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出栏是啥意思(生猪出栏减少高管大换血)
生猪出栏是啥意思(生猪出栏减少高管大换血)7月2日,天邦股份公告称,将成都天邦生物100%股权和南京史纪生物100%股权出售给贤丰控股和宏屹投资。本次交易完成后,天邦股份疫苗生产业务将全部剥离。据天邦2020年年报,公司主要产品为食品及食品相关类别中的商品种猪、商品仔猪、商品肉猪、猪肉生鲜产品、猪肉加工产品、猪用疫苗、猪用饲料和水产饲料、生猪养殖技术服务等。邓成先生、王述华女士、王维勇先生均曾是新希望六和的高管层。其中,邓成于2020年10月成为天邦的董事长,王维勇则是在2021年3月被聘任为天邦副总裁,王述华则是在2021年4月底被聘任为天邦副总裁、财务总监。而在2021年5月24日,天邦曾发布董事长邓成、副总裁王述华、王维勇等15人增持公司股票的公告,增持金额为2亿元-4亿元(含本数),其中董事长邓成拟出资比例不低于40%。不过短短数月间,天邦高管层大换血,“希望系”快进快出,公司的年度股权激励计划、高管增持公司股票计划都相应
8月4日,天邦发布7月生猪销售报告。公司2021年7月份销售商品猪28.39万头(其中仔猪销售2 256头),环比减少11.13%,同比增加19.24%;销售收入56 010.07万元,环比增长2.67%,销售均价14.42元/公斤(商品肥猪均价为15.47元/公斤),环比增长2.09%。
据天邦2020年11月27日发布的投资者调研接待记录,公司对于2021年的出栏计划初定在700-800 万头,其中肥猪大约 500 万头,种猪大约30 万头,其余是仔猪等补充。而今年年初的股权激励计划则进一步明确,2021年出栏量不低于700万头。而在今年5月份的调研中,天邦依然表示今年自有猪苗(仔猪 商品种猪 肥猪)出栏预计在 500 万左右。
而从近几个月的出栏情况看 ,显然并不乐观,月度出栏量呈现不增反降态势。今年1-7月,天邦累计销售商品猪213.52万头(其中仔猪销售47.40万头)。以700万头的目标推算,完成度仅30.5%。如果要完成年度计划,未来5个月,公司月均出栏需达到100万头左右,而根据公司近期的披露,预计2季度投苗量100-120万头, 4月份投苗45万,其中外购仔猪占比仍高达25%,而5月份,公司产仔量也不过30-40万头。因此,全年700万头的目标完成可能性几乎为零,甚至很难突破500万头。
8月1日,天邦公告,公司于7 月 31 日收到董事长邓成先生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职务的书面报告,以及副总裁兼财务总监王述华女士、副总裁王维勇先生因个人原因请求辞去公司职务的书面报告。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后生效。辞职后邓成先生、王述华女士、王维勇先生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同时,公司董事会推举苏礼荣先生任公司董事长、聘请严小明先生为公司副总裁,曹振先生为公司财务总监。
邓成先生、王述华女士、王维勇先生均曾是新希望六和的高管层。其中,邓成于2020年10月成为天邦的董事长,王维勇则是在2021年3月被聘任为天邦副总裁,王述华则是在2021年4月底被聘任为天邦副总裁、财务总监。
而在2021年5月24日,天邦曾发布董事长邓成、副总裁王述华、王维勇等15人增持公司股票的公告,增持金额为2亿元-4亿元(含本数),其中董事长邓成拟出资比例不低于40%。
不过短短数月间,天邦高管层大换血,“希望系”快进快出,公司的年度股权激励计划、高管增持公司股票计划都相应流产,原因可能都是因猪而起。
据天邦2020年年报,公司主要产品为食品及食品相关类别中的商品种猪、商品仔猪、商品肉猪、猪肉生鲜产品、猪肉加工产品、猪用疫苗、猪用饲料和水产饲料、生猪养殖技术服务等。
7月2日,天邦股份公告称,将成都天邦生物100%股权和南京史纪生物100%股权出售给贤丰控股和宏屹投资。本次交易完成后,天邦股份疫苗生产业务将全部剥离。
7月6日,天邦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向通威股份转让旗下水产饲料全部资产及业务,此外,天邦拟向通威股份转让旗下猪饲料全部资产及业务51%股权,未来公司全部饲料需求托付给双方合资公司及通威股份,通威股份承诺向公司供应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的饲料产品。
通过出售疫苗和饲料资产,天邦预计可回笼资金17.6亿至20.1亿元,继续加大养猪投入,抵御猪价下行给企业带来的危机,但此举也被外界质疑,出售资产是为养猪“补亏空”。
中报巨亏,2季度养猪头均亏损超1000元2020年,天邦共出栏生猪307.78万头,较上年增长26.17%,出栏规模在目前国内的上市猪企中位居第五。受益于猪价上涨,2021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07.64亿元,同比增长79.20%,但实现净利润32.45亿元,较上年增幅高达3131.98%。
2021年1季度,天邦共出栏生猪110.18万头,同比增长114.48%,公司公实现营业收入34.08亿元,同比增长80.56%,实现净利润1.95亿元,同比下降58.98%。1季度猪价虽然下跌,但仍处于相对高位,公司养猪业务也仍有不错的业绩。
但随着2季度猪价的进一步下跌,天邦业绩出现大幅下跌。公司预计上半年亏损5.5亿元至6.5亿元,去年上半年则是盈利15.35亿元,这也意味着,今年2季度,天邦亏损高达7.45元-8.45亿元,而2季度,公司共出栏生猪74.95万头,头均亏损或超1000元。这个亏损程度,在上市猪企中绝对算是比较惨了,而且,据天邦披露,公司1季度自繁自养的成本仍高达24元/公斤,且不包含种猪淘汰在内,以这个成本看,2季度巨亏也是难免。
虽然说,今年上半年猪价大跌,养猪巨头们业绩一个比一个惨,市值也都腰斩起步,包括“猪茅”牧原。但从目前情况看,天邦的处境似乎更为尴尬,养殖规模离前四巨头仍有较大差距,晋级艰难,而在第二梯队中的优势却逐渐弱化。剥离疫苗、饲料业务,聚焦养猪主业能否有助于降成本、穿越猪周期依然很难言说,而短短不到一年间,高管大换血,似乎也更能说明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