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女排5大天王接应(世界女排接应位置的技术特点)
世界女排5大天王接应(世界女排接应位置的技术特点)男排的这一战术在欧美女排中很快也流行开了,到目前为止,欧美强队几乎都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强力接应。意大利的埃格努、塞尔维亚的博斯、荷兰的椰丝、俄罗斯的刚察大家早就耳熟能详了,连二流的队伍土耳其也有表弟,波兰有泽马、德国有利普曼,连加拿大也有一个范来克,这些队员任谁临场发挥好了,都够其他队伍喝一壶的。自由人的出现,给排球战术体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亚各球队依然坚持接应要全面,要有保障能力,前排的进攻只是在体系内偷袭,主攻是全队攻坚拔寨的主力,甚至是全队只要力保一名超级大炮就够用了,这就是所谓的“防守是最好的进攻”。这套理论在实践中有不错的成绩来印证,比如当日本队的白井贵子独领风骚的时候,她们在世界大赛上争金夺银;而当中国队郎平横空出世的时候,也创下了五连冠的壮举(当然,中国队的接应的进攻能力要明显好于日本队,但是相对弱于欧美队;而中国队接应的保障能力明显好于欧美队,却弱于日
世界女排接应位置的技术特点
六人制排球,场上接应这个位置其实是从四二配备战术的队伍中转化来了。在四二配备中,前排始终是三点攻,接应二传以二号位进攻为主。后排的二传还有防守的要求,特别是腰部位置的防守,边或心跟进战术需要的防吊,所以,这个位置的选手还要承担当后排二传已经第一次接触球之后,或者距离本方一次球后球的位置很不理想时,代理一次二传组织,而且,当她转到后排时,她就要承担三轮主二传的任务。所以,名为接应二传就是由此而来。因为这种战术分工, 这个位置的选手在选材时往往要灵活一点,全面一点,不特别强调进攻的绝对力量。亚洲的球队还赋予这个位置的选手有很强的跑动进攻的能力,定点攻基本上以主攻手为主。
袁一期由二传转为接应二传的张洁云,场上美名无声手枪
后来以欧美球队开始,尤其是男排开始,队伍以五一配备为主,减少一名二传,把接应二传的场上职能精准到专职进攻,基本上就是二号位的进攻为主。逻辑是:与其下大功夫培养二名全能型的二传,而且,在选材时顾了全面顾不了高大,顾了高大又兼顾不了全面,不如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二传就专职二传,接应就专司进攻,这个位置在欧美球队的名称是边攻手,和主攻的叫法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主攻手从球场左翼进攻,接应从球场的右翼进攻。为此付出的防守的代价以更凶猛的进攻来弥补,这就是所谓的“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理论,但是,事实上,从理论到实践还是有一段不小的距离的。由于绝对力量的差别,欧美女排打这套战术远不如男排的成绩好,而九连冠的古巴队打的更是现在已经非常罕见的四二配备。
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亚各球队依然坚持接应要全面,要有保障能力,前排的进攻只是在体系内偷袭,主攻是全队攻坚拔寨的主力,甚至是全队只要力保一名超级大炮就够用了,这就是所谓的“防守是最好的进攻”。这套理论在实践中有不错的成绩来印证,比如当日本队的白井贵子独领风骚的时候,她们在世界大赛上争金夺银;而当中国队郎平横空出世的时候,也创下了五连冠的壮举(当然,中国队的接应的进攻能力要明显好于日本队,但是相对弱于欧美队;而中国队接应的保障能力明显好于欧美队,却弱于日本队)。
周苏红曾经的把保障型接应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当自由人位置出现后,欧美队很快就适应了这一新战术,她们从此开始了树立接应是全队进攻核心,首先在男队中,这一理论体系体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一名高大威猛的接应可以承担起全队所有困难的进攻,而付出的后排代价由另一名身体强健,能力出众的自由人再加上另一名全面型的主攻手来弥补。即便前排两点攻的情况下,强力接应有和前排同样有威胁(其实加上空中飞翔的距离,不少强力接应的后排攻力量更大,过网点更散,威胁更大)后排攻,少一个右翼进攻点也是得大于失。
自由人的出现,给排球战术体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男排的这一战术在欧美女排中很快也流行开了,到目前为止,欧美强队几乎都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强力接应。意大利的埃格努、塞尔维亚的博斯、荷兰的椰丝、俄罗斯的刚察大家早就耳熟能详了,连二流的队伍土耳其也有表弟,波兰有泽马、德国有利普曼,连加拿大也有一个范来克,这些队员任谁临场发挥好了,都够其他队伍喝一壶的。
威猛的博斯科维奇
但是,由于东亚女排的成绩长期以来在世界女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日两队多次拿过世界大赛冠亚军的队伍就不说了,韩国队也是拿过世界第三,进入过四强的强队。所以,很长时间没有接受强力接应的理念。事实上,靠保障型接应,这些队伍成绩并不差。本世纪以来典型的是周苏红主打、李姗替补的中国女排也拿了世界大赛的三块奖牌、一次四强。近些年,亚洲另一支队伍泰国队也是这套战术,虽然没有太亮眼的成绩,但是,在世界排坛上也是很多欧美队难以对付的对手,在亚洲多次登顶。所以,强力接应一直没有成为亚洲球队的主流打法。
巴西是另外的一路打法,谢拉(周苏红如果身材再高一点,也属于这一类)是结合了强力与保障的特点。谢拉也就这么一位,她退役之后的坦达拉也只好算做强力接应了。
谢拉在接应位置上打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郎平重新执教中国女排之后,其实是特别想强化队伍的右翼进攻的,但是,总是不如人意。曾春蕾的全盛期总是和奥运完美错过,杨芳旭又因为身体的原因昙花一现。龚翔宇是被当做强力接应来发现和培养的,但是,随着保障型的主攻难于找到理想人选,也由于龚翔宇自己技术动作的限制(进攻线路太有规律,得分能力不如欧美的强力接应),她竟然朝着中国传统保障型的接应道路上狂奔不停,全面是更加全面了,但是,进攻是越来越没特点了。
龚翔宇的表现中规中矩
之前尝试过从副攻中改造接应,结果都归于失败,主要还是二号位定点攻这一强力接应的看家本领打不出来。前面谈主攻时,介绍过定点攻扣球时,主要有砸和劈两种手法,砸的有力量,但是,速度相对慢,过网点相对低;劈的速度快,过网点高,性能飘,但是临近落地时力量弱。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能打出来,就具备强力接应的进攻要求,而我们的副攻更多的是习惯甩着打,搂着扣,抹着来,打不出力量来,而且多数跟不上二传加速传出的背平,总是打不出强力接应需要的有威胁的右翼进攻来。
也不知偶尔灵光一现的袁心玥能不能带来惊喜,不过,如果袁真的改打接应了,目前,随着南北长城双双退役已经捉襟见肘的副攻线会不会更加雪上加霜了。
袁心玥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