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与安娜因为婆婆吵架片段(王贵与安娜原著)
王贵与安娜因为婆婆吵架片段(王贵与安娜原著)老太太从小生活在农村,条件艰苦,环境恶劣,连吃水都困难,哪还能讲究卫生?安娜的婆婆从农村来到城里,满心欢喜,本想着帮着儿子照看孙女,最后却事与愿违。时间久了,心里的隐忍便到了极限。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婆媳大战正式上演。而王贵智慧处理婆媳关系的三点办法,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曦梦夜话
《王贵与安娜》原著里,王贵跟安娜结婚后,王贵的妈妈来住了一段时间,本想帮帮忙,结果却弄得家里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安娜和婆婆,成长于两种生活环境,习惯不同、思想觉悟不同、文化差异也是极大的不同。
一下要朝夕相处,同吃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两人都希望对方按照自己要求的去做,互不相让,又彼此看不惯对方的生活习惯。
时间久了,心里的隐忍便到了极限。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婆媳大战正式上演。
而王贵智慧处理婆媳关系的三点办法,值得我们学习。
一、王贵送妈妈回老家安娜的婆婆从农村来到城里,满心欢喜,本想着帮着儿子照看孙女,最后却事与愿违。
老太太从小生活在农村,条件艰苦,环境恶劣,连吃水都困难,哪还能讲究卫生?
对于她来说,讲卫生的行为就是浪费资源,她几十岁了,不也活得好好的吗?那么讲究干嘛?
她不会觉得不讲卫生是不好的习惯,反而觉得这是因为安娜娇气。
而安娜从小生活在城里,加之本来就特别讲究、讲卫生,当看到婆婆吐了痰,用手擦了嘴巴,又去拿吃的给孩子时,她自然觉得不可理喻、无法忍受。
她对老太太说,老太太根本不理她,还得到一份白眼。
终于,有一天,老太太在吃饭的时候,先是咔地一声吐了口痰在地上,用脚碾了碾,后又拿了手指头擤了鼻子抹在外褂上,再用同一只手给我剥虾吃,安娜精神紧张到了边缘,终于崩溃了,开始歇斯底里爆发。
一次两次王贵母亲产生了逆反心理,她觉得:安娜这个媳妇是在嫌弃她,瞧不起她!
长此以往,心里早已积下怨气。
而安娜呢?看不惯便要说出来,说出来却没有用,时间久了。心里自然一肚子委屈。
两个女人生活在一起,心里都不痛快,憋着火,更没有好脸色给彼此。
因此婆媳大战爆发——老太太要死要活,安娜被逼离家出走,家不像家。
王贵最后,选择把他的母亲送回老家。
合不来的两个女人,只要不在一起生活就没那么多麻烦和矛盾,适当地保持距离,更有利于家庭的团结。
二、王贵的态度王贵把他母亲送回老家后,便去安娜的娘家接安娜,他赔礼道歉,把安娜接回了家,继续过日子。
其实,气消后的安娜也会明白:婆婆,是王贵的母亲,是生他、养他,把他培养长大的女人。
现在有前途、有本事后的王贵,成了安娜的老公,她心里会对婆婆有一种感恩,感恩她教育出如此担当,明事理的男人。
她自然会从其它地方,去弥补婆婆。
女人本来便是感性动物,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斤斤计较才和爱人吵架,只是想要他一个态度,让她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理解的、被关注的、被爱护的。
如此,哪怕是刀山火海,她也愿意跟丈夫一起面对。
正如王贵妈妈,她自始自终都觉得安娜是外人。
煲鸡汤时,她把鸡汤给儿子、孙子和自己喝,然后兑上水再给安娜喝,安娜心里当然难受,当然憋屈。这时,王贵的安慰、体贴和关怀最为重要,这会让她觉得——她不是被排挤的。
王贵送妈妈回老家时,表现出的态度,也是让他的母亲知道:
他虽然是她的儿子,但他同时也是安娜的丈夫,他有做丈夫的责任和义务。他要经营好自己的小家,而安娜,则是他这个小家的女主人。
她是今生今世,陪他走完一生的女人,他理应疼她、爱她。
这样的态度,让王贵的母亲,不管心里对安娜有多么的不满,也会看在儿子的面子上,放下成见,接受安娜。
而这才是王贵送母亲回家时,要表达的态度!
安娜与婆家的关系,王贵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尽管婆婆总看不惯安娜,但王贵就是让母亲认识到——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媳妇。
在安娜面前,他讨好、夸赞、献殷勤、说好话,当着弟弟妹妹们,也总是说嫂子的好话。
每年王贵家乡的梨子丰收了,要推销出去的任务,全都落在了安娜身上。
为了把王贵弟弟,他们家的梨销售出去,安娜求厂领导,找同学朋友,甚至娘家姐姐亲戚都求遍了。虽然她又累又满腹抱怨,但王贵的安慰、体贴和关爱,早已抚平了一切埋怨。
这让她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在婚姻中,男人往往是连接媳妇与婆婆家的桥梁。
好的桥梁让关系更加和谐,更加亲密,多在婆婆面前夸耀自己的老婆,多在老婆面前说说婆婆的好意,以及对媳妇的关心。
这样两边维护,日子才能幸福和平。
安娜跟婆婆的矛盾冲突,其实是两代人观念的冲突。
这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的冲突,是改变不了、也避免不了的。
王贵及时把母亲送回老家,因而距离产生了美,他再对妻子加以安抚,对母亲加以补助,并在妻子和婆婆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她们都能开心快乐地生活。
而这,才是一个男人的智慧之处。
—END—
以上内容,属个人观点,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