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学佛人成佛秘籍(道生法师宣扬佛法)

学佛人成佛秘籍(道生法师宣扬佛法)道生法师  宋元嘉十一年(公元434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道生法师在庐山精舍升上法座,神色开朗,讲解精妙,只说讲数番,深微至理便明白无比,僧众顿时开悟,十分欣悦。法会将结束后,大家看见道生法师的拂尘杂乱地散落地上,抬头观望,道生正襟危坐,面容端庄。他已悄然而逝,仿佛入定一般,沉默了片刻,哭泣之声便响起来。晚年的道生法师,孤明先发,在《大般涅槃经》未曾广泛传译的情况下,勇敢地提出“一阐提也能成佛”的主张。拘守经文字句的僧众不理解这一学说的伟大,将道生法师逐出建康。离开京师后,道生法师仍然坚持他的观点。相传,到了虎丘,他对山石说法,山石为之点头!顽石点头图不久,道生法师又来到庐山,受到庐山僧众的热烈欢迎。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底,昙无谶所译大本《大般涅槃经》传到建康,经中果然有“一阐提也能成佛”的经文,京师僧众深感歉疚,力邀道生法师回到东晋首都建康。这时,“涅槃圣”的尊号传遍了大江南北。

道生法师(355-434),中国东晋、南朝宋时高僧。亦名竺道生,俗姓魏,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幼而颖悟,依竺法汰(西元三二〇~三八七年)出家,随师姓竺。熟读经文,一览能诵,常以慧解为入道之本,故于群经众论普遍钻研。后来跟从鸠摩罗什译经,是鸠摩罗什的著名弟子之一。道生法师融汇毗昙学、般若学和涅槃学三者来发挥其涅槃佛性思想,时人称其为“涅槃圣”。

道生法师8岁出家后专心道业,研究经句和妙义,能自得胜解。15岁便登讲座宣扬佛法。20岁受具足戒,则有盛名。王公士庶,千里命驾听他说法,成为江南著名的佛学大师。

学佛人成佛秘籍(道生法师宣扬佛法)(1)

东林寺壁画

但道生法师不为虚名所累,受戒之后,离开了他熟悉的寺院和师父竺法汰,到庐山中隐居,一住就是七年,七年间他才能日增,为了追求正法,不辞辛苦,东晋元兴三年(404)与慧睿、慧严等同往长安跟从鸠摩罗什受学,辅佐鸠摩罗什译《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当时关中的僧众,只要见过道生法师的,没有不佩服他的英才秀杰,罗什法师门下有“四圣十哲”的尊称,道生法师就荣列其一。

晚年的道生法师,孤明先发,在《大般涅槃经》未曾广泛传译的情况下,勇敢地提出“一阐提也能成佛”的主张。拘守经文字句的僧众不理解这一学说的伟大,将道生法师逐出建康。离开京师后,道生法师仍然坚持他的观点。相传,到了虎丘,他对山石说法,山石为之点头!

学佛人成佛秘籍(道生法师宣扬佛法)(2)

顽石点头图

不久,道生法师又来到庐山,受到庐山僧众的热烈欢迎。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底,昙无谶所译大本《大般涅槃经》传到建康,经中果然有“一阐提也能成佛”的经文,京师僧众深感歉疚,力邀道生法师回到东晋首都建康。这时,“涅槃圣”的尊号传遍了大江南北。

  宋元嘉十一年(公元434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道生法师在庐山精舍升上法座,神色开朗,讲解精妙,只说讲数番,深微至理便明白无比,僧众顿时开悟,十分欣悦。法会将结束后,大家看见道生法师的拂尘杂乱地散落地上,抬头观望,道生正襟危坐,面容端庄。他已悄然而逝,仿佛入定一般,沉默了片刻,哭泣之声便响起来。

学佛人成佛秘籍(道生法师宣扬佛法)(3)

道生法师

道生法师融会般若空观和涅盘佛性说的精义而成一家之言。他先本于「万法虽异,一如是同」(「法华经疏」卷上)的论据,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为烦恼所覆,受生三界;进而说一阐提也是众生,当然也有佛性。这如「名僧传」所载∶「禀气二仪者,皆是涅盘正因。三界受生,盖唯惑界。阐提是含生之类,何得独无佛性?盖此经度未尽耳。

顿悟成佛,也是道生的主要学说。所谓顿悟,即是寂鉴微妙,不容阶级,一悟顿了,与真理相契无间的豁然大悟。后世称此种顿悟义为大顿悟,而把支道林(支遁,西元三一四~三六六年)等有渐进的顿悟称为小顿悟。依道生之说,真理湛然常照,本不可分,只是凡夫由迷惑而起怪异。然而真理既然不可分,故就悟入真理的极慧,自然也不允许有阶级。以不二的极慧照不分的真理,豁然贯通,涣然冰释,这叫作顿悟。

学佛人成佛秘籍(道生法师宣扬佛法)(4)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道生法师一生勤奋,弘法利生从无疲厌,弘扬真理却被众僧摒弃驱赶,但他并未因此而改变对佛法真理坚定的信念,不屈于任何权势以及众人指责言论压力,不惧怕任何诽谤污蔑,坚持真理百折不挠是真正大慈悲大无畏精神示现。最终在法座上舍寿。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