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思的故事(阅微草堂笔记之)

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思的故事(阅微草堂笔记之)译—“献县令明晟,应山人,尝欲申雪一冤狱,而虑上官不允,疑惑未决。儒学门斗有五半仙者,与一狐友,言小休咎多有验,遣往问之,狐正色曰:明公为民父母,但当论其冤不冤,不当问其允不允,独不记制府李公之言乎?门斗返报,明为悚然。因言制府李公卫未达时,尝同一道士渡江 ,适有与舟子争诟者,道士太息曰:命在须臾,尚较计数文钱耶?俄其人为帆脚所扫堕江 死,李公心异之,中流风作,舟欲覆,道士禹步诵咒,风止得济,李公再拜谢更生,道士曰:适堕江 者命也,吾不能救,公贵人也,遇阨得济,亦命也。吾不能不救,何谢焉。李公又拜曰:领师此训,吾终身安命矣。道士曰:是不尽然,一身之穷达当安命,不安命则奔竞排轧,无所不至,不知李林甫、秦桧即不倾陷善类,亦作宰相,徒自增罪案耳。至国计民生之利害,则不可言命。天地之生才,朝廷之设官,所以补救气数也。身握事权,束手而委命,天地何必生此才,朝廷何必设此官乎?晨门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 (纪晓岚) 于乾隆至嘉庆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

01

“献县令明晟,应山人,尝欲申雪一冤狱,而虑上官不允,疑惑未决。儒学门斗有五半仙者,与一狐友,言小休咎多有验,遣往问之,狐正色曰:明公为民父母,但当论其冤不冤,不当问其允不允,独不记制府李公之言乎?门斗返报,明为悚然。因言制府李公卫未达时,尝同一道士渡江 ,适有与舟子争诟者,道士太息曰:命在须臾,尚较计数文钱耶?俄其人为帆脚所扫堕江 死,李公心异之,中流风作,舟欲覆,道士禹步诵咒,风止得济,李公再拜谢更生,道士曰:适堕江 者命也,吾不能救,公贵人也,遇阨得济,亦命也。吾不能不救,何谢焉。李公又拜曰:领师此训,吾终身安命矣。道士曰:是不尽然,一身之穷达当安命,不安命则奔竞排轧,无所不至,不知李林甫、秦桧即不倾陷善类,亦作宰相,徒自增罪案耳。至国计民生之利害,则不可言命。天地之生才,朝廷之设官,所以补救气数也。身握事权,束手而委命,天地何必生此才,朝廷何必设此官乎?晨门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诸葛武侯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此圣贤立命之学,公其识之。李公谨受教,拜问姓名。道士曰:言之恐公骇。下舟行数十步,翳然灭迹。昔在会城,李公曾话是事,不识此狐何以得知也。”

--《滦阳消夏录一》

02

故事发生在河北献县,此处知县名叫明晟,应山人。明知县在任期间,发现一桩多年前的冤案,虽然有心重申此案,为蒙冤者昭雪,可又担心得不到上司的批准,故而犹豫不决。

此处县学中有个人称五半仙的衙役,这人有个狐仙朋友。听人言说,这个狐仙判断是非善恶颇为灵验,于是知县就派这个衙役去询问狐仙,该如何是好。

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思的故事(阅微草堂笔记之)(1)

衙役来到狐仙处,表明来意后,仙狐神色严肃,厉声反问:“知县大人身为一方父母官,理当秉公执法,为民做主。重审与否只应看此案冤与不冤,不应顾虑上司准与不准,难道他忘了李制府跟他说过的话了吗?”。

得到答复后,衙役便回来复命,一五一十地跟知县说了一遍,知县听罢,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

原来,狐仙提到的便是李卫李制府,正是知县的朋友,二人同朝为官,常有往来。至于李制府的话,还要从多年以前的一个故事说起。

那时节,李制府尚未入朝为官。有一次乘船过江,同船的还有个道士。当时船上有个船客,因为船钱与船夫起了争执,正当二人闹得不可开交时,道士在一旁叹息道:“哎,须臾之间,将命丧于此,却还在为几文钱斤斤计较。”

道士话音刚落不久,因江上风大水急,帆杆扭动,正好把这个人扫出船去,跌入江中,淹死了。李制府见此,便觉得不可思议。

不多时,船行过半,驶到了江中,可风势越来越大,吹得船左摇右晃,眼瞅就要翻了。只见道士步罡踏斗,掐诀念咒,于是狂风瞬息,算是有惊无险,全船的人得救。

李制府自是十分诧异,给道士连连上拜:“感谢道长再生之恩”。

道士赶紧扶起李制府:“先生不必多礼,适才落水之人,也是命中该有此劫。但先生是吉人自有天相,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也是命数。故而我不能见死不救,何必言谢”。

李制府惊魂未定,再拜道士:“听道长一席话,如梦初醒,看来凡事皆有定数,人活于世,安于天命便可,不再别有所求。”

道士摇头笑道:“此言差矣,人这一生,贫贱富贵与否,确实应该顺天应命,不然为了一己私利,费尽心机,就会疲于奔命。比如像李林甫,秦桧这样的人,即使不去贪赃枉法,陷害忠良,那也是官至宰相,大富大贵的命。可他们却利欲熏心,贪得无厌,做尽坏事,到头来不过是增加自己的罪孽。”

李制府若有所悟,微微点头。

道士却笑容渐收,话锋一转说道:“但是关乎到国计民生这样的大事,却不能听天由命。天公降人才,朝廷置官位,就是为了补救气数,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如果身居要职,手揽大权,却无所作为,放任不管,那朝廷招揽贤才,还有什么用呢?”

说到此,略顿片刻,继续道:“古人也早已给我们做过表率,比如《论语》中门吏这样评价孔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啊,成败厉害并不一定是可以预测出来的。这才是圣贤的立命之学,先生要铭记在心啊。”

听罢,李制府恍然大悟,如醍醐灌顶,赶忙请教道士尊姓大名。

道士哈哈笑道:“说出来怕惊到先生,不提也罢”。

转眼船已靠岸,道士下船后,没走几步,人就消失不见了。

这件事,是当初在会城的时候,李制府跟明知县讲的。

只是不知道这个狐仙是怎么知道的。

03

如道士所讲,实际上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但是有些人却曲解了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实际是讲:我们的命运是自己造作的结果。

而我们痛苦根源是有“我”,有“我”就会有攀比,不管是横向跟别人攀比,还是纵向跟自己的过去攀比,都是在纠结已经发生的结果。与其在结果上徘徊不前,我们更应该把功夫用在原因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正如 电影《达摩祖师》中,达摩祖师对慧可说的一个偈子: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赞关注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