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发布(三十年蝶变之路)
第四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发布(三十年蝶变之路)1992年,中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一大批精英,纷纷下海一试身手。希望在发芽截至目前,全国共有49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河南有20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2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涵盖了制造业中各个关键细分领域。其中,部分河南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创业至今已近三十年。2022年全国两会前夕,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联合河南省工信厅,选取各个年代、不同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深入走访,听他们的创始人,讲述他们是如何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心路历程。1990—2000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总装配车间
新大方生产车间的技术人员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唐朝金王磊彬文朱哲摄影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49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河南有20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2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涵盖了制造业中各个关键细分领域。其中,部分河南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创业至今已近三十年。
2022年全国两会前夕,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联合河南省工信厅,选取各个年代、不同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深入走访,听他们的创始人,讲述他们是如何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心路历程。
1990—2000
希望在发芽
1992年,中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一大批精英,纷纷下海一试身手。
如今已是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大方)董事长的张志华,就是其中的一员。1983年,作为学校优秀毕业生的张志华,选择成为原水电部郑州机械研究所的一名技术人员。
1993年,东方风来满眼春,张志华终于按捺不住心中“下海”的冲动,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职。
其时,远在新乡长垣的王国胜也已经感受到了政策春风的暖意。在得知医院领域一种气管导管行情紧俏之后,王国胜萌发了自己研制的念头。几经挫折,终于研制成功。
同一时期,河南天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巩义市天祥耐材有限公司)创始人常春丽押上全部身家,建起土窑,进军耐火材料行业;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达股份)创始人史万福、马红菊夫妇决定和技术能手曲洪普一起创业,进入电缆行业。
事实上,不管是“下海”的张志华,还是创业的常春丽、马红菊、王国胜,他们都只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缩影。正是他们在困顿中充满期望地一次次尝试,最终为河南这块土地种下了“专精特新”的希望。
2001—2010
梦想在开花
2001年,28岁的河南同心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陈红凯正式从许昌汽车传动轴总厂辞职。
在注意到传动轴当中的“端面齿”法兰即将成为主流之际,2004年,陈红凯东拼西凑100万元,从国内某机床厂定制了国内第一台“立式端面齿拉床”。
2006年,随着国家相关文件正式出台,汽车传动轴正式全面接轨欧洲标准,“端面齿”法兰一货难求。也由此,陈红凯正式攫取到创业以来最大的一桶金。
同样在2001年,已经将公司注册成为巩义市天祥耐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祥耐材)的常春丽,终于在这一年春天,凭借过硬的产品,拿下中原油田大单,由此企业发展走上康庄大道。
总的来说,无论是通达股份、同心传动还是新大方,在21世纪的前十年,这些代表河南硬核实力的企业纷纷选择了走“专”的路线,在某一个细分领域,不断深挖,最终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对此,河南省政府参事、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厅长李涛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在成立之初,因为“小”,所以不得不在“专”字上下功夫,是不得已的专。
2011—2015
在腾挪中蜕变
2011年,国家工信部正式提出“专精特新”的发展概念,将“专精特新”发展方向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这一年,在宇通客车工作多年的董社森辞职后,与同学一起注册郑州森鹏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客车电控系统、数智系统的研发。2013年,同样在国内某知名客车企业工作的弟弟董强森辞职,与哥哥董社森一起开始创业。
2013年,豫北大地鹤壁市也迎来了由朱明甫等9个博士创办的企业鹤壁国立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立光电)。他们从自己的专业开始,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生产的主要产品为智能灯。目前,国立光电挖深应用场景,比如说智慧道路、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以灯杆为核心,构建“云、边、端”协同的新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同“92派”和新千年的创业者不同,这一时期的创业者,方向更加明确,即为“单项冠军”而来。他们从一项技术、一款产品切入市场,以专业化成就了今天的市场地位。
2016—2020
做难事,成大事
2016年之后,中国经济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因此,培育新动力、拓展新空间,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成了当时的重中之重。
在河南的20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里,仅有13家企业为2016年之后成立的企业。这些企业具有典型的时代标签:新材料、新技术、新领域、专业化。
它们或脱胎于传统的大国企、大型企业集团,或者是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结合后的新业态。总之,他们一出生便自带光芒,更具备“专精特新”气质。比如,郑州轻研合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轻研合金)是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控股的企业、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是宇通集团旗下企业。
轻研合金创立之初就选择了世界上技术难度较大的超轻镁锂合金和高强度铝锂合金的开发应用。轻研合金生产的镁合金产品大量应用于武器装备、汽车工业、电子信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经过6年发展,目前轻研合金的镁锂合金产量占世界70%以上、铝锂合金是世界上8家能够批量生产的单位之一。2021年,有37颗卫星用的是公司生产的新材料。
在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像轻研合金、谷麦光电、蓝翎科技等新材料、新技术、新产业的专业化、技术驱动型企业。它们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中的新生力量,书写着新时代发展的新答卷。
2021—未来
穿越周期的力量
从目前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的207家企业的情况来看,这些企业均成立于1992年之后,可以说是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同频共振,向阳而生。
而这20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当中,不仅诞生了河南第一家科创板企业建龙微纳,河南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同心传动亦在其中,同时还有大量的新三板企业及在审在辅导企业。企业成色之足、实力之强,可以说是河南中小企业的“硬核”代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20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之外,河南省不论是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还是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均呈现出多层次、有序发展的态势。
当然,在目前河南“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够专”“产业竞争力不足”“产业链上断点、堵点较多”等问题,但对于制造业大省河南来说,抓住“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机遇,打造更多行业内的“隐形冠军”,可谓正当其时。
香港创业创新研究院院长曹仰锋认为,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链的竞争力,积极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