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氮化镓快充(终见真章Anker氮化镓超能充系列评测解析)
什么是氮化镓快充(终见真章Anker氮化镓超能充系列评测解析)之所以用「终见真章」来作为本篇标题,原因就是继20W Nano之后,氮化镓超能充系列终于又让我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作为这场发布会的重头戏,Anker发布了全新的氮化镓超能充系列。功率覆盖了30W、45W、65W,满足了电子设备从小到大的覆盖。产品方面,发布了全新的海贼王联名系列。IP联名也是Anker这几年一直在玩的,目前看这招还是很奏效的。把充电配件类产品,从专业用户市场杀入了偏小白向的大众人群。20W Nano属于目前Anker产品线里明星产品了,IP联名自然也是要首当其冲。一共有两款,做了乔巴和路飞款。乔巴和路飞款的10000毫安时移动电源,佐罗款的磁吸无线移动电源。另外还发布了艾斯款65W的2C1A,不过这个雅晶源的方案,产品力不如其他联名款。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善生的善生
创作立场声明:氮化镓充电器又一次进化了,来聊聊最近很有话题性的Anker超能充。实测分享,有一说一,优缺点明示。
5月25日Anker召开了国内第一场发布会,作为一个从海淘就开始用Anker的老用户,坦白讲发布会的惊喜点还是蛮多的。
产品方面,发布了全新的海贼王联名系列。IP联名也是Anker这几年一直在玩的,目前看这招还是很奏效的。把充电配件类产品,从专业用户市场杀入了偏小白向的大众人群。
20W Nano属于目前Anker产品线里明星产品了,IP联名自然也是要首当其冲。一共有两款,做了乔巴和路飞款。
乔巴和路飞款的10000毫安时移动电源,佐罗款的磁吸无线移动电源。另外还发布了艾斯款65W的2C1A,不过这个雅晶源的方案,产品力不如其他联名款。
作为这场发布会的重头戏,Anker发布了全新的氮化镓超能充系列。功率覆盖了30W、45W、65W,满足了电子设备从小到大的覆盖。
之所以用「终见真章」来作为本篇标题,原因就是继20W Nano之后,氮化镓超能充系列终于又让我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全新的ID设计、最新PI芯片、内部设计重构,采用了三板堆叠的电源技术等。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体积更小、散热更好,这也一直是65W大功率 PD充电器的两大痛点。
本篇就主要来聊聊这个我感兴趣的,氮化镓超能充系列。
外观和设计这次全新的氮化镓超能充系列,换上了全新的ID设计风格。深空灰 黑色,整个配色实物会挺有质感。
由左至右依次是30W、45W和65W。三款都采用了氮化镓技术,所以体积都控制的不错。
氮化镓技术的充电器我做了很多相关的横评测试,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简单说就是GaN氮化镓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大功率和小体积的产品落地。
这代Anker的氮化镓超能充系列,升级到了最新PI芯片,可以把频率提升至2倍。同时增加了源钳位反激(Active Clamp Flyback ),简称ACF电路。这是一套可以实现软开关的拓扑电路,能够实现零电压开通或者零电流关断。直白的说就是为了减少能量损耗,把漏感能量重新利用起来,提升整体能量利用率的同时,减少发热。所以这个氮化镓超能充系列,会有着比同类型产品更好的温控,后面会放上测试。
前端深空灰饰板,整个观感看上去辨识度很高。
看下细节,表面喷砂均匀,没什么颗粒毛刺。蓝色内舌,上面是Anker独有的PowerIQ技术标识。
目前PIQ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可以支持兼容PD、QC、PPS等多种快充协议,也就是说可以适配的电子设备更多。
这次的风格我是挺喜欢的,相比于20W的Nano,整体质感提升了很多。20W更突出的是极致小巧,而全新的氮化镓超能充系列在小巧的同时提升了质感。
侧面是功率标识,30W、45W、65W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日常电子设备供电需求。表面做了一些特殊涂层,不会那么容易沾染指纹。
除了30W由于体积很小插脚不可折叠以外,其余两款均设计了折叠插脚。
氮化镓超能充系列的ID设计,我觉得是目前Anker所有产品线里最漂亮的一个了。更精致、更有设计感。
相比上几代的设计,这代的ID改变很大。黑灰撞色,更能凸显性能和质感的定位。
随手找一些其他品牌的充电器来对比一下,可以明显看到Anker氮化镓超能充系列是最特别的。
性能参数看下具体的参数,三款支持的PD档位如下。值得注意的是,30W、45W、65W三款,均支持了3A的PPS。对一些基于PPS设计的安卓私有协议,会有着更好的兼容性。
不过这里提一下,因为我拿到的是美规版本,支持电压是100-240V。正式发售的国行版本,电压范围是200-240V。问了一下,大概原因是主要从安全角度考虑,针对国内市场电网的特性,不同地区波动较大不稳定。所以做了特别的处理,非针对国内市场做缩水。
满载和发热测试测试条件为满负载,跑满20分钟。可以看到三款的电流、电压曲线,在满功率情况下都非常平稳,没有任何异常波动。
30W 45W 65W室温26度,热成像仪测得发热数据如下。
30W最热位置为57.1°C,45W最热位置为56.8°C,65W最热位置为54.6°C,三款均没有过60°C。
目前按照国际上最严苛的的IEC安规标准,从IEC60950切换到IEC62368。市面上其他65W的标准采用的是IEC60950,最高温度为95°C。而这次Anker执行的IEC62368规定,最高温度标准为77度。
三款的温控成绩,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期。体积越小、功率密度越高,发热就会越大,是大家都知道的物理常识。
但Anker这代氮化镓超能充的发热表现,明显要优于很多同类型产品。下图是我前一段做的20W/30W的横评发热测试,氮化镓超能充的30W温控成绩在57.1°C,和老款的折叠30W旗鼓相当。
但是氮化镓超能充系列30W的体积,要比折叠30W小了不少,所以这个温控成绩还是很值得称赞的。
65W 氮化镓超能充三款产品简单聊完,重点说下我最喜欢的65W这一款吧。
除了上面提到的ID好看和温控优秀之外,体积也是65W最大的亮点。和右侧小米老款65W、Apple 61W对比一下,可以看到小了非常多。
和Anker老款的65W、联想口红65W、电友 2C1A 65W对比,也同样有着明显的体积优势。电友这款也是雅晶源的方案,和艾斯联名款那个应该是一样的。
把手上的65W拿出来横向对比一下,Anker 氮化镓超能充 65W明显小了很多。立方体的造型大幅减弱了长度,更加的小巧圆润。
Anker这个超能充 65W,应该是市面上最小的65W折叠充电器之一了,和这些常见的65W不是一个体积量级。
游标卡尺实测,Anker 氮化镓超能充 65W三围尺寸为35.98mm*41.66mm*44.26mm,体积为66.3cm³,功率密度达到了0.98W/cm³。
和上面几个充电器一起做了个功率密度对比,这个数值越大,就代表体积越小。可以直观的看到Anker 氮化镓超能充在这些65W规格充电器里,体积优势非常明显。
协议测试,支持苹果2.4A、DCP-1.5A、QC3.0/2.0。
PD 5V/9V/15V/20V档位均成功触发,支持3A的PPS。
接入MacBook Pro M1,成功握手20V协议,功率为56.6W。
接入iPad Pro,成功握手PD协议,功率可以达到35W。
接入iPhone 12 Pro Max,成功握手PD协议,功率为23.5W。
接入小米Mix Fold,也可以达到26.5W,对安卓兼容不错。
接入AirPods Pro、AirPods、Beats Pro之类的耳机测试,小功率设备充电也没有问题,Power IQ正确识别。
接入MagSafe Duo,也可以达到17.1W的功率。
65W这个功率,可以适配覆盖从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到小设备充电,目前轻薄本基本都是这个功率档位。
由于超小的体积,所以我的常用充电器也换成了这个,最近出差都会带着。
深圳这家喜来登的插座异常的烂,万豪系我还没见过这么差的插座,稍微大一些的充电器都挂不住。Anker 氮化镓超能充 65W因为体积缩减了很多,所以即使是这种很拉胯的插座,也可以稳定使用,这也算超小体积带来的一个优势。
今天换到北京JW,插座的问题就不存在了。氮化镓超能充系列这种设计,无论是差旅还是出差,颜值上都是挺赏心悦目的。
白天工作的时候,给笔记本充电。
晚上睡觉,又能接入MagSafe Duo,同样可以实现最大化的充电效率。
65W 2C 超能充最后说一下网上鲜有提及的65W 2C 超能充吧,这次没有同时上架,打听了一下大概会在近期开售。相比单C口的65W体积要大了一些,单C 65W是立方体方块设计,而双C则是常规的纵向设计。相比之下,还是65W单口的超能充体积更加的惊艳。
看下参数。
C1/C2支持盲插65W,均支持Power IQ3自适配协议。
输出协议:5V/3A、9V/3A、15V/3A、20V/3.25A,双口都有3.25A的PPS。
双口同时负载的情况下,功率模式为45W 20W,65W Max。
总结总的来说,Anker这次拿出来实打实的好技术,来做了这个氮化镓超能充系列。之前我也觉得Anker总是在玩联名搞换壳,但这次是「终见真章」的好东西。
全新的ID设计,在一众充电器里很有辨识度。最新的氮化镓芯片,加入了ACF电路,实现了体积进一步缩减和非常优秀的温控,在同类型产品里很有竞争力。
尤其是我最喜欢的65W,也是这次表现最出彩的一款,体积控制的非常惊艳。最近几天和业内朋友聊天,大家也都对这款65W的超小体积很肯定。
30W、45W、65W,都有着各自的使用场景。
如果你是手机、iPad之类的充电需求,那么30W无疑是最合适的。
如果想要兼顾笔记本充电,本子的功耗又很低,那么其实45W也很适合,比如M1之类的,毕竟体积相比65W会更小一些。
65W就属于万能档位了,笔记本手机平板,从上到下全面覆盖。
至于说缺点的话,首先是相比欧规版本,国行采用了非宽电压规格。如果国内用户出国使用的话,会比较不便。当然考虑到目前的疫情,这个需求点也不算强。前面也说过了,原因是Anker出于对国内安全的考虑,所以做了特别的处理,也不算是对国内缩水,毕竟宽电压成本摊薄到单品上是非常低的。
然后是65W体积很惊艳,但30W的体积还有进一步缩减空间。如果是其他品牌,这个30W的体积已经非常令人满意了。但毕竟是Anker这种海内外龙头企业出品,我还是有非常高的期待值的,自然对它的要求会更高。
Anker回归国内市场发力,无论是联名还是推新,最近的声量都很大。Anker目前的打法,发力研发的同时大力搞联名定制,当产品力够强,这些联名定制就会成为很好的加分项。目前Anker的新品定价也都不贵,体量、销售,都在和之前的大部分竞品逐步拉开距离。
目前来看,这招还是很凑效的。毕竟配件类产品,本身市场专业用户存量就不多,向小白向的大众人群去打,是个不错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