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关键词(到点了还在网抑云)
emo关键词(到点了还在网抑云)emo的网络高潮在今年八九月份,网络使用多伴随着“今天加班,我emo了”,“今天被批评,我emo了”,又可以小到“今天听了首emo的歌”。“emo”用来表达的是一种沮丧、抑郁的情绪,与早年流行的“丧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旧词语赋能新词义:从音乐风格变成情绪表达emo是“emotional hardcore”的缩写,原本是指一种音乐风格,一种独立的摇滚风格。不过,emotional的意思是:情感的;情绪激动的。在互联网表达下“emo”这一网络语,常被用来形容负面情绪,比如:我颓废了、不开心、郁闷、失落等。随着“emo文学”的兴起,其含义逐渐扩大,常用于配上一段伤心的文字来述说一种伤心的心情,逐渐低门槛的用语让emo更加随处可见,有时甚至并不代表任何含义,仅仅用来表达开玩笑或者自嘲,更像是一句口头禅。
“网抑云”还没抑明白,emo又来了,没有5G别来年轻人的互联网冲浪。
近日,某短视频平台活动“emo告别大会”如火如荼的举行着,人民网、湖南武警、江西消防等诸多官方账号都录制相关短视频鼓励大家走出emo。在此之前“emo文学”作为兴起的网络用语,它的背后不只是一场互联网文字游戏的狂欢,也是年轻人某种情绪的聚合和一些压力的释放。
为什么emo?互联网上的年轻人都在想什么?
什么是emo?emo本身就挺“emo”
emo是“emotional hardcore”的缩写,原本是指一种音乐风格,一种独立的摇滚风格。不过,emotional的意思是:情感的;情绪激动的。
在互联网表达下“emo”这一网络语,常被用来形容负面情绪,比如:我颓废了、不开心、郁闷、失落等。
随着“emo文学”的兴起,其含义逐渐扩大,常用于配上一段伤心的文字来述说一种伤心的心情,逐渐低门槛的用语让emo更加随处可见,有时甚至并不代表任何含义,仅仅用来表达开玩笑或者自嘲,更像是一句口头禅。
旧词语赋能新词义:从音乐风格变成情绪表达
emo的网络高潮在今年八九月份,网络使用多伴随着“今天加班,我emo了”,“今天被批评,我emo了”,又可以小到“今天听了首emo的歌”。“emo”用来表达的是一种沮丧、抑郁的情绪,与早年流行的“丧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据检索发现,最早的emo是一种音乐风格,知乎上曾有人对“emo与朋克有什么区别?”进行讨论。从其关联词也能看出,早期的emo是一个名词,与现在在网络上的形容词用法完全不同。
emo能流行起来并不奇怪,毕竟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最常干的两件事:给新词解构,给旧词赋新。
文字游戏的狂欢,或是压力的释放
前有凌晨十二点的“网抑云”,现有无处不在的“emo”,是的,明明可以用“抑郁”、“不爽”、“悲伤”、“无语”、“不高兴”等一大堆既定词语来表达类似的情绪,但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偏偏就要用一个自我赋能的新语素来进行复杂情绪的浓缩,像是一种“门禁卡”刷开一个圈子,一道特工接头时心照不宣的口令,一个能把自己裹挟起来明晃晃的咒语,只有对等明白的人才能呼应。
可以适当“emo”,但别消解了真实的情绪,当有一天情绪词的表演性大于其表达性,那我们也将失去真正的情绪出口。或许,在人人玩梗的今天,能告别emo也是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
潇湘晨报记者张岳 实习生熊思存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