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一部彪炳史册的美术诗经一个传承千年的古老画派传承千年的发展背后都有些什么故事?是谁在为此锲而不舍?是谁将敦煌艺术发扬光大?

敦煌画派:从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以后,敦煌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张大千等人借鉴敦煌艺术,创作了一些艺术作品之后,就不断有艺术家创作出敦煌题材和艺术风格的作品。他们可以看作是“敦煌画派”的先行者和探路者。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1)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2)

尽管三十年前,甘肃画坛就有过搞“敦煌画派”的想法与实践,由于诸多原因,这一画派发展缓慢,画家人数较少,但并没影响许多艺术家对敦煌绘画艺术的执着与坚守。从“敦煌绘画的发现者”张大千,到“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敦煌壁画临摹第一人”段文杰,再到被誉为“敦煌绘画的开拓者”段兼善(段文杰之子),许多艺术家在默默的用汲取敦煌艺术在实践和指导着他们绘画创作,并时有佳作出现。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3)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4)

敦煌画派

传承千年的秘密是什么?

传承千年的发展背后都有些什么故事?

是谁在为此锲而不舍?

是谁将敦煌艺术发扬光大?

一个传承千年的古老画派

一部彪炳史册的美术诗经

来欣赏敦煌画派

了解传承发展路上的故事

大千面壁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5)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6)

941年,张大千远赴敦煌临摹壁画,这位名满天下的中国第一画家为什么要抛弃都市投身大荒,在边远冷寂的敦煌沙漠中面壁三年、为此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他在敦煌究竟找到了什么?中国美术虽有数千年历史,但唐代以前的名画真迹基本上都已失传。上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被重新发现,从十六国到元代连续一千多年的壁画、彩塑震惊了全世界。在这座被遗忘的艺术宝窟里,敦煌无名艺术家留下的色彩新鲜、构图大胆的壁画,涵盖了中国绘画技法与风格的千年流变,弥补了两汉之后到两宋之前中国绘画史的巨大空白。掩埋流沙的无数美术杰作,让号称“阅尽天下名画”的张大千如获至宝,乐不思蜀。

美术诗经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7)

1935年秋天,塞纳河边小书摊上的一本《敦煌石窟图录》让留法画家常书鸿深感震惊,他万万没有想到,1500年前的敦煌就有足以和西方现代艺术相抗衡的美术作品。当时已在巴黎画坛崭露头角的常书鸿毅然回国,在沙漠中守望敦煌五十年。他要把敦煌艺术宝藏挖掘出来,展示出去,让中国画家重新发现传统,认识到中国艺术的精华在敦煌。在常书鸿的感召下,从抗战前后到解放初期,一批又一批内地美术院校毕业的年轻画家抵达莫高窟,段文杰、史苇湘、欧阳琳、李其琼、万庚育等一行人。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8)

这些怀抱理想的热血青年钻进冰冷的洞窟面壁临摹,体味1000年前敦煌画工的虔诚与执着。他们无一例外都放弃了原本更有前途的创作之路,在荒凉冷寂的莫高窟,几十年如一日,不卖画,不挣钱,青灯孤影,甘守清贫,终其一生面壁临摹,虽九死其犹未悔。经过几代艺术家70年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累计完成了敦煌壁画临摹作品2000多幅,整体临摹洞窟13个,形成了敦煌画派完整的临摹传承体系。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9)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10)

敦煌微笑

在众神栖居的莫高窟,彩塑才是洞窟中至高无上的主人,五彩斑斓的壁画、图案都只是它的陪衬而已。中西文明交汇地的特殊位置,使敦煌成为中国雕塑艺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敦煌石窟留下了历时千年、连续十个朝代的彩塑2415尊,绝大多数为唐宋以前的雕塑,完整展现了由印度传来的佛像如何中国化的过程,堪称一座罕见的东方雕塑博物馆,其艺术水准足以和古希腊雕塑千古争辉。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11)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12)

然而,古人没有留下敦煌彩塑制作工艺的只言片语。雕塑家们发现,用西方雕塑理论和技法根本无法破解敦煌彩塑的密码。

敦煌彩塑制作究竟有着一套怎样的神奇密码呢?

花开敦煌

莫高窟是庄严的佛国,也是花的世界、美的天堂。繁花似锦的敦煌图案盛开在洞窟天顶和四壁,把塑像、经变画之外的所有的空间都无缝隙覆盖了,窟内佛国人间各色人物的锦衣华服上的图案更是精彩纷呈,把莫高窟变成了一个延续千年的时装秀场。让敦煌图案走进当代工艺美术设计,走进中国人的生活,这是常沙娜教授60年的艺术追求,也是他父亲、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毕生的夙愿。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13)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14)

从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灯饰到民族文化宫门饰,从景泰蓝设计到香港维多利亚港“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常沙娜一生都致力于敦煌图案在当代建筑、工艺、服饰中的设计应用,追随身后的还有她的学生们。常沙娜播撒的敦煌艺术花种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敦煌图案,这朵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沙漠之花”正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岩彩之路

世界美术史发端于美丽的彩石。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将彩石研磨成粉,掺入胶水,在岩石、墙壁、陶器、洞窟中绘制图画。化学颜料出现才不到二百年,在此之前,全世界都用矿物或植物颜料作画。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15)

莫高窟的开凿绵延一千多年,色彩传承从未中断,这里留存着世界上最大的色彩图库,堪称活着的“色经”。从藏经洞被发现的那一天起,美术界就一直在探寻敦煌壁画千年不变的原因。这条世界上历时最长、面积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岩彩画廊有着怎样的色彩体系和表达方式?敦煌现存45000平方米壁画所使用的海量颜料又是从哪里来的?与莫高窟近在咫尺三危山里究竟有没有颜料矿呢?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16)

传统文人画绘画特征(赏画)(1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