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三苏六国论(三苏均写六国论)

三苏六国论(三苏均写六国论)苏洵的观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有趣的是,苏氏三父子均写过一篇同名的文章,叫《六国论》。你一定想知道,这是不是父子共同拟定的命题作文呢?还真不知道。 面对同一个题目,同一个历史事件,父子三人又是怎么展开论述的呢?我们先来看看父亲苏洵怎么说。

三苏,就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这三个人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可见基因强大。

不过,这三个人的经历却完全不同。父亲苏洵屡试不第,一生游离官场之外,本想以文章取仕,却总不得志。

苏轼虽然在官场混,但太过任性,一肚子不合时宜,总在被贬的路上。

相对来说,苏辙理性,在官场稳扎稳打,官至宰相。

有趣的是,苏氏三父子均写过一篇同名的文章,叫《六国论》。

你一定想知道,这是不是父子共同拟定的命题作文呢?还真不知道。

面对同一个题目,同一个历史事件,父子三人又是怎么展开论述的呢?我们先来看看父亲苏洵怎么说。

三苏六国论(三苏均写六国论)(1)

苏洵的观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所谓“赂秦”就是用土地换和平,用自己的土地去贿赂秦国。但是这种贿赂有用吗?

苏洵对“赂秦”的具体弊端进行了分析:

一、“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不贿赂的国家,因为贿赂的国家的灭亡,失去外援。

二、“暴秦之欲无厌”,赂秦只有加重秦王的贪婪之心;

三、少数坚持对抗秦国的国家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把对抗坚持到底,以至于“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一句话,贿秦把自己搞得元气大伤,别人欲望爆棚。

苏洵为什么要写“贿秦”之事呢?因为在宋朝,政府也在用黄金、丝绸贿赂辽国。《檀渊之盟》的签订,让他想起六国,他要借古喻今。

三苏六国论(三苏均写六国论)(2)

苏辙《六国论》又在写些什么呢?他开篇就问,自己读历史,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六国“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不但没有打败秦国,反倒被秦灭了,这是为什么?

他说,我常常在想这件事,这里面一定有它的原因。什么原因呢?就是我们考虑忧患时太过粗略,图谋利益过于肤浅,就是不了解天下情势啊。

他认为:六国与秦国的争战的关键在于韩、魏。“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在地理位置上,韩、魏成为秦国的心腹之患,而掩护着山东诸国,这才是“合纵”策略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说,只要四国齐心合力以助韩、魏,秦国将无所作为。

但是,四国“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也就是说,其他四国,不知道天下大势,为了自己的小利,背信弃义。秦国还未出兵,诸侯各国自己已经乱了。让秦国各个击破,实在是太可悲了。

苏辙谈论的到底是什么呢?就是君王要有眼光,要有格局。要布大局,谋大篇,取大势。

他又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呢?因为在他看来,当时的政治家格局太小,一些政策就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忘了天下大义。

所谓格局决定人生。也正因为如此,父子三人,他成了宰相。

三苏六国论(三苏均写六国论)(3)

三苏当中,苏轼的角度出人意外。虽然他文章的题目也是《六国论》,并没有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相反,却在分析论证六国生存长久的原因和秦国速亡的原因。

不错,六国是被秦国所灭。但是,六国在秦国统一之前,存在200多年。而强大的秦,统一中国以后,只存在15年,就灭亡了。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苏轼的结论是,这种变化在于国家对“士”的重视程度的不同。

我们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多政客都养了食客。这些食客,有的善于辩论,有的长于技击,有的为鸡鸣狗盗之辈。为什么要养这些人呢?因为这些人都有一技之长,都是某方面的人才。

他写道: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什么意思呢?

苏轼说,六国君王的残暴程度和秦二世差不多,但是,当时的百姓没有一个谋反的,为什么呢?原因就在天下最优秀的人才,都被君王养着,下面的人即使不满,也没有人挑头,所以天下太平。

那么秦为什么会亡呢?因为秦统一全国以后,认为“士”已经没什么用了,采取了杀士的政策,结果自己灭亡。

这里的“士”,就是各行各业的人才。苏轼在文章里强调要重视人才。而且,在他的人才观里,人才不是用道德衡量的,要看他的实际作用,君王如果能做到人尽其用,天下安也。

他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呢?因为他自己就是人才,就是“士”。

三苏六国论(三苏均写六国论)(4)

有没有发现,文如其人?

不同视角,展示了不同的人生格局,也就有了三个不同的人生。

如果你是老师,你更喜欢谁的文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