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淡看红尘事浮想仙界景(什么是无色界诸天)

淡看红尘事浮想仙界景(什么是无色界诸天)4、非想非非想处天(梵名Naivasaninanasanina)所谓“非想”,是因为在此天的天人,已经灭除了粗想的心念,而其中虽然尚有微细的心念,但由于太微细了,无法运思并且难以觉察的缘故,所以称为非想,但是,由于尚有甚深微细的心念,故又称为非非想。非想非非想处天的禅定,是所有世间禅定中最细密、最高的境界,也是世界存有的最终感受,可以说是禅定的巅峰。3、无所有处天(梵名Akincanya-y)修习无所有处定的天人,由于观察识无边处的过患,苛责识无边处定及观破识无边处定的境界,因此得生于无所有处天。生于此天的天人,自心怡然寂静,决断诸众心念,一切心想皆不生起。此时连心相也不可见,因为心中无所分,所以名为无所有处天。1、空无边处天(梵名Akasanantya-yatana)空无边处天的天人,由于心缘于无边的虚空境界,而意念毫无分散,既无物质色法的缠缚,而且心念意识完全的澄静且自在无碍。2、识无

无色界没有物质现象,只剩下受、想、行、识四种生命特性。

无色界又名为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可分为四天,即为:(1)空无边处天;(2)识无边处天;(3)无所有处天;(4)非想非非想处天。这四种禅定境界能超离于一切物质现象(色法)的缠缚,依止于精神现象(五色法)而存有,此定从境得名,所以名为“无色定。

在四空处天之中,一切现象都是无形无质,宛若虚空般的存在。在这四无色天的定境中,唯有存在于心念与心念之间的相互依止,所以这四种定心亦名为“定处”,并以所忆念观照的境界为依止之处。

要入于无色界天,必须修学对治物质现象(色法)的系缚,并除灭一切物质外境的感受与思维,借以除灭一切物质色法的修行而达到依止于如虚空无色的纯粹精神境界,也就是只依存于念念相续,而没有任何相对的物质色法的现起与思维的定心之中。

1、空无边处天(梵名Akasanantya-yatana)空无边处天的天人,由于心缘于无边的虚空境界,而意念毫无分散,既无物质色法的缠缚,而且心念意识完全的澄静且自在无碍。

2、识无边处天(梵名Vijnanantya-y)入于识无边处的天人,是由于厌弃虚空无边,观察虚空所缘的受、想、行、识,是如病、如瘫、如疮、如刺一般不可爱乐,并且是无常、苦、空、无我的,是欺诳不实和合而有的虚幻境界进而人于识无边处天。

识无边处天的禅定境界之中,不会见到任何的事相,只见到现在的心识,念念不住而且定心分明,无量无边,而在禅定中,并且能忆起过去已灭的无量无边心识以及未来应起的无量无边心识,所有三世的心念皆在定中现起与证法相应。

3、无所有处天(梵名Akincanya-y)修习无所有处定的天人,由于观察识无边处的过患,苛责识无边处定及观破识无边处定的境界,因此得生于无所有处天。生于此天的天人,自心怡然寂静,决断诸众心念,一切心想皆不生起。此时连心相也不可见,因为心中无所分,所以名为无所有处天。

4、非想非非想处天(梵名Naivasaninanasanina)所谓“非想”,是因为在此天的天人,已经灭除了粗想的心念,而其中虽然尚有微细的心念,但由于太微细了,无法运思并且难以觉察的缘故,所以称为非想,但是,由于尚有甚深微细的心念,故又称为非非想。非想非非想处天的禅定,是所有世间禅定中最细密、最高的境界,也是世界存有的最终感受,可以说是禅定的巅峰。

淡看红尘事浮想仙界景(什么是无色界诸天)(1)

图 | 网络 文 | 《释迦牟尼的故事》佛教小百科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