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成都老不出关少不入川(俗语说少不入川)

成都老不出关少不入川(俗语说少不入川)而成都就恰恰处于这么一个地理位置。因此国家在成都在打造西部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提出要建设中国的西部科技中心,以及新经济发展中心。根据数据统计,在2018年的前三季度,成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增长达到了接近14%。 从整个国家来讲,越是距离沿海大港口,它的发展的机会要少一些。但是这也并不绝对。如果距离沿海的大港口远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由于在那样的一个地方,也要有当地的农业、旅游、制造业这样一些人群,于是就会产生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成为整个国家城市体系的次中心,来满足当地的一些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说明的是什么问题?为了解释成都发展的机遇,我们今天就要来聊一聊中心外围模型里的次中心这样一个概念。所谓中心外围模型就是指在一个城市体系里,既要有大城市,也要有小城市,而且还要有区域中心城市。

成都老不出关少不入川(俗语说少不入川)(1)

来源|喜马拉雅陆铭的精品课《经济学名师陆铭:中国经济72讲》

编辑|橘子老师

提起成都,如果没有去过的朋友,可能首先的印象就是成都人满街都在打麻将,它是一个休闲的城市。就好像我们一讲到杭州,大家都觉得杭州满城都在喝茶。

成都老不出关少不入川(俗语说少不入川)(2)

其实这些印象不能说错,但是已经太陈旧了。2018年的时候,成都的GDP位列全国城市的第八位,空港的旅客吞吐量达到500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四。而且成都还正在建设第二机场,世界500强的企业落户成都的有285家。

为什么成都能够取得快速的发展?

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说明的是什么问题?为了解释成都发展的机遇,我们今天就要来聊一聊中心外围模型里的次中心这样一个概念。所谓中心外围模型就是指在一个城市体系里,既要有大城市,也要有小城市,而且还要有区域中心城市。

成都老不出关少不入川(俗语说少不入川)(3)

从整个国家来讲,越是距离沿海大港口,它的发展的机会要少一些。但是这也并不绝对。如果距离沿海的大港口远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由于在那样的一个地方,也要有当地的农业、旅游、制造业这样一些人群,于是就会产生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成为整个国家城市体系的次中心,来满足当地的一些经济发展的需要。

而成都就恰恰处于这么一个地理位置。因此国家在成都在打造西部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提出要建设中国的西部科技中心,以及新经济发展中心。根据数据统计,在2018年的前三季度,成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增长达到了接近14%。

有一些产业他并不需要依赖于海运。这个时候这样的产业落户就可以选择偏离大港口的这样一个内陆城市。成都自己的旅游资源就非常丰富,而且四川,尤其川西加上西藏、云南、贵州等邻近的省份,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成都完全可以成为西部旅游的节点城市。

成都老不出关少不入川(俗语说少不入川)(4)

现在消费型城市的建设越来越成为世界大城市发展的潮流。以前在传统上世界上一些大城市都是制造业中心,这个时候城市的功能往往是生产性的,但是现在消费越来越重要了。

其中的道理就在于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家会越来越多的消费服务业,而这个时候大城市所具有的服务消费的数量,质量还有多样性,就具有了很强的优势。于是那些具有较高收入的人才就会喜欢居住在大城市,从而成为城市吸引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成都老不出关少不入川(俗语说少不入川)(5)

我们不妨来看看文化产业,除了传统的旅游和休闲之外,最近这些年成都还在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世界体育舞蹈节。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带动,加上传统的旅游优势,成都最近的旅游总收入、会展面积、会展总收入这样一些指标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增长的速度基本上是在年均15%到20%左右。

成都所面临的发展压力是什么?

当然讲完了成都的优势和努力,也必须要提一点成都所面临的挑战。首先就是环保。一段时间以来,成都也曾经选择发展的一些重工业,还有汽车业,加上本地的建筑业,结果对于成都的环保构成了很大的压力。

成都老不出关少不入川(俗语说少不入川)(6)

所以,如果成都要发展旅游文化,这样的一些产业,打造消费型城市,恐怕对于重工业的发展就需要特别谨慎了。因为重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保压力和旅游文化城市,它的这样目标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的。

成都老不出关少不入川(俗语说少不入川)(7)

在中国这样的大国里,如何在整个国家的城市体系当中,建设一些区域的中心城市,成为整个国家城市体系的次中心。这一点对于成都这样的城市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的条件。

另外,在世界大城市的发展潮流中,消费型城市的建设,结合成都本地的休闲、文化、音乐等产业,也将是成都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但是像成都这样正在成长中的大城市,也需要在城市的环保和宜居这样的一些方面下大功夫。 让我们一同期待成都的发展。

关于主播:

陆铭,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2001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陆铭教授将经济学的思维运用于中国的现实情境,形成一套掌握宏观经济的方法论,帮助你理解中国经济的现状和趋势,从而把握时代发展的机会,更理性地作出各种决策。

关于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中国知名音频平台,4.8亿用户的共同选择。不用看,听喜马拉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