开了中美之间紧闭的外交大门,并且在任期结束后还多次访问中国,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因此中国人民对他的名字耳熟能详。

虽然尼克松早在1972年就访问过中国,但他和邓小平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79年1月。当时他已卸任,时任总统卡特邀请邓小平访问美国,并邀请尼克松参加了欢迎宴会。在餐桌上,他与邓小平这位红色中国的现任领袖见面了。

卡特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描述了他们见面的情景:他(尼克松)之前并不认识邓小平,但他很高兴在宴会上一起谈论自己对中国曾经的访问,而且从邓小平的言论中得知,他始终是中国人敬重的朋友。

也因此,尼克松后来多次访华并均受到小平同志的接见。由于美国在国际战略地位上越来越需要中国的支持,再加上中国的经济在世界上的比重越来越大,尼克松对邓小平愈发敬重。他在《1999:不战而胜》这本书中,将邓小平描述为“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并高度赞扬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认为这些成就源于邓小平的战略决策。

在尼克松的书中对邓小平是这样写的:我们见过4次,除了华盛顿那次外,其他三次都在北京,分别是1979年、1982年和1985年。每次见面,他毫不退缩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自信都会给我留下了越来越深刻的印象。而且每次见面,他领导的国家都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他所做的事情是任何共产主义国家都从未做过的,但是他绝不认为这是做不成的事。

尼克松还高度赞赏了小平主动退休的行为,他写道:邓小平认为,一位领袖如果能顺利安排好的接班者坚持他的政策,这就是最大的成功。虽然他(邓小平)身体很健康,但是已经理解到领导者的伟大正在于能够接受一定也必须会有其他人来代替他。历史上,能正视自己的终将退出的领袖很少,大多是被迫接受这个结果。而邓小平虽然已经因他辉煌的业绩而被人民所拥护,但他仍然决定激流勇退,将权力完全移交给新一代领导人,这足以证明他的伟大。

尼克松对中国多次访问之余不断感慨这个国家进步的速度,称中国“从世界上最教条主义的共产党国家之一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进步的共产党国家之一”。

特别是在1985年,他与邓小平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从中国国际地位谈到了国内的改革。最后,尼克松表示:中国这种成功的改革,以后或许会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学习和模范的模式。

各国要员怎么评价邓小平(各国要员怎么评价邓小平)(3)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这个人坚强自信

基辛格是美国的国际问题专家,曾担任尼克松和福特的国务卿,作为著名的外交家,她在任期内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是中美建交的关键人物,并于1973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1975年10月19日,这是中美外交史上关键的一天,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继1971年秘密访华后再次来到北京,而这一次她是代表福特总统前来商议访华的准备事宜。时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的邓小平代表中国参加了会议。当时邓小平其实正受到批判,因为此次会谈暂时脱身参加工作。

在基辛格抵达北京的第二天,邓小平就开始了与她长达3天的会谈。在国际局势意见上,邓小平一如既往地发挥了他进取的风格,逼着基辛格在关键问题上明确表态:卖给苏联多少粮食?多少美国现代设备和技术?如何评价西欧与共产党阵营搞缓和?

在这场漫长会谈中,邓小平不断向基辛格施压,他强硬地要求美国对苏联做出更有力的反应。谁也无法看出这是一位正承受着巨大政治压力的人。基辛格甚至判断,在毛泽东因病无法过问具体工作时,“邓小平是关键人物”。

后来,基辛格在《基辛格〈论中国〉》中写道:(邓小平)这个人坚强自信,我事后才了解到他当时正受到批斗。尽管那时情况严峻,压力巨大,但他脸上没有任何表现,一直为中国的利益据理力争,不给机会,表现得咄咄逼人。

各国要员怎么评价邓小平(各国要员怎么评价邓小平)(4)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他非常直率但并不粗鲁

英国二战后担任首相职务时间最长的政治家玛格丽特·撒切尔是国际政坛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物之一。在她的任期内,英国打赢了马岛战争,维持了自己大国的威严。1982年9月,为了加强中英关系,扩大双边贸易,撒切尔夫人到访北京。其实,除了贸易问题外,她此行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同中国政府商谈有关香港的问题。

撒切尔夫人是带着强烈的自信前来,因为就在她的访华3个月前,英国刚在马岛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她无法清醒地认识到英国想在九七年后继续对香港行使主权是多么不切实际,而是错误地认为香港主权问题对中国来说是“可以谈判的条件”。

抱着这种想法,她和邓小平进行了长达接近三个小时的会谈。这次会谈被撒切尔夫人描述为“生硬而粗暴”。这是因为邓小平出乎英方意料,直接在会谈之初就强硬地表明态度,说中国将在1997年收回香港主权,为了香港经济的稳定希望英政府能够进行配合。

对此,撒切尔夫人的回答是,根据条约香港是属于英国的,英国在过去一百多年间将香港管理得非常好,只有继续由英国政府进行管理才能保证香港的发展。为了表达善意,撒切尔夫人主动提出:如果中方能对香港管理权作出让双方都认同的安排,她会向议会提出关于香港主权的建议。

让撒切尔夫人没有想到的是,邓小平对此拒绝得非常果断。他说:“香港主权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为了让英方正确认识到中国的态度,邓小平非常严厉地说道:“一旦英政府在中国收回香港之前挑起严重对抗或从突然撤走大批资金,我们将被迫对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另做考虑。”

最后,他还强调说:如果两年内没有就此达成协议,中国将单方面收回香港。

会谈结束后,等待在外的记者们捕捉到了一个举世闻名的镜头——撒切尔夫人走下台阶时,突然滑倒差点摔在地上,幸亏有身边的人扶住才没有倒地。后来人们描述这个场面是:撒切尔夫人被邓小平的强硬姿态所震慑,精神恍惚之下连路都走不稳了。

后来,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以受挫者的口吻回忆了谈判的细节程,同时也明确表达了自己对邓小平的钦佩,认为他十分直率但并无粗鲁。这算是她对自己当初“生硬而粗鲁”这一描述的自我反驳。

各国要员怎么评价邓小平(各国要员怎么评价邓小平)(5)

纵观小平同志一生,为新中国做了太多的工作,自然也接触了大量的各国领导和名人。除了以上几位举足轻重的大国领袖外,还有许多名人、政要都对邓小平评价非常高。

曾几次来华访问的联邦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回忆会见邓小平的场景时说:“他让人感觉神采飞扬,活力十足!”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1986年10月访问中国时对翻译说:(邓小平)虽然年过80,但充沛的精力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8年7月就采访过邓小平的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海军武官卡尔逊在《中国的双星》一书中描述了他与邓小平见面的情景,评价邓小平“思想像芥末一样辛辣”。

美国著名企业家哈默也对小平同志赞不绝口,说他“十分敏锐,十分睿智”。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优秀的领袖之一,小平同志确实是以他的敏锐、坚强、自信和无可比拟的战略眼光带领新中国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新中国如今的发展,与小平同志强烈的求知欲,鲜活的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

如今,邓小平为我们描绘的发展蓝图正在逐渐实现,国家也走向了富强文明,民族的复兴大业即将在我们这一代实现。为了不辜负上一代领袖的付出,更为了下一辈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要更加努力,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