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扎环跳穴治什么病(徐泊涛身心同调之巧用针灸治情绪怪疾)
针灸扎环跳穴治什么病(徐泊涛身心同调之巧用针灸治情绪怪疾)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他曾写诗道:「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句话用来形容种种因烦恼困惑的人,再适合不过了。中医治疗情绪病,有方!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看到一个人的情绪,他是发怒、哭泣、无助、懊恼、欣喜、兴奋……但我们并没有深究他这种情绪所包含的内容。情绪的背后是一个人的生长环境、家庭环境、对社会认知观、对生命认知观、以及自身体质的一个综合产物,多数疾病的发生与情绪密不可分。心向外求过多,忽略了精神内守,所愿不遂,就会导致种种情绪起伏。
本 期 导 读
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预防疾病应注重内外兼修的养生法则:在身,应避开虚邪贼风;在心,应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看到一个人的情绪,他是发怒、哭泣、无助、懊恼、欣喜、兴奋……但我们并没有深究他这种情绪所包含的内容。
情绪的背后是一个人的生长环境、家庭环境、对社会认知观、对生命认知观、以及自身体质的一个综合产物,多数疾病的发生与情绪密不可分。
心向外求过多,忽略了精神内守,所愿不遂,就会导致种种情绪起伏。
中医治疗情绪病,有方!
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他曾写诗道:「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句话用来形容种种因烦恼困惑的人,再适合不过了。
我在临床治疗情绪病和抑郁症的时候,多与患者沟通,倾听她们内心烦恼的根源。
通过多年临床经验积累,我发现,大多数情绪病患者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原生家庭的教育环境、成长环境带给他们的后天认知价值观与人的本身天性率真发生了直接冲突,进而诱发情绪的崩盘。
在治疗情绪病和抑郁症的诊疗中,中医有其独特的方法。
《黄帝内经》讲:「形乐志苦,治以针灸;形不足,补之以味。」就是说,一个人身体层面没身体问题,情绪有问题的时候,用针灸的方法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进行治疗;一个人身体气血亏损严重,进而引起了情绪低落的时候,用汤药滋补气血的方法来治疗。
下面,我就分享两则运用针灸的方法,治疗情绪病的案例。
喜则气缓
——巧用针灸治情绪怪疾
患者,女,16岁,高二,经诊断抑郁证三年。初进诊室的时候,父亲带着她一起走进诊室,只见孩子头发凌乱,面色沉暗,眼神滞漠。
孩子来后,我开始询问她有什么不舒服,她告诉我睡眠情况特别糟糕,入睡困难。我随后开始给她诊脉,整体脉相细涩,左寸心脉尤甚。心脉细涩,对应优思过度,我轻声问她:「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
她低着头,支支吾吾地不好意思开口。我会意,于是让孩子旁边的父亲先出去回避一下。然后,我说现在你可以讲讲,我来陪你一起解读一下情绪的烦恼。孩子眼泪唰的一下就掉了下来,说出了内心的三个烦恼的问题:
第一个:因为母亲胃病十年多,身体不好,长期在家里养病,每每想到母亲生病,情绪就特别难受。然后,父亲又因为母亲生病,独挑家重担,情绪偶有波动,引起一些争吵。
第二个:从小自己与外婆关系特别好,后来因为学业原因和家庭原因,在外婆去世前,一直没能陪在她身边,非常遗憾。现在经常会想起外婆,每次想起她就特别内疚和痛苦。
第三个:在学校与同学相处的时候,玩伴特别少;因为觉得身边的同学,思想会特别幼稚。
听完孩子讲完这几点原因后,我开始逐一地去同她分享:
首先,在你与父母的关系相处中体现出来的,对母亲身体的担忧与关心,是源自于你内心有一颗善良的心,关爱自己的母亲,生出担忧自然正常;而父亲为了操持家业,辛苦疲倦,也缺少倾诉的对象,时有抱怨或情绪,可以包容理解。
其次,在外婆去世这件事上,你所痛苦的是,没能陪在她身边,觉得内疚;现在外婆去世了,你非常想念她,想见见她,其实你的「心」已经见到了。而外婆,也会希望看到你开心快乐。
最后,与同学相处的关系中,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你觉得身边的人思想幼稚,说明你觉悟比较高,这说明你善于思考;但是与身边人相处的时候,要理解「有容乃大」这个词,可以顺着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与之交流,但内心依然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
当然,从更高的层面去理解,「你觉得周围的人幼稚」与「周围的人觉得你古怪」,其实是一个道理。所以,学会和而不同。
随着「话疗」的进行,我看她逐渐展开了紧缩的眉头,她又问了我一句:「那我还是改变不了,我家庭中父母焦虑的情绪,怎么办?」
我说: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光,那么,你就变成光,去照亮他们。
随后, 我给孩子开了一周的清心补血汤方,并带她到治疗室针灸。孩子躺在诊室的时候,忽然特别紧张,说很害怕针灸。
这时候,我找到她身体阻塞的穴位,先扎了一针三阴交穴,开始对她说:害怕针灸啊,那你害怕什么动物吗?她说害怕蛇;我又说道:那你怕不怕老虎?「哇呜。」我学了一声老虎叫,说:「我们医馆可有一只老虎,一会带过来给你看看。」
说到这时,孩子噗嗤一笑,笑得特别开心。治疗结束时,孩子说,明显感觉到身体针灸的穴位,血液的流动像是连接了起来一样。
人体的气血流动,像大自然的流水一样。偶然一次,我观察流水钻进一个洞穴,流水旋涡式穿过洞口,忽然体悟针灸行针的奥秘,应是遵循人体小周天与大周天气血运行的方向。
临走前,我又教孩子静坐导引方法,嘱咐日日坚持。
看诊一个月后,孩子反馈睡眠质量已大大改善。第三次来看诊的时候,已然看见孩子面色明亮,笑得特别开心。那次,她还带了自己的爸爸,妈妈来看诊,她的父母身体也在恢复。
最后,趁着父母在场的时候,我对他们说:你们现在要向孩子学习,你看现在她笑得多开心,多漂亮。
喜则气缓,心态积极乐观是治愈情绪之疾的一把钥匙。
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每一种情绪对应身体的影响分别不同。比如,惊恐,惊者为阳,从外而入;恐者为阴,由内而出。惊者,为不自知故也;恐者,自知也。足少阳胆经属木,胆者,敢也,惊怕则胆伤矣。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例,因惊吓导致的怪病,我是如何运用针灸去治疗的。
惊则气平
——巧用针灸治情绪怪疾
2020年岁末,前往深圳巡诊,适逢友人邀约,交流中医与音乐知识。
那天,桌上一席有六人。寒暄之后,坐在我旁边的一名男士,开始说道,我刚做完西医各种体检,不知中医是如何诊察疾病的?
这时,我说道:「中医诊察疾病,运用的是望闻问切,探查人体气血脏腑盛衰与病邪所在部位。比如你,嘴唇干红,眼外角有红血丝,说明你平素肝胆火旺;而你身边的太太,眼睑下有眼袋,颈部后面有富贵包,这是痰湿困脾导致的,因为脾主脊中,脾湿困阻经络后,阳气生发不出来,背部脊中为痰湿阴邪所困,久而久之就出现富贵包;而坐您夫人旁边的那位女士,是典型的肝脾不和,情绪易焦躁,因为她鼻头一圈颜色晦暗,鼻头属脾,颜色晦暗,代表脾气郁结而不舒张。」
我一边说,大家一边频频点头称是。
旁边的这位男士紧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不瞒您说,徐大夫,我确实肝胆不好。我有一个怪疾,跟随了我二十年,哪里也看不好。二十年前,因为特殊工作原因,重要文件都必须随身携带,不得有误。有一次,助理给我打电话,告知有一份重要文件丢失,当时心里一惊,紧张过度。从此之后,每次开车下车后,只要一听见车门响,我还是要回头去看一眼,车门有没有关掉?不知您可以办法?」
这时,我说恰好最近我研究五音疗疾的知识,知晓一点,不妨一试。
我告诉他,惊属阳,从外入里;恐属阴,从内而生。受惊吓是因为自己不知道的缘故,突发事件;而恐惧是自己知道的。
足少阳胆经属木,胆主勇敢,惊吓惧怕是因为胆气伤了。
于是,我开始给他诊脉,随后问他左侧日月穴,是不是疼得很厉害,他点点头。随后,我嘱咐旁人保持安静,让这位男士坐在一个偏高的木凳子上。
先给他针灸了日月穴、太溪穴等几处他的阻塞穴位,告知他闭目安定神志,让他想象着关车门时的惊恐场景。这时,我拿出早前向友人借来装茶的竹板,对着高凳的底下,「啪」,猛地一敲。顿时,这位男士身上打了个冷战,手心开始出汗,身体开始渐渐发热。
随后,我又用木板,在患者的身后、前方、左方、右方连续敲击了数次。
而患者开始描述自己的感觉,说道:「现在感觉,从左侧日月穴有股气往下走,从脚踝太溪穴有股气柱,顺着腿部内侧,往上走,人特别舒服,身体开始微微出汗。」
旁边的众人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治疗方法?」
于是,我告诉他们:「这是运用了《黄帝内经》的针灸与五音疗疾。因惊慌而导致胆气受伤后,神气会向上越达,针灸后,患者精神内收,这时从下敲击桌子,病人的神就会往下看,而木音在《黄帝内经》中,是入肝胆的,所以用竹板敲打撞击的声音,可以是收回上越的神气;随后再在身体的各个方向,敲击,让惊慌的人,适应这种声音,气息就平定了,平息就是和平常一样,平常适应了,再遇到就不会惊慌了。」
临了,我再嘱咐患者坚持跪坐一个月,每日坚持半小时,以巩固疗效。
洞悉情绪根源,身心同调
在临床摸索多年后,近期我开始总结了一点小的心得体会,同大家分享:
诊疾明望闻问切,
察病体喜怒悲忧;
分经辨寒热虚实,
祛邪施针灸砭药。
导引通气血经络,
静坐聚精神元炁。
外练强皮肉筋骨,
内壮修魂魄意志。
诊疗疾病的时候,通过望闻问切,去查明疾病的属性与诱因;体察病人情绪的喜怒哀乐,洞悉情绪背后的根源点,加以宽解引导;通过诊察的信息,定位疾病的所属经络部位,以及疾病的寒热虚实;随后借助针灸、艾灸、砭石、中药等手段,因病因人,分别运用适宜的方法调治;在诊疗之余,教病人学习导引动作,去巩固锻炼,加强气血经络的畅通;嘱咐病人修习静坐,精神内守,以保养元气。
这样,患者自己就可以掌握一套中医养生的方法,日常调养身体,颇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