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号和流浪地球(网飞裹挟下的韩国第一科幻片)
胜利号和流浪地球(网飞裹挟下的韩国第一科幻片)全片看罢,脑子里乱成了一锅粥。太空歌剧也好,硬核科幻也罢,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溜溜。话说回来,《胜利号》之所以备受关注,看起来底气十足,当然与喜提奥斯卡的《寄生虫》的余温有关。这标志着,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化和商业化,韩国电影终于在西方主流影视圈中,正式确立了独树一帜的江湖地位。当爱情动作、惊悚悬疑等类型电影逐步成熟,有了一套韩国商业电影人咂摸出来的套路之后,科幻甚至奇幻类型片,将是外向型的韩国商业电影打开全球市场的新契机。
年前看的《胜利号》,之所以如今才写,主要是因为懒。
哪怕是电影从来喜忧参半的网飞出品,《胜利号》在网络首映之前,依然引发了不少国内影迷关注。
不管是想要将其拿来与《流浪地球》一决高下的,还是希望趁着去年韩国电影大获全胜、全面开花的节骨眼,再吹一波类型片突破的,其实都挺有理有据的。
预期高,本该是件好事吧。
话说回来,《胜利号》之所以备受关注,看起来底气十足,当然与喜提奥斯卡的《寄生虫》的余温有关。
这标志着,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化和商业化,韩国电影终于在西方主流影视圈中,正式确立了独树一帜的江湖地位。
当爱情动作、惊悚悬疑等类型电影逐步成熟,有了一套韩国商业电影人咂摸出来的套路之后,科幻甚至奇幻类型片,将是外向型的韩国商业电影打开全球市场的新契机。
太空歌剧也好,硬核科幻也罢,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溜溜。
全片看罢,脑子里乱成了一锅粥。
太多的似曾相识,似乎完全冲淡了《胜利号》所谓的“韩国科幻电影”标签。
在观看《胜利号》的过程中,我想到了迪士尼接手“星战电影宇宙”之后,拍出的那部被人们认为不怎么入流的《游侠索罗》,想到了欧洲名导吕克·贝松颇具滑铁卢意味的《星际特工:千星之城》。
想到了一系列未来题材的日本动漫作品,想到了去年游戏圈最火的《赛博朋克2077》,甚至想到了《银河护卫队》、《头号玩家》、《创:战纪》和《勇敢者游戏2》。
总之就是没想到《流浪地球》。
这就跟当初我第一次看被吹得云里雾里的《与神同行》时,从“有点意思”到“莫名其妙”再到“失去耐心”的心理路径如出一辙。
韩式的微辣乱炖,并不能打动国内观众的味蕾,反而让人觉得有点反胃呢。
其实,网飞投到《胜利号》的钱,还是看得见效果的,作为一部爆米花影片,至少能称得上合格。
问题是,无论是构架、故事、调度、节奏,还是在视觉特效的使用上,这部《胜利号》完全是一部二流好莱坞科幻冒险类型片的套路化翻版。
虽然导演、编剧、主演等主创阵容,确实由韩国一二线电影人全包了,混个脸熟的各路欧美明星,基本上处于全程打酱油的状态。
但在网飞的强力掌舵之下,《胜利号》从整体呈现方式上,跟前几年国内院线特别火爆的所谓“国际合拍片”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之,这就是具有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的网飞,按照自己的惯常套路制作并播出的一部商业类型片。
主导权没在自己手里,创作出来的东西一定与预期南辕北辙。
韩国电影的科幻第一片,这次确实是折戟沉沙了,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从故事到节奏高度套路化之外,主导权的问题,也让这部《胜利号》严重缺乏亚洲(韩国)电影特有的味道与情怀。
所以,拿《胜利号》跟《流浪地球》碰瓷儿是不现实的,先甭说娱乐性第一这样的傻话,单说后者关于家国情怀的内涵表达,就足够前者喝一壶的。
这也不能全怪网飞和韩国主创,说到底,韩国商业电影本身的外向型定位,就已经决定了《胜利号》如今的不上不下、不好不坏。
深受日本影视剧影响,亦步亦趋地接受好莱坞的业务指导,再加上一定本土化、接地气的元素,最终融合成了韩国商业电影的基本面。
韩国国内院线的市场始终有限,韩国商业电影人的共识是,只有突破韩半岛才有机会,而要获得机会和认可,只有亦步亦趋,只有深受影响。
说来说去,韩国商业电影想要走出去,想要叫好又叫座,必须按照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那一套去整,才能拿到北美和欧洲这类票房大仓的热捧。
这与国内那批处于当打之年的影视人,在想法和理念上完全不同。毕竟,因疫情等因素影响而跃升为全球第一大单一电影市场,完全足够这帮人折腾的。
哪怕《流浪地球》之后,姗姗来迟的《上海堡垒》想蹭热度反折兵,也并未真正撼动国内观众对国产硬科幻电影的持续期待。
《胜利号》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束缚,本身也存在逻辑、结构上的硬伤,哪怕这些片子本身的质量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它也不可能成为《流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