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朱家学堂为古镇添文化教育内涵(苍南风土筚路蓝缕)

朱家学堂为古镇添文化教育内涵(苍南风土筚路蓝缕)从日记中看,厚庄为平阳县学堂拟定章程、课程共三十余条,先后为温州府中学堂等校编写了《新编国文教科书》《国文教授法》《修身讲义》,以及《蒙学新文典》《智育国文教科书》《初级历史课本》《国文教授法》等。因为厚庄是温州近代教育兴起的主要倡导者和参与者之一,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他的日记可当作初期的温州教育史读,对当下的教育改革也有借鉴的意义。到了1908年,厚庄在徐定超、陈介石、黄绍箕等力荐下,出任温州府中学堂校长,面临的那就是如何整顿学堂的艰巨任务。之前的从事教育工作,使他有了丰富的办学经验,雷厉风行,革故鼎新,终于使府学堂成为全省的名校,从而造就出了一大批温州近现代杰出的人物。如何管理、改革府学堂,日记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戊戌变法那年,厚庄刚好进京应拔贡朝考,同时拜见任京官的同乡黄绍箕、徐定超等,亲身体会当时新政实施的情况。而且来回都经过当时远东最繁华的大都市上海,与宋恕等见面交流,眼界大

2018-08-14 16:0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陈骋

朱家学堂为古镇添文化教育内涵(苍南风土筚路蓝缕)(1)

1894年甲午战败之后,受此刺激,全国上下都在思变,都在讲时务,如开铁路,创邮局,开矿务等,设学堂也是其中的一项。直到1898年戊戌变法,朝庭正式颁布改书院为学堂,全国兴办,京城有京师大学堂(其章程由梁启超拟定),县一级至少要办一所县学堂。从此学堂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出现,有官办的,也有私办的。

1896年,陈虬最早在温州创办利济学堂,厚庄在是年日记中说:“同陈子蕃谒陈介石先生,因同往利济学堂一游。学堂为陈志三先生所办,课以中医书,章程井井有条。”1899年日记又说:“黄源初来,言今日动身赴郡,开学堂于大高桥下,云已有学徒十余人。”源初就是创办《算学报》的黄庆澄。陈、黄当时在温州创办的学堂就是私办的。

温州官办学堂始于1902年,就是温州府学堂,同年瑞安、平阳、乐清先后兴办。由于当时经验不足,无章可循,很多学生都是从书院里转过来,程度参差不齐,师资奇缺,如英语、音乐等教师很少。教材也没有,教师只得自己亲自动手编。尤其是学校的章程如何编定,显得更为逼切。厚庄在1902年的日记中说:“午后,晤吴郁周熙周,询乐清学堂,则云并未办成。屏侯所课,仅将梅溪书院改换名目而已。乐清如办,须分县东、县西、县城为三堂。”厚庄任平阳龙湖书院山长不久,书院就改为县学堂,他负责具体事务,自己谦让,陈筱垞任堂长,吴承志任监督(即校长)。总之,当时很多学堂办学成效不是很好,需要整顿改革。没办学堂的地方需要创办,如乡一级的蒙学堂,相当于现在的小学。

戊戌变法那年,厚庄刚好进京应拔贡朝考,同时拜见任京官的同乡黄绍箕、徐定超等,亲身体会当时新政实施的情况。而且来回都经过当时远东最繁华的大都市上海,与宋恕等见面交流,眼界大开。当时上海是维新启蒙运动的“大本营”,宋恕是维新运动的“健将”。此年日记说:“午后至昌言报馆,旋至算学报馆,少坐。回,晤宋燕生先生,为蒙学报馆叶浩吾于沪上创设速成教习学堂,延请陈介石先生掌教,以书来属转致。其章程一遵日本,精当之至。据云书坊所刻日本学校章程粗得大致,谬误尚多,此章程由叶专向日本访得。”宋恕还说:“日本小学堂无论男女,自七岁至十四岁皆入学。其读书分四科(修身、历史、舆地、物理)外,又有书(和文、汉文)、数(浅理)、舞(体操)、乐等科。大约前四年入寻常小学,后四年入中等小学,以故通国人无不知书。”

“师夷长技以制夷”,1904年,厚庄偕县学堂同事陈子蕃随着当时到日本看西方世界的潮流而东渡,考察学务,找差距,学经验。此行共历时七十天,归来撰成《东瀛观学记》一书,孙诒让作序,大加赞赏。他还把日本办学的方法“遍语其乡人”,没几个月,平阳仅江南就创办了十四所蒙学堂,孙诒让说瑞安学务因此落后于平阳。厚庄日记此部分与《东瀛观学记》有些不同的地方,《观学记》详细。如八月二十八日,参观下谷区林町职工学校,“校长今景彦说:‘本校之目的,在养独立之精神,就自治之技艺也。’二语可味。”刻本《观学记》在引了校长此句话后的评语是“二语大可味”,多了个“大”字,轻重就不一样。职工学校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职业学校,也提倡“独立之精神”,耐人寻味,更遑论综合性大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现代大学所应具备的办学精神。

在去日本考察前,厚庄在日记中录了几篇自己撰写的《研究教育杂话》,感叹道:“中国教育之坏久矣!”他说:“凡任教育,总须立定惟一宗旨,如流水焉,万折必东,始能达所就之目的。今之教者,吾唏焉,于教术之何以培材,实学之何以致用,茫然不得其端倪,而惟趋向时风,依坿末响。政治也,伦理也,舆地也,历史也,算术也,格致也,体操也,刺取学堂章程而杂就之,随购各书坊课本而措施之,东涂西抹,自谓竭尽能事。问诸生智识发达乎?无有也。官能增长乎?无有也。培公德,结团体,有高尚志趋与资格者乎?无有也。心口营营,所讲求者糟粕,而曰精华在是,吾未见精华之益人者何在也!无他,教育不立宗旨,无全神以赴其目的之所在,则寻枝求叶,而本原未澈焉,乌睹其所造就也?”至今读来,还振聋发聩。

到了1908年,厚庄在徐定超、陈介石、黄绍箕等力荐下,出任温州府中学堂校长,面临的那就是如何整顿学堂的艰巨任务。之前的从事教育工作,使他有了丰富的办学经验,雷厉风行,革故鼎新,终于使府学堂成为全省的名校,从而造就出了一大批温州近现代杰出的人物。如何管理、改革府学堂,日记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从日记中看,厚庄为平阳县学堂拟定章程、课程共三十余条,先后为温州府中学堂等校编写了《新编国文教科书》《国文教授法》《修身讲义》,以及《蒙学新文典》《智育国文教科书》《初级历史课本》《国文教授法》等。因为厚庄是温州近代教育兴起的主要倡导者和参与者之一,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他的日记可当作初期的温州教育史读,对当下的教育改革也有借鉴的意义。

朱家学堂为古镇添文化教育内涵(苍南风土筚路蓝缕)(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