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男孩观后感简述(豆瓣评分8.6奇迹男孩)
奇迹男孩观后感简述(豆瓣评分8.6奇迹男孩)影片中的男孩奥吉是不幸的,他天生脸部畸形,出生后做过27次手术修复五官,但依然没有改善成正常孩子的面貌。为此,他从小就对自己的长相深感自卑,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坦露外表,常戴头盔或身穿宇航服等掩盖自己的缺陷。那么,原生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有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早期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原生家庭(侧重母亲)对个人的性格,行为,心理和情绪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将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的终生幸福。这是一部很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旨在教会我们如何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如何独自面对社会生活、如何与周围的人处理好关系?而解决这每一个问题的基点,都离不开“爱”和“善良”的支撑:感受爱,选择善良。接下来,我将从三个角度来浅析影片人物对于爱和善良的选择。这些年,随着《都挺好》《人生七年》《小欢喜》等剧情的开播,逐渐使一个词“原生家庭”推上了热度。
最近,看了一部很温暖人心的电影《奇迹男孩》,这部影片的主题是关于“爱”和“善良”,讲述了一个天生面部畸形的10岁男孩奥吉,在爱和善良之下被治愈并激励他人的励志成长故事。
在我看来,一部电影所映射出来的东西,往往都是呈现多面化的,从奥吉的成长经历中,我们能感受到人物内心深处的脆弱,但透过这道心墙,其实不难发现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意纯良的。
很喜欢这部影片的艺术魅力,情感处理得细腻真挚,又十分朴实,本应是悲伤深沉的故事经历,但影片中却没有过多的苦情渲染,每一帧画面,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细微的神态言语,都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仿佛有股暖流缓缓流入心田。
之外,这部影片还引发了人们内心许多的思考,让人不禁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历。我觉得它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了也许我们自己都不曾看清的真实样子,渺小又坚韧,始终与众不同,并竭尽可能地活出现实中最好的自己。
这是一部很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旨在教会我们如何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如何独自面对社会生活、如何与周围的人处理好关系?而解决这每一个问题的基点,都离不开“爱”和“善良”的支撑:感受爱,选择善良。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角度来浅析影片人物对于爱和善良的选择。
父母对孩子的爱: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最好的心灵疗愈所和成长坚实后盾这些年,随着《都挺好》《人生七年》《小欢喜》等剧情的开播,逐渐使一个词“原生家庭”推上了热度。
那么,原生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有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早期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原生家庭(侧重母亲)对个人的性格,行为,心理和情绪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将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的终生幸福。
影片中的男孩奥吉是不幸的,他天生脸部畸形,出生后做过27次手术修复五官,但依然没有改善成正常孩子的面貌。为此,他从小就对自己的长相深感自卑,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坦露外表,常戴头盔或身穿宇航服等掩盖自己的缺陷。
但奥吉又是幸运的,他是家里的太阳,比起姐姐维娅,奥吉拥有了更多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为让奥吉得到更大的成长,父母决定让他接受学校教育,融入陌生的环境,接触外面的群体,但父母深知,这对奥吉来说,将是一个莫大的挑战。所以,家人时刻担心奥吉的心理情绪变化,并在此期间不断地鼓励和抚慰他,有了这个坚实的后盾,奥吉才有勇气踏出成长的第一步。
试想,如果奥吉没有出生在这样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没有家人的陪伴和鼓励,他怎能会卸掉这个既能遮盖自己丑陋的面容,又能掩饰内心极度自卑的头盔呢?
反观现实,对于那些天生身体残疾,或原生家庭不好的孩子而言,他们从小缺乏爱与关怀,内心没有安全感,渴望爱又惶恐爱,变得敏感而脆弱;在面临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时,很难突破自我心理障碍,甚至认为自己不配拥有,既而心里筑起一道又一道的高墙,逐渐与外界失去链接。这就是不好的家庭环境、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孩子内心的这堵压力墙,更多会是自己假想出来的,或是社会施加的,很难打破和跨越。
所幸,家的力量又是巨大的,当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了,受了伤害,家永远是最好的疗愈所,给你释放情绪和压力的空间,帮你度过最艰难的时刻,因为更多时候,没有谁比家人更理解你经历了什么,也没有谁比家人更懂得你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什么。
当奥吉在母亲面前伤心地哭诉:“我为什么一定要这么丑?”,母亲当时的心是痛的,她明白奥吉承受了他这个年龄段本不该承受的东西,但母亲依然稳定好情绪,并认真地告诉儿子:“我最了解你,你一点儿也不丑,任何愿意了解你的人也都能明白这点。”
在奥吉灰暗的成长阶段中,正是家人坚定的眼神和态度,真诚的鼓励和抚慰,以及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认可,才一次又一次地治愈了奥吉随时可能受挫的心灵,让他真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珍贵和特别。
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在圆桌派谈到过关于孩子,及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孩子的所有表现,基本上都是父母的折射。”
这点从影片中就能看出来,虽然奥吉对自己的长相很自卑,但他却是一个善良,充满智慧,勇敢坚毅并怀有梦想的孩子。诚然,这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一直在用自己的善良,乐观和智慧,去一点点地感化和影响奥吉。当奥吉感受到了被爱,他也会学着爱别人,即使受到了伤害,最终也会选择善良,选择包容和原谅。
可见,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可以让人感受到来自心底的爱和温暖,这不仅能够塑造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也能够教会孩子更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并且治愈孩子受伤的内心,帮助其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
两个男孩的友情:越孤独的人越需要朋友,真正的友情值得捍卫奥吉是一个孤独的孩子,家里狗狗黛西是他的忠实伙伴,除此之外,他几乎没有同龄的好朋友。
我们经常说:“孤独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懂得享受孤独的人,内心世界便会丰盈而完整。可对于10岁的奥吉来说,他只能觉察到自己内在的孤独感受,其实并不太理解孤独真正的含义是什么,也不懂得如何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
因为他和普通的孩子一样,在这个年龄段,会幼稚顽皮,也会怀有好奇心,喜欢一切新鲜的事物,想要跟朋友一块玩游戏,滑雪,搞科学实验,丛林冒险等有趣的体验和挑战。但他又和众多普通的孩子不一样,他无法正常地与身边人进行交往。在校,别人三五成群地玩耍、吃饭,唯独他形单影只。
不曾想,奥吉有多渴望融入集体,有多期待结交真挚的好朋友,可没人愿意靠近他,或主动跟他说话,他甚至根据鞋子来判断谁会做自己的朋友。
几米在《躲进世界的角落》这本书中写道:“我心里有一个小孩,她每一次躲进角落,都只是暂时的缺席。因为,她需要一点时间,重新找到她在世界上的位置。
如果说奥吉是几米笔下的那个小孩,时间便是他一路成长的见证,每当奥吉在校遭受周围人的歧视,偏见,甚至霸凌时,他都不会当众与之抗衡,而是选择善良,默默忍耐。但奥吉知道自己还需要时间去融入新的环境,而且被家人疗愈之后,他又相信自己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身边的朋友。
在进行科学考试时,机智的奥吉主动让抓耳挠腮的杰克抄答案。自此后两人成为了好朋友,度过了一段美好而愉快的时光。彼时,奥吉的世界增添了色彩,有了光亮,也充满了欢声笑语。他不再感到孤独,因为杰克驱散了本不该属于奥吉的孤独。
可这样的好景并不长。万圣节那天,杰克无意间说了奥吉的坏话,又刚好被奥吉听到,于是伤心的奥吉便主动疏远了杰克,从此两人产生了隔阂。
但真正的友情,又怎能会因为一场误解就随之断了呢?杰克特意找了奥吉的另一个好朋友莎莫,询问她奥吉不理会自己的原因。之后,当奥吉再受到欺负时,杰克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助奥吉的人。杰克的挺身而出,让奥吉备受感动,逐渐地,奥吉也鼓起了勇气去保护杰克,最终两人的关系得以和解。
其实不难发现,现实中的我们,像极了影片中的奥吉,也像极了几米笔下的小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离开父母的怀抱,开始融入社会生活独当一面,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会不断遇到困难,经历很多挫败,孤独会成为自己最常见的朋友,而身边真正可以交心的朋友愈来愈少。
当一个人独自面对和承担一切时,我们的成长又是悄无声息的,被领导批评了,被同事挤兑了,被客户刁难了,我们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可能会躲在偏僻的角落里默默哭泣,给自己缓冲的间隙,也或许无数次幻想过找朋友安慰自己该多好,不论如何,最终仍会选择以善良之心宽待自己或他人。
处于这样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的陪伴,内心孤独的人更是如此;然而,人生又很难遇到真正交心的朋友,尽管我们所需要的,其实并不多,哪怕寥寥数个,甚至只有一友相伴,也足以填充自己内心曾缺失的某种情感联结。
朋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大概是和他相处起来很舒服,可以真实地做自己,心里没有任何防御或负担,友情也不参与任何杂质或利益纠葛吧。哪怕你们好久不见面,也不会觉得生疏或尴尬,感情关系会一如往常地维系着,最重要的是,你们彼此懂默契,那是来自心灵和精神的默契。
当然,朋友之间也避免不了误解和矛盾,从而使得两人关系产生隔阂,但如果彼此足够了解,清楚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且十分重视和珍惜这份友情,那么,友谊之树就不会轻易枯萎。
因为真正的好朋友,他会义无反顾地去捍卫你们之间这份难得的友情,与此同时,他的内心也更明白,友情不是索取,而是奉献。
老师对学生的教导:学生养成正直善良的品格,教师洞察教育本质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是他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
没上学前,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校读书时,授课老师是我们迈入知识大门的引路人,更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精神导师。
奥吉入学当天,和蔼可亲的布什曼校长已提前了解到奥吉的特殊情况,但他对奥吉没有任何偏见,而是以平等,善良和关怀的方式待之,而且还考虑得非常周到,事先安排几位学生带领奥吉熟悉校园。他明白,奥吉改变不了他自己的面貌,但大家可以改变看待他的方式和态度。
当杰克拳打朱利安后,校长并没有取消杰克的奖学金或把他开除,而是给杰克写了封回信,告诉他打架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但为捍卫友情也是值得的;面对强势刻薄的朱利安父母,校长沉着镇静,态度诚恳,并以沉稳的语气与他们交谈朱利安欺凌奥吉的事件,但他又能够包容犯错的朱利安。
在我看来,布什曼校长是一个有大局观、人格高尚的人,是一个充满博爱和智慧,拥有广阔胸襟的师者,他懂得以怎样的方式去更好地教育学生,潜移默化地教给他们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面对犯错误的学生,他能够理解,包容和原谅,会照顾到孩子的内心感受,维护他们的尊严,并给予鼓励和支持;也会指出问题所在,让其明辨是非,适当批评或惩罚,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平公正的,没有丝毫偏见,而努力引导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其实,每个小孩子都渴望得到大人的理解,包括成年后的我们,不管在哪个成长阶段,也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只是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这种内在的需求会更强烈一些。每一个大人,都曾是个孩子;每一位老师,都曾当过学生,大家都是从这样的阶段慢慢走过来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身份角色的转变和生活阅历的不同等,又会让很多人渐渐忘却自己早期所经历的不成熟或不理性的记忆。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但现实中的我们往往习惯于通过一种狭窄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更关注当前发生的表面事态和情绪体验,导致后续处理问题不够妥当。仔细想来,生活中我们所经历的大多数误解和错过,不就是当初考虑事情不周到而发生的吗?这是我们思考问题时最欠缺的地方。
当奥吉第一次走进课堂时,睿智幽默的布朗老师反复强调了箴言的重要性,当时我还在思考,为什么老师一直在宣导这个内容,难道不应该抓紧时间讲课吗?
其实,箴言是在提醒学生一件很重要的做事准则,让他们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正向积极的潜意识,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激励他们努力向好的方向发展,外则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决定,内则健全思想人格、提升自身素养。
实际上,每月箴言又贯穿了整个影片故事的主线,奠定了“爱”和“善良”的感情基调,也展现出了师者传道受业解惑的模范形象,正如奥吉被同学欺负时,布朗老师撞见后对他说:“吉奥,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就来找我,你不孤独的。”如此温暖的话语,亲切的关怀,诠释着爱和善良的真正意义。
对学生而言,比起学习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先学会做人;对老师而言,不仅要传播知识,更应懂得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让其具备正直善良的人格。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做比喻:“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简单来讲,教育就是去正面地影响一个人,就像我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应不仅是知识的灌输,而重在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比如,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自己,多培养一些好的做事思维,生活习惯等,是离开了校园环境,离开了教师的指导,我们仍然有能力去解决今后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让自己过得更好的同时又能创造社会价值。
诚然,这也就意味着教育者本身就要树立一个好的模范,才能把被教育者塑造成生命最本真的样子,拥有健全人格,充满心灵智慧,成为一个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人,这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影片的最后,校长为奥吉颁发了最高荣誉奖章,因为奥吉的精神默默激励了很多人,他向周围的人,向这个世界传递了爱和善意,尽管自己曾被外人和世界所伤。正如他所说的:“善良一点,因为大家的一生都不容易 ,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他人,你只需要用心去看。”
写到最后:
我一直相信,影片反映的是社会的缩影,向内探寻的思考,而且对现实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这个世界上,其实存在太多的偏见,很多人从小就缺失家人的关爱,也感受不到外人的温暖,因为惧怕被群体抛弃,被社会投以恶意,他们便渐渐地隐藏真实的自己,就像影片中的奥吉,维娅,米兰达等人物,当他们每个人的背后故事被搬到荧幕屏前时,我们会深刻地发现,这每个人倔强而坚韧的外表下,其实都隐藏着一颗孤独、脆弱而敏感的内心,但他们的本性又是充满爱和善良的。
幸运的是,奥吉的家人选择了真实面对,他们给予奥吉更多的支持,鼓励和关爱,这是奥吉一路成长的坚实后盾。可现实生活中,也许很多人并没有像奥吉那样幸运,他们没有出生在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而影片向我们传递的是,当这样一个群体无法改变他们自身的条件(如缺陷)或生长的环境(如家庭)时,别人是能够改变看待他们的眼光和方式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但每个人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来与众不同,值得被这个世界所爱和善待。人生命的底色,本质上也是爱和善良,但唯有传递出这份来自心灵的力量,方能收获不完美但完整的人生。不同的是,爱和善良,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又是一种选择。
作者介绍:笔名茉莉,热爱读书,写作和分享,喜欢向上成长的优质圈,倾向深度交流与思考;专注个人成长领域,文风“原创 真挚”。倒叙一截茉莉时光,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