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提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二十大提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二十大提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二十大提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值得注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时隔五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在对文化产业缺乏深度认知的情况下,一些机构、部门和媒体错误地给文化产业贴上“虚拟经济”的标签,在这种错误论调的误导下,产业投资端、财政投入端、政策制定端、新闻舆论端等对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都带来了不利因素。这一标签甚至成了与金融机构合作的绊脚石。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众所周知,文化产业从市场属性来看,普遍存在轻资产、高不确定性以及创意、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难评估等鲜明特点,主要以内容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占据产业的高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催生出诸如网络经济和粉丝经济等新兴经济(有人片面认为是虚拟经济)形态,导致实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一重要部署,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方面,也为所有实体型企业、投资者吃了“定心丸”。那么,文化产业是不是实体经济?如何摆脱被“虚拟化”的误区?本期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作者 | 小军哥(文化产业评论作者、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众所周知,文化产业从市场属性来看,普遍存在轻资产、高不确定性以及创意、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难评估等鲜明特点,主要以内容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占据产业的高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催生出诸如网络经济和粉丝经济等新兴经济(有人片面认为是虚拟经济)形态,导致实体经济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与冲击。然而,受虚拟经济的警惕甚至诟病的影响,也严重殃及文化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对文化产业缺乏深度认知的情况下,一些机构、部门和媒体错误地给文化产业贴上“虚拟经济”的标签,在这种错误论调的误导下,产业投资端、财政投入端、政策制定端、新闻舆论端等对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都带来了不利因素。这一标签甚至成了与金融机构合作的绊脚石。
值得注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时隔五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其中,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都与文化产业密不可分。那么,文化产业是不是实体经济?如何摆脱被“虚拟化”的误区?本期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文化产业属于实体经济不容诡辩
提到实体经济,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实体制造业,但实际上实体经济的内涵和外延非常广泛。这也是一个非常需要各行各业必须强化的知识点。
根据经济学相关解释,实体经济,并不是一个专用术语,是指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是相对复杂经济形态。在国内外学术界,较为流行的说法就是“泡沫经济”。所谓“泡沫”,指的就是经济运行中的虚假成份。主要表现为高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及高投机性,主要是以价值符号为交易对象,如银行、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都可以算作是虚拟经济范畴。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形态特征
(图源:网络)
再来看看文化产业的属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并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次消费等角度进行了界定。
由此可见,虽然看起来不像传统制造业那样拥有庞大的“资产底盘”,但单从产业、行业和产品等属性而论,文化产业是名符其实的实体经济,根本没有学术上争辩或诡辩的必要。否则,就是严重违背国家将文化产业推动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既定战略。
与此同时,目前还有一个误区值得特别警惕,那就是片面地将“文化 互联网”“文化与科技融合”以线上文旅服务平台项目纳入“网络经济”或“虚拟经济”的范畴,这也是严重的错误认知。2019年8月,科技部、网信办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专门对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截图(来源:科技部官网)
所谓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实质上是文化企业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信息技术、装备技术、传播技术、体验技术、保护技术、修复技术等等,这说明了文化产业中的内容生成、传播和消费也更加依赖技术进步,而互联网文化产业、数字文化产业的兴起更加直接体现了文化科技的价值(参考我们近期推文《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思路、不足、对策&大事记》)。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示意简图
(图源: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
这也正是二十大报告所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应有之义。可以预测,以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业仍将是未来一段时期重点发展领域和消费主流。
当前文化产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及有关部门一系政策的引导扶持下,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参考我们近期推文《超多图表|数说文化和旅游业十年发展》)。
一是文化产业增加值行稳致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07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4945亿元,增长了2.48倍(年均增速12.1%),增加值占同期GDP的比重从3.36%上升到4.43%,距离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占GDP的比重5%)越来越近。如果从2004年算起(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440亿元),不到20年时间整整增长了13倍。
二是市场主体规模不断壮大。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10年来的发展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的文化骨干企业不断壮大,为文化产业实现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据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10年来,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3.6万家增长到了6.5万家,年营业收入从5.6万亿元增长到11.9万亿元。
其中,截至2020年底,全国国有文化企业共计2万户,从业人员147.9万人,资产总额7.3万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万亿元,利润总额1399.4亿元。与“十二五”末相比,全国国有文化企业数量增长42.9%,资产总额增长131.3%,整体规模实力稳步提升。
三是产业结构体系持续优化。随着以“互联网 ”为依托的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并发展迅猛,以及5G、大数据、AR/VR、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文旅游行业广泛应用,线上演播、数字艺术等新业态日益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根据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显示,文化行业由2012年前的120项增加到146项,调整增加了数字出版、互联网游戏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数字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
△列入国家统计的16个文化新业态分类
(图源:网络)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两年平均增长8.9%,比2019年同比增速加快1.9个百分点。其中,16个数字文化新业态实现营业收入39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占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3.3%。如,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互联网广告服务2个细分行业营业收入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46.4%和31.8%。
综合以上文化产业核心要素分析可以清晰发现,近10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较快增长,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得到了较好优化,增长动力正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文化消费市场总体趋向“以变应变”“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出现,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对文化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盘,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了严重压缩,中小微民营文化企业生存越发艰难。具体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下降趋势明显。据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梳理,2012-2021年全国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呈明显下降趋势,截止2021年末,共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9.10万个,比2012年23.11万个,总体减少了4万个。同时,文化市场从业人员也从2017年的173.37万人高峰值下降到2021年151.14万人。
从2021年末19.1万个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类别看,其中,娱乐场所5.05万个,占26.50%;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0.18万个,占53.41%;演出市场单位2.25万个,占11.80%;艺术品经营机构0.61万个,占5.09%;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1.01万家,占3.20%。这组数据充分表明,庞大的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业和网吧等传统文化行业的市场空间明显收缩。
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更加凸显。例如,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064亿元。其中,东部地区的营业收入为90429亿元,占比76.0%;中部地区17036亿元,占比14.3%;西部地区10557亿元,占比8.9%;东北地区1042亿元,占比仅有0.9%。
总体来看,仍然保持“东高西低”的发展态势,逐渐形成了东部的“北上广深”、南京、杭州领跑,中部的武汉、长沙崛起,西部的成都、西安、重庆挺进等区域聚集效应。其中,北京文化产业在总体规模、企业综合实力、居民文化消费、国际文化贸易等多项指标上继续领先全国。2019-2020年度,北京地区共有75家企业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入围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
三是民营文化企业发展仍有较大弱肋。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中(截至2021年共6.5万家),民营企业数量占比约70%、营业收入约占87%。但与国有文化企业相比,民营文化企业缺乏“先天”的核心优势,那就是银行授信,很难像国有企业那样通过银行授信盘活或放大固定资产。因此,长期困扰中小微民营文化企业的“底盘小、风险高、缺担保”等问题,短期内很能发生实质性改变。
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与十九大报告不同的是,将市场决定性作用放在了政府作用之前,强调了国有和民企企业同台公平竞争。长期预测,民营文化的窘境可能会有所改观,这也是考验政府作用的“试金石”。
未来文化产业如何实现“脱虚向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对于文化领域而言,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全面提高文化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结合前文分析,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认为,未来应着力从以下几个面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脱虚向实”。
一是守住主业,升级传统文化行业。实体经济对应的是实体企业,而实体企业立身之本就是核心主业。对文化产业来讲,所谓主业就是“姓文兴文”,因此必须坚持“市场优先、内容为王”的发展策略,顺应市场需巩固渠道优势,提升产品内容品质。如娱乐场所、网吧、游艺厅等传统文化产业应及时调整升级经营范围和消费场所,按照市场新的消费习惯丰富体验式融合业态,切实摆脱消费场景“同质化”的制约。
二是顺应变革,培育新兴文化产业。科技是时代变革的强音,也是推动产业革命最活跃的因子。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作为科技的温床,催生出了数字内容、动漫游戏、视频直播、视听载体等新兴文化业态,文化产业的变革挑战超越了此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这是一个无法逆转的现实。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6.8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60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3%。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99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2.6个百分点。因此,文化产业必须顺应科变革,将文化与科技融合作为文化产业新的“杠杆”,大力培育新供给、促进新消费。
三是公平对待,既要扶大也要扶小。前文已提到,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个毫不动摇”原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这就意味着,未来国有文化企业和民营文化企业将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同台竞争,各取所需、各展所长,真正激活文化市场这池“春水”。
在金融等扶持政策方面,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民营文化企业仍是各类基金、债券和上市融资扶持的重。对中小微民营文化企业,特别是文化科技融合型创新企业,将成为金融机构关注的重点。如,二十大开幕当天,先后有包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等在内的六家大行集体发布公告,表示将持续有效地发挥大行支柱作用,加快金融投放,支持实体经济。
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深刻阐释,将文化强国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出了新的目标。我们坚决相信,在二十大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全国文旅人一定能够战胜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同心奏响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