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野营怎么防止蚊虫(夏季露营受追捧)

野营怎么防止蚊虫(夏季露营受追捧)飞向灯光的不一定是萤火虫,可能是带毒液的隐翅虫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蜱虫可能传播疾病,被蜱虫叮咬后无论是否拔除干净,如出现发烧、头痛、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点等情况,都应紧急就医做进一步检查治疗。蜱虫不仅吸血,还有可能传播疾病,甚至导致脑炎、莱姆病等传染病。防蜱虫叮咬,张骥给大家介绍三招好办法:1.避免在树林和草丛中久留,尽量穿紧口的长袖长裤,并涂抹驱虫药。2.从户外回家后,更换衣服并检查身体和衣物上是否藏有蜱虫,及时洗澡。3.如果带宠物出门去了树丛草丛后,回家也要检查宠物是否被叮咬。如果不幸被蜱虫叮咬了,千万不能拍打或强行拽出蜱虫,因为这样做很容易拽断其头部,导致蜱虫头部残留于体内。动手能力较强的小伙伴可以尝试用镊子夹住蜱虫头部缓慢拉出,注意一定要保证连同蜱虫头部整体拉出来。如果动手能力较差,还是建议及时就医,让专业医生来处理。

在近郊、山里露营成了新时尚,天幕帐篷、烧烤架也一度热卖。盛夏时节,在凉爽的山中,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确格外惬意。但如果不慎被虫子咬了,可就让人轻松不起来了。陕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专家特别提醒,夏季蚊虫活动频繁,尤其是在露天草地野营露宿期间,特别要做好防护工作。尤其是遇到三种虫子,更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野营怎么防止蚊虫(夏季露营受追捧)(1)

资料图片 来源:网络

你以为突然长了颗“痣”,其实可能是蜱虫

陕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张骥说,蜱虫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存,树林、草丛、灌木丛都是它们的乐园。蜱虫会悄无声息地叮咬皮肤,头钻进皮肤开始吸血。由于不痛不痒,人被咬时一般不易察觉。等发现时,大多是因为看见蜱虫吸满血液的大肚子暴露于皮肤表面,由于和肤色接近,有人甚至会将蜱虫误认为“痣”。

蜱虫不仅吸血,还有可能传播疾病,甚至导致脑炎、莱姆病等传染病。

防蜱虫叮咬,张骥给大家介绍三招好办法:1.避免在树林和草丛中久留,尽量穿紧口的长袖长裤,并涂抹驱虫药。2.从户外回家后,更换衣服并检查身体和衣物上是否藏有蜱虫,及时洗澡。3.如果带宠物出门去了树丛草丛后,回家也要检查宠物是否被叮咬。

如果不幸被蜱虫叮咬了,千万不能拍打或强行拽出蜱虫,因为这样做很容易拽断其头部,导致蜱虫头部残留于体内。动手能力较强的小伙伴可以尝试用镊子夹住蜱虫头部缓慢拉出,注意一定要保证连同蜱虫头部整体拉出来。如果动手能力较差,还是建议及时就医,让专业医生来处理。

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蜱虫可能传播疾病,被蜱虫叮咬后无论是否拔除干净,如出现发烧、头痛、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点等情况,都应紧急就医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飞向灯光的不一定是萤火虫,可能是带毒液的隐翅虫

陕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刘媛说,隐翅虫是夏季常见的另一种毒虫,其形似蚂蚁,是一种带有强酸性毒液,黄黑相间的小虫子。隐翅虫具有趋光性,夜间会向灯光处飞行,晚上露营时,帐篷里透出的微光,或者手机光亮都会吸引隐翅虫靠近。

隐翅虫本身并不叮咬人类,但用手直接拍死停于皮肤表面的隐翅虫,会导致其体内强酸性毒液释放,皮肤一旦接触这些毒液,就会出现丘疹、水疱、脓包,甚至灼痛、瘙痒等症状。所以,千万记住,如果有隐翅虫停靠在皮肤上,一定不要直接用手拍打,应轻轻吹掉,避免其发动“自杀式袭击”。如已经接触了隐翅虫毒液,应立即用肥皂水反复清洗,并及时就医做进一步处理。

出游少涂抹浓烈香水,避免“招蜂惹蝶”

刘媛提到,蜂蜇伤也是夏季外出露营常见的蚊虫叮咬。蜂蜇伤是被蜂群,如蜜蜂、大黄蜂、胡蜂等蜇伤后出现局部和系统中毒症状,是一种生物性损伤,属于临床急症之一。

蜂毒的主要成分是组胺、神经毒、蚁酸,蜂尾部毒刺刺进皮肤后,可将毒素注入人体,从而引起的生物性中毒,导致局部或全身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肝肾损害、过敏性休克。

被蜂蜇伤后,皮肤局部出现红肿胀痛,且伴有瘙痒感。严重者可出现全身大面积皮疹、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再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另外还可能出现溶血、肾脏损伤、肝损伤,或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影响。

那么,在野外该如何预防蜂蜇伤呢?刘媛提醒,在野外时注意留心观察,避免在蜂巢附近活动;去野外时,尽量穿长衣长裤,并戴帽子,避免深色、毛织品或表面粗糙的衣帽;在野外时,避免使用香味浓郁的化妆品,可适当涂抹防止蚊虫叮咬的药物。被蜂群攻击时,不要试图逃跑或反击,应就地蹲下,用衣物遮盖裸露部位,等待蜂群攻击平息后再离开。

(西安晚报记者 马相)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