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河北港口集团绿色港口(河北港口集团黄骅港区项目建设寒冬)

河北港口集团绿色港口(河北港口集团黄骅港区项目建设寒冬)建成后的黄骅港区矿石码头一期(续建)工程除配置当前最为先进的装卸设备外,将搭载无人值守汽车疏港系统和自动堆、取料机疏港作业系统,开创港口大宗散货运输智慧化先河。其中,无人值守汽车疏港系统将疏港效率提高约50%,节约人工数量60%。自动堆、取料机疏港作业系统将取代人工操作单机作业模式,预计可减少操作人员60%以上。截至目前,项目码头钢管桩沉桩、预应力梁(板)制作全部完成,桩帽累计完成92%;码头引桥施工基本完成,港池疏浚完成400万立方米,堆场水稳层完成83%。其中,6堆场联锁块铺装累计完成35000平方米,已交付使用;轨道梁安装段挡土墙累计完成260米;T6、T7转接机房承台和短柱混凝土浇注完成,进入钢结构安装阶段。自2020年6月份开工以来,沧州矿石公司严格管理施工质量,全线推进施工进度,全方位打造精品工程。按照《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考核评价标准》要求,组建现场文明施工小队,开展全天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师源 通讯员徐丹)机器轰鸣的工地、高高耸立的塔吊、往来穿梭的车辆……寒风凛冽,但作为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重点实施项目的黄骅港区矿石码头一期(续建)工程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热闹的建设景象,近百名河北港口集团建设者每天都在创造着新的"黄骅港速度"。据悉,该项目预计于2021年6月底具备重载试车条件。

河北港口集团绿色港口(河北港口集团黄骅港区项目建设寒冬)(1)

黄骅港区项目建设现场。 通讯员许金广摄

黄骅港区矿石码头一期(续建)工程总投资约23.6亿元,新建2个20万吨级专业化矿石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码头主体泊位总长682米,承台总宽37米,设计年吞吐能力2000万吨,集港全部通过水运,其中700万吨由铁路疏运,1300万吨通过公用皮带机输运至临港企业。

“黄骅港毗邻京津,背靠大西北,是冀中南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建港初期,我们曾创下了17个月建港通航的‘黄骅港速度’。”负责项目建设的河北港口集团沧州矿石公司董事长杨学军表示,将继续坚决落实“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保环保”要求,建设绿色智慧平安港口,把矿石码头一期(续建)工程打造成为放心工程、优质工程,为腹地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自2020年6月份开工以来,沧州矿石公司严格管理施工质量,全线推进施工进度,全方位打造精品工程。按照《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考核评价标准》要求,组建现场文明施工小队,开展全天候巡视巡查,确保安全施工。同时,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扬尘治理措施,升级改造现场降尘设备,配备移动喷雾器等设备,对裸露地面进行全覆盖,现场联动控尘实时监控。

受硬化地面基础条件变化、海域码头主体沉桩岸坡不稳定,施工水域与航道内船舶航线交叉等因素影响,黄骅港区矿石码头一期(续建)工程组织难度大。加之冬季严寒,风雪频繁,不可作业、不可施工的天数很多,造成工期十分紧张。为此,沧州矿石公司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物资供应,强化设备维护保养,错时船舶作业,及时调整设备设施及人员投入。

眼下正是工程土建部分的关键节点,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环保的前提下,沧州矿石公司优化施工方案,严格按照冬季施工技术要求,合理调配人员、机具、设备。“目前,工程土建部分的四条轨道梁安装段有序开展施工,BQ4、BD4、BD5安装段已完成,具备设备安装条件。”工程部部长李海涛说。

截至目前,项目码头钢管桩沉桩、预应力梁(板)制作全部完成,桩帽累计完成92%;码头引桥施工基本完成,港池疏浚完成400万立方米,堆场水稳层完成83%。其中,6堆场联锁块铺装累计完成35000平方米,已交付使用;轨道梁安装段挡土墙累计完成260米;T6、T7转接机房承台和短柱混凝土浇注完成,进入钢结构安装阶段。

建成后的黄骅港区矿石码头一期(续建)工程除配置当前最为先进的装卸设备外,将搭载无人值守汽车疏港系统和自动堆、取料机疏港作业系统,开创港口大宗散货运输智慧化先河。其中,无人值守汽车疏港系统将疏港效率提高约50%,节约人工数量60%。自动堆、取料机疏港作业系统将取代人工操作单机作业模式,预计可减少操作人员60%以上。

同时,利用河港集团搭建的“秦曹沧一体化”网厅电商平台、大宗散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云平台、大宗散货智能码头平台等智慧化成果,为货主、代理、铁路,以及海事、港航、海关等各方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使供应链上下游业务变得更加协同顺畅。

此外,还将采用5G通讯技术,实现港口设备物联网的高速传输,完成工业自动控制、设备检测、环境监测、物料供应、人员交互操作、智能电网和高清视频监控的业务应用,实现港口大数据业务流下的应急通信保障,并为港口VR/AR技术、无人机监控、车联网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条件。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