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发朋友圈又出新功能(微信新功能上线)
微信发朋友圈又出新功能(微信新功能上线)她说:“你在朋友圈发的那些话,都被你表姐夫看到啦,快删掉。”有一次,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屏蔽了“相亲相爱一家人”群,吐槽一些家里的琐事。可是,没过多久就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此功能一出,立即引起热议。让人惊讶的是,许多人第一时间不是去测试该功能,而是感叹它来得太迟,那些曾经发错的朋友圈,已经没有“后悔药”挽回了。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件糗事。
朋友圈可以修改“可见范围”了。
不少网友表示:“早出这个功能,我也不至于删掉近一年的朋友圈。”
新版中,已发布的朋友圈,可以重新设置谁可以看或不给谁看。
换言之,发过的朋友圈,可以自行修改“可见范围”,而不用设置成私密状态或删除。
此功能一出,立即引起热议。
让人惊讶的是,许多人第一时间不是去测试该功能,而是感叹它来得太迟,那些曾经发错的朋友圈,已经没有“后悔药”挽回了。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件糗事。
有一次,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屏蔽了“相亲相爱一家人”群,吐槽一些家里的琐事。可是,没过多久就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
她说:“你在朋友圈发的那些话,都被你表姐夫看到啦,快删掉。”
我这才猛地想起,表姐夫的微信是最近才添加的,还来不及分组。
此后,我变得十分谨慎,发朋友圈之前一定要再三检查,一些负面状态也不敢再乱讲。
也因此,我多了一个毛病,就是无论发什么内容,都会屏蔽家里人。
朋友圈权限,就像一扇门。它能开启一个世界,也能隔绝一个世界。
心门亦然。
谁最在乎你,谁最关心你,谁在漠视你,通过朋友圈,一目了然。
“有些人,永远都会在”打开朋友圈,每天发消息最多的是哪些人?
没错,就是你的七大姑八大姨。
许多年轻人在微信里,不敢轻易怠慢工作伙伴、朋友,但是一定会把亲戚群调到免打扰模式。
否则,整天都会被“新消息提醒”折磨。一打开,铺天盖地是各种小视频的转发——养生、亲子、重大社会新闻等。
甚至,有人还会把父母的微信也取消消息提醒。
惭愧地说,我最近也把父亲的微信设置成“消息免打扰”。原因是,他发消息的频率真的太高了,以至于我睡到半夜也会被吵醒。
更惭愧的是,我几乎很少打开他转发给我的内容,一条条长串的语音也是跳跃着来听。
回看我跟我爸的聊天记录,绝大部分都是他在发言,而对话框的另一边,是我极简短的回应。
有时候,我们为了隐藏个人生活的碎片,有意无意地就把父母隔绝在心门之外。
那些最亲密的人,纵使与你只有一墙之隔,却走不进你的生活圈里。
然而,我却发现了另一个让人破防的真相。
如果你用心留意一下自己的朋友圈,就会发现,给你点赞最多的,永远是你的父母。
但凡发了一条没有屏蔽亲戚的朋友圈,秒赞的一定是父母。
曾经,母亲悄悄地问父亲:“女儿最近怎么了?都不发朋友圈了。”
以前,我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分享鸡毛蒜皮的心情和新鲜事,但是,自从把亲戚们屏蔽以后,他们再也看不到我的动态。
没想到,这一个小小的举动,会让母亲牵肠挂肚。
综艺《朋友请听好》里有一期,何炅读了一封观众的来信:
“社交软件推出一个功能,可以几秒钟内把年轻人的照片变老。我心血来潮也拍了一张,并发给了妈妈。我说,妈妈你看,我老了跟你好像。妈妈说,女儿真好看,老了也比我好看,就是以后我看不见了。”
我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父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老,也许我们不曾在意。但是,当他们对你的态度,渐渐从理直气壮变成小心翼翼,你才会发现他们真的老了。
父母能看到你朋友圈的时间,一天比一天少。
也许,他们不善言辞,打字的速度也很慢,更不懂你发的每条动态背后的深意。
但是,他们是你最坚定的守护者,最专一的观众。他们总是用最笨拙的方式,拉近与子女之间的距离。
你的每一个动态,他们都会仔细阅读;你的每一张自拍,他们都会偷偷保存下来;你的一字一句,他们都会揣测背后的情绪。
这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有些人,已渐行渐远”当年那个无话不谈的朋友,现在你连她的朋友圈都进不去。
和闺密聚会的那天,我们聊起了以前的好朋友小雪。
大学时期,我跟班里4个最要好的女生,组成了一个闺密团。曾经,我们一起过生日,挤在一起睡觉,谈天说地,说好了要一辈子“捆绑”在一起。
可是,随着时光飞逝,各奔前程,各自成家,彼此间也逐渐少了联系。
直到最近,我发现朋友小雪很久没有发布动态,即便是在生日、发布喜讯等重要时刻,都没有见到她的踪影。
于是,我专门点开她的头像,看看她的朋友圈。
结果,失望地看到一条灰色的横杠。
我没有私信打扰她,而是选择默默退出对话框。
网易云热评里,有人说过这样的话:
“年少的我们,有着同样的生长环境,有着聊不完的话题,但长大以后,大家各奔东西,不知不觉中被生活打磨成不同的样子,等到再次相见,已经成了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
到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疏远的呢?
也许,是彼此之间没有了共同语言,无法再产生共鸣;也许,是各自的生活里有了更重要的事情,无法继续并肩前行。
不知不觉中,有些人已经从你生命里消失,不需要郑重地说再见,只需要默默地退场。
我们终将明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陪你一直走下去,迎来送往才是人生的常态。
《千与千寻》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自始至终陪你走完。当这个人下车的时候,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心理学家发现,人的一生中交的朋友,大部分都是阶段性友谊。
有些人,能够出现在你人生的某个阶段,为你带来带来一丝光亮,就足够了。
能够拥有相伴一生的友谊,是幸运。倘若最后分道扬镳,虽有遗憾,但也应坦然接受。
“有些人,再也不会联系”分手后,你还会查看对方的朋友圈吗?
曾经有篇文章叫《偷看你朋友圈这件事,要被微信拆穿了》,里面讲了一个小故事。
大学室友小林无法忘却和她相识7年的男朋友,两人分手后,她连对方的朋友圈都看不了。
于是,她用另外一个手机号申请了微信加了他,号上只有他一人。
每天,她雷打不动的事情就是翻阅前男友的朋友圈。偷看前任朋友圈,成为了她的精神寄托。
她只是默默地看,从不点赞,也不评论。
后来,前男友的微信设置成“三天可见”,再后来,她看到的,只是一片空白。
也许,她已经躺在前任的“不常联系朋友”的名单里,或者被他清理删除了。
有多少人跟她一样,躲在隐藏的角落,一言不发,却依然想念那个人。
有些人纵使不再联系,但是从未真正放下。
偶尔发一条朋友圈,设置成“仅他/她可见”,没有屏蔽对方,目的就是为了遥远地与他/她“相望”。
曾经看过一句话:“有一种关系叫作,我没删你,也不再联系你。”
不删除,是对于美好过去的回忆与保留;不联系,是因为我们真的回不去了。
这是一种得体的距离,彼此没有了再联系的理由,换了一种方式存在于对方的世界。
错过的感情,最好的状态是“不再打扰”。往后余生,各自安好,浓淡相宜,远近相安。
写在最后:
诚然,社交软件的功能越来越人性化了。
从一开始的“公开可见”,到“分组显示”,再到“修改可见范围”;从“全部可见”,到“三天可见”,再到“清理不常联系的人”,这些都是科技的进步。
但是,网络的滤镜再美好,终归是虚拟的,它无法取代真实的生活。
曾经有人说过:“这个世界一旦断电,朋友圈里的那些人,都会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感情不照进现实,又有多大意义?
人与人之间,都有一个情感账户。
只取不存的情感关系,总会有消耗殆尽的一天。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如同山谷的回声,有来亦有往。
不要等到爱你的人白发苍苍,才懂得沟通与关心;不要让情同手足的人走远了,才懂得怀念与珍惜;不要错过了喜欢的人,才懂得缘分和真心的可贵。
愿你面对任何一种感情,都坦诚而真挚。
文丨白小静:小女人视角,解读大世界。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