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平民日常生活(这就是阿富汗的真实生活)
阿富汗平民日常生活(这就是阿富汗的真实生活)六十多岁的老汉穆罕默德,在阿富汗一个平凡的小镇上,戴上帽子,穿上男装,努力把自己活成一个男人的样子。
这是一个美女被逼着变成“帅哥”的国家。
在这里,
长着大眼睛长睫毛的女孩有很多,
但她们更愿意剪去自己的长发,
戴上帽子,
穿上男装,
努力把自己活成一个男人的样子。
在阿富汗一个平凡的小镇上,
六十多岁的老汉穆罕默德,
正独自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
他从没有邀请别人来自己家里作客,
即使是在白天家里也是门窗紧闭,
每天回到家后就闷头继续干活。
这并不是老汉生性孤僻不善交谈,
而是家里隐藏着一个令他难以启齿的秘密。
穆罕默德和妻子一共生了7个孩子,
没有一个是儿子全部都是女儿,
虽然7个女儿长得一个比一个漂亮俊俏。
但对于穆罕默德来说,
这却是一个抹不去的阴影,
在重男轻女的阿富汗社会,
女孩是不能出去工作,
也不能以真面目示人的。
只有男孩才能和父亲一起外出,
没有男孩的家庭会被邻居在背后嘲笑,
说他们是“光生女儿的人”,
这是对阿富汗男人最具侮辱性的绰号。
所以,
老汉的大女儿米娜,
被迫戴上鸭舌帽穿上了男装,
以一个男孩的身份抛头露面,
每天跑跑腿、卖卖水,
努力帮家里减轻一些负担。
其实从米娜蓄着的短发不难看出,
她的内心深处依旧是个普通的女孩,,
短发很容易暴露她女扮男装的事实,
每当她走在大街上,
总会有人投来异样的目光,
但米娜不愿意再把头发剪短,
因为她渴望有一天,
自己能真正像个女孩子一样打扮,
不用再承受别人的嘲笑和排斥。
在回去的路上,
车上不断播放着一个女人的歌声,
歌词的大意是,
母亲祝福自己的儿子快快长大,
成为统治一方的君王。
坐在车上的米娜目光低垂,
心里很不是滋味,
不过,
米娜恢复女孩身份的权利并不在她手中,
而是要听从家庭的安排,
除非家里添了男丁,
又或者是等到她的妹妹长到11岁,
来接替她的位置成为下一个“假小子”。
与被生活所迫的米娜不同,
大学生加西亚是自愿当一个“假小子”的,
她的家境比米娜要好上不少,
而且家里有两个哥哥可以继承家业,
但加西亚还是义无反顾的成为了学校里,
第一个女扮男装的女孩。
因为对于她来说,
身上的这一身男装,
给她带来的自由是无可比拟的,
当她以一个男孩的身份行走在校园里时,
她不用一直穿着一尘不变的教袍,
自己搭配不同的衣服,
也可以不用像其他女孩那样,
在大热天里带着头巾和面罩去踢足球。
而且因为帅气的面容,
她得到了学校里许多女孩的青睐,
大街上时常会有女孩被她的容貌吸引过来,
这给了加西亚极大的满足感和自信心。
因为自幼便开始女扮男装,
加西亚举手投足之间和一个男孩没有区别,
甚至这种男性化已经开始影响到她对自己性别的认知,
她从内心深处否认自己是个女人,
上厕所的时候也会很自然地走进男卫生间。
这对加西亚其实并不算一件好事,
因为在她成年之后,
结婚会是加西亚不可避免的问题,
已经男性化的加西亚很难再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妻子。
现在的自由与放纵,
都将成为她以后家庭矛盾的诱因,
不过加西亚不用过于担心这个问题,
较为富裕的家庭或许能让她有更多的选择。
当然,
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结婚,
20岁的娜吉拉就是最好的例子,
她的父亲死于一场人体炸弹袭击,
从小跟随母亲一起生活,
作为独生子的她成为了家里唯一的“男人”。
长大后的娜吉拉在一家私营公司工作,
平时为了照顾老板和企业的面子,
她会在办公室里戴上头套,
但下班之后,
就会就会取下头巾,
换上令人路人瞩目的休闲装,
急急忙忙地赶往城市的另一头。
在这里有着阿富汗唯一的一家女子跆拳道俱乐部,
位置在一处偏远的地下室,
娜吉拉是这里的教练,
这里汇聚着许多和她一样的阿富汗女人。
她们都是以男孩身份成长的“假小子”,
过惯了自由自在 自食其力的生活,
不想再因为结婚而成为男人的附庸,
所以她们非常刻苦地学习跆拳道,
这样就算没有男人保护,
她们也可以在受到侮辱的时候,
有一定的还手之力。
从跆拳道俱乐部出来,
娜吉拉不再允许记者的跟随,
因为她不想让公司知道这个秘密,
如果继续拍摄下去,
她的工作很有可能就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