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袁朗为什么主动暴露(袁朗为何却非要开除)
士兵突击袁朗为什么主动暴露(袁朗为何却非要开除)“袁朗,他非走不可吗?”其实,好多人忽略了一个细节,“27号”并非一定要开除,最起码还有缓冲的空间。“27号”上车临走之际,“老A”大队大队长铁路与袁朗进行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老A”大队的训练方式很苛刻,“27号”在老部队是过惯了“尖子”生活,一时半会受不了,抵触心理很强。到了实弹射击环节,“27号”彻底受不了,公开抗议袁朗,要他当着受训队员露一手,并以退出训练为要挟。图|“27号”挑战袁朗“27号”骑在五马架上下不来,许三多频频暗示临近“27号”的成才劝阻,而成才却无动于衷。结果,袁朗干脆利落的在一分钟之内25发全部命中,“27号”被开除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士兵突击》中,袁朗为何却非要开除“27号”?不服管教倒是其次《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成才进入“老A”大队选拔后,遇到了拓永刚、吴哲。由于“老A”大队中队长制定了一条规矩,受训期间只有编号没有名字。
图|许三多、成才初识“27号”
其他人不用多说了,唯独拓永刚很尴尬,观众不一定知道他的名字,却对他的编号“27”印象深刻:
这是一个说话直接、性格高傲、军事素质过硬的伞兵,也是一个让许三多觉得还可以的人。
“老A”大队的训练方式很苛刻,“27号”在老部队是过惯了“尖子”生活,一时半会受不了,抵触心理很强。到了实弹射击环节,“27号”彻底受不了,公开抗议袁朗,要他当着受训队员露一手,并以退出训练为要挟。
图|“27号”挑战袁朗
“27号”骑在五马架上下不来,许三多频频暗示临近“27号”的成才劝阻,而成才却无动于衷。结果,袁朗干脆利落的在一分钟之内25发全部命中,“27号”被开除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其实,好多人忽略了一个细节,“27号”并非一定要开除,最起码还有缓冲的空间。“27号”上车临走之际,“老A”大队大队长铁路与袁朗进行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
“袁朗,他非走不可吗?”
“必须走!”
“这上边的人,都是咱们费尽了心机才弄来的,尤其走的这个,还是我亲自挖来的,就那么看不上?”
“不是看不上,是他的自控能力已经超越了他自己”
“你就不怕他控告你?”
“不可能,受点委屈就控告,控告我什么,我不相信这42个人里面,就有那么没出息的家伙”
上述对话虽寥寥数语,可是却给我们释放了很多信号,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铁路器重“27号”;
“老A”大队的初选很特殊,既不是毛遂自荐也不是单位推荐,而是军事主官面访。这一点可以从袁朗招许三多入伍就能看出来,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谓是费尽心机。
图|“老A”大队大队长铁路
到了“27号”这里,更是铁路亲自出马挖过来的。这就充分说明,铁路对“27号”格外垂青,自然也是没少下功夫,从侧面说明“27号”军事素质过硬,不失为一个好的特战军官面子。
其二、铁路试图挽留;
注意铁路的措辞,挽留之意非常明确,特别是在说了“27号”的来路之后,格外强调“(袁朗)就那么看不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铁路是在向袁朗施压,试图“劝”其留下“27号”。
图|袁朗
《士兵突击》原著中,铁路是一个老特战,“相千里马”的伯乐眼光还是有的。据此,我们可推断出铁路既出此言,对“27号”的军事素质心里是有底的。所以,我们不难明白,铁路为何要试图挽留,那是发自内心的惜才。
其三、“27号”的自控能力;
面对直接上级领导的“求情”,袁朗以“27号”自控能力不足给回了回去。究竟什么是军人的自控能力?军人不同于普通人,需要通过调节自我的心态,赋能自我的意志力。
图|“老A”大队演训
军人所处的环境,就必须要求要有强大的适应能力,自控能力不行那是要坏事的。尤其是全军官的“老A”大队(许三多、成才是例外),对自控能力要求更高。
撇开袁朗的主见,我们还是能够看到“27号”还是有继续参加选拔的可能性。连上级领导都亲自出马了,袁朗为何非要开除“27号”?笔者窃以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原因一,“27号”个性太强;
许三多质问成才为什么不拦住“27号”的时候,成才对许三多说道:
我为什么没拦住他?其实,你应该比我更清楚。他那种个性,根本坚持不到最后。
“27号”个性太强,难道袁朗就看出来?倘若袁朗看不出来,也就不可能当“老A”大队中队长了。军队从来就不是强调某个人个性的地方,而是看重集体。
图|“27号”拓永刚
“万岁军”第38军为何能够成为我军第一王牌?凭借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集体的力量。“老A”大队是小而精的特种部队,更考验集体的力量。
原因二,特种部队的特殊需求;
特种部队要的不是“一招鲜吃遍天下”的特战队员,而是“一兵多用、一专多精”的全能型人才。这就需要特战队员,把身上没一块地方都转化为战斗力,自然也包括心态、个性、意志等软实力。
图|我军某部特种兵训练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特种部队训练,远远比电视剧中的更残酷。据悉,中国特种部队选拔开始阶段淘汰率高达50~90%,在最残酷的“地狱周”和“战俘营”中,准特种兵每天都要接受超负荷的训练,无时无刻的挑战生理极限。
综上所述,袁朗做出“27号”的决定,这也是立足于实战考虑。毕竟,特种部队随时处于战备状态,不用则已一用就要斩敌于马下。但是,我们也应该能看到,特种部队是替我们负重前行的人,其选拔越残酷,我们也就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