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这次全国一卷作文预测(对今年全国卷一作文的看法)

这次全国一卷作文预测(对今年全国卷一作文的看法)恕我直言,这不是一个好作文题,若用材料中的三个关键词评价,属于“俗手”。理由如下:一、材料已经明确告诉你:“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对人有启示意义的往往是一则寓言,一个故事,一幅漫画等,它们有寓意需要揭示,有哲理需要挖掘,而这是一则已经把道理说明白的材料,还假惺惺的说什么“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二、本材料的发散性太有限,严重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个材料最容易想到的立意是:凡事要从基础做起,“本手”做好了,才能“妙手偶得”。估计绝大多数考生从这个角度立意。而“打基础”这个道理是“公理”,即不需要论证的道理,如果你一定要论证,也只能说些“万丈高楼平地起”之类的正确废话,很难让学生发挥出创造性的立

对今年全国卷一作文的看法

苏州中学 闵凡军

今年全国卷一的作文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次全国一卷作文预测(对今年全国卷一作文的看法)(1)

【立意分析】

恕我直言,这不是一个好作文题,若用材料中的三个关键词评价,属于“俗手”。理由如下:一、材料已经明确告诉你:“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对人有启示意义的往往是一则寓言,一个故事,一幅漫画等,它们有寓意需要揭示,有哲理需要挖掘,而这是一则已经把道理说明白的材料,还假惺惺的说什么“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二、本材料的发散性太有限,严重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个材料最容易想到的立意是:凡事要从基础做起,“本手”做好了,才能“妙手偶得”。估计绝大多数考生从这个角度立意。而“打基础”这个道理是“公理”,即不需要论证的道理,如果你一定要论证,也只能说些“万丈高楼平地起”之类的正确废话,很难让学生发挥出创造性的立意来,这就像有一年的高考作文《拒绝平庸》,有道理可谈吗?谁不愿意拒绝平庸?三、这个材料若谈“跨越式发展”算不算偏题?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确实有这种情况发生,而且也确实有不少地方以此为发展理念,并且发展了起来。

由“本手”到“妙手”是一个合乎发展规律的正常的成功路径,以此可引申到另一个立意: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是成功的前提。这个立意比谈基础的重要性更能写出新意。王国维成功三境界说,其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讲的就是选准方向,方向正确了再去努力,即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后才进入成功境界“纵里寻他三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但估计考生选这个立意的应该不多。

我认为好的作文题必须具备下列“五性”

一、对象的广泛性

一年一度的高考是教育部主持的全国统考,是国家级最大型的选拔性考试。它面对的是全国的考生,因此,高考作文要使每一位考生都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不能受城市和农村、山区和平原、沿海和内地、温带和寒带、开放发达和偏僻落后等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的限制。试题涉及到的材料内容,每一位考生都应熟悉,否则就难以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就是对部分考生的不公平。85年的作文试题就存在这方面的不足。它要求考生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化工厂对学校及附近居民的污染问题。环境污染在当今世界虽具有普遍性,但因区域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轻重自然不一样。就像本题涉及的问题,城市同时学尤其是生活在工厂附近的同学感受就深,农村同学尤其是生活在山清水秀中的同学更没有这种感受,让他们谈环境污染问题岂不隔靴搔痒?而98年的高考作文是写自己的心理承受力问题,适用范围就广泛得多。因为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虽然压力内容不同,程度也不一样。

二、立意的多向性

选拔性考试的目的是要设法使每位考生的才能、特长发挥出来,把优秀考生选拔出来,因此,高考作文要体现这样一种思想:不限制考生才能的发挥,尽可能使考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命题作文虽有自由度较大的优势,但局限很明显:容易套作,而且评判的度也较难把握。为避免这一缺点,高考作文多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尽管材料对学生有较大制约,但因每则材料都不是只能从一个角度去写,所以,同样能使考生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材料作文的这种“制约性”和“自由行”既有利于作文评判,又能较好地避免学生套范文,还能较大限度地发挥考生才能。因此材料作文成为高考作文的主导形式。材料作文的多向性,要求考生要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把材料的隐含信息尽可能的挖出来,然后比较鉴别,选出最佳角度。

三、信息的隐含性

八九十年代的高考作文材料提供的信息往往不是直露的,多有较强的隐含性,必须深入挖掘,认真剖析,才能准确揭示出来,否则就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如81年的《毁树容易栽树难》,不少同学读题浮躁,作表面文章,就树谈树,即使联系社会现实,也是谈社会上乱砍乱伐森林问题,没有揣摩透命题人的真正意图,因此也没能揭示出材料的真正寓意:毁灭人才容易,培养人才艰难。95年《鸟的对话》,不少同学不去从整首寓言诗的角度去把握隐含的意义,而是断章取义,抓住其中两只鸟的对话,片面的作文章,结果失之偏颇或远离题意。

最近几年作文材料的隐含性大大降低,目的就是降低审题难度,真正考查出考生的认识水平,表达能力。

四、内容的时代性

高考作文不追踪社会热点,但这与作文的时代性并不矛盾。不追踪社会热点是指作文试题不直接取材于有重大影响的政治、经济等社会热点问题,以免押题。作文的时代性是指作文的选材、立意及思想倾向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再说,作文材料不直接取材于热会热点并不排斥材料的内容含有时代色彩,因此,剖析材料不能不考虑社会热点话题即时代思潮。如94年的《尝试》和市场经济在中国是新生事物,需要大胆尝试的时代精神相关联;97年关于中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98年关于中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综观历年高考作文,其话题几乎涵盖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所有热点,都和我国社会的发展相关联。因此,在审题时,尤其是在剖析材料内涵,联系社会现实时,首先要扫描社会热点,看能否从中找出与材料的最佳结合点。选材立意更要注意其时代性,这是影响作文优劣的重要因素。如94年的《尝试》,不少同学选择一些日常生活琐事作为尝试对象,因此无新鲜感,有位同学紧跟时代脚步,善于接受新事物,选择入股村办企业,时代色彩扑面而来,档次无疑高于前者。

五、论说的思辨性

思辨能力是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高考作文很重视这方面的能力考查。如,近朱者赤与近朱者未必赤,强调主观意志和客观环境的关系;哲理寓言诗《鸟的对话》谈要全面辩证正确的对待他人和自己;玫瑰园的花与刺之争谈要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反对一点论;老树皮与新树皮问题时谈新旧生命的交替,意在阐发新与旧的关系。

高考作文的思辨性,要求我们平时要学好哲学理论,运用哲学理论去辩证的分析问题。

#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出炉##高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