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插图的分类(教材插图事件持续发酵)
教材插图的分类(教材插图事件持续发酵)引起又一轮热议接连被网友贴到网上网友发现教材之外儿童读物中隐藏着更多的幺蛾子一些内容失格的童书、绘本
近期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
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
网友发现教材之外
儿童读物中隐藏着更多的幺蛾子
一些内容失格的童书、绘本
接连被网友贴到网上
引起又一轮热议
《脑筋急转弯》一书中问到:
“《狼来了》的故事给人什么启示?”
答案是:
“谎话只能说两次,
第三次就不会有人相信了。”
《智力比拼》一书中问到:
“大人上班迟到的理由是堵车,
小孩子迟到的理由是什么?”
书中回答是:“妈妈睡过了头。”
绘本《流汗啦!》
绘本《万大姐姐有办法:三个医生》
其中也包括
下面这本绘本
因为直言“妈妈的奶”
被指污秽、色情、动作猥琐、令人作呕
这几张图被大量转发
讨伐声一片
儿童读物变成“毒物”
刺痛了全社会的神经
为人父母者
更是正在气头上
但是
未知全貌就“打死”所有类似书籍
难免误伤到
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1
被讨伐的绘本
是《我为什么讨厌》系列的其中一本
书名是《我为什么讨厌吃奶》
小主人公一出场
就横眉冷对
妈妈搂着老二喂奶这个温柔的场景
气鼓鼓地说
“我可不喜欢吃奶!”
他害怕妈妈的爱被弟弟分享了
就列举了奶的各种不好……
那些场景
是纯粹以孩童视觉和心理看到的
书里的奶
也并不是指作为女性特征出现的奶
喂养
是孩子对妈妈建立依恋的基础
所以妈妈的奶
是孩子最安心、最温暖的地方
也是妈妈的爱的象征
妈妈的奶=妈妈的爱
向下滑动查看
原文
当书中的小哥哥撞到头了
寻求妈妈的安抚时
觉得妈妈的奶又香又暖和……
积蓄多时的
对妈妈的爱被弟弟分享的担心
一下子爆发了
这个才是这个小男孩
“最讨厌奶”的导火索
这本书的用意是
帮助幼儿度过嫉妒期
展现孩子离乳断奶后的
心理重塑过程
同时
让孩子懂得和建立男女的区别
幼儿性教育绘本都很直观
比如绘本《屁股》
里面就真的全是屁股
因为在幼儿的观念里
奶就是和眼睛、鼻子、嘴巴
一样的器官
是组成我们人体的一个部件
就像嘴巴能呼吸、眼睛能看见东西
妈妈的奶是食物渠道和安抚工具
不具有其他特殊的含义
并且
妈妈和爸爸的区别
是非常正常、不足为奇的
2
由教材插图引发的
一系列连锁反应
立竿见影,又牵连甚广
在“集体愤怒”之下
下面两件事
让人担心不已
1.
以后,是不是所有书籍干脆先“自我阉割”,只在安全范围内,选择固定的东西,以降低“错误率”“被投诉率”?
近几年,因为家长投诉就被删除、下架的各类作品本就很多,说几个大家熟悉的例子。
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们可选的书籍越来越少,越来越相似。
2.
更担忧的是,喊了很久的给儿童性教育脱敏,又一夜回到解放前。
大家还记得几年前的那套《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吗?因“不堪入目”、“尺度过大”,该读本被推上风口浪尖,最终下架。
既然是性教育,必定有人体构造、生育故事,还有两性区别等,今后,只要是印有乳房的图书就要全部抹杀吗?
本来家长在跟孩子谈论身体器官时,可能会羞于启齿。但书籍,尤其是绘本,恰好是很好的辅助工具。
比如《小鸡鸡的故事》,书里展示了男孩和女孩身体的差异,还将小鸡鸡比喻成水管,这样幽默诙谐的表达手法,不仅把孩子逗乐,也让孩子了解到生殖器的功能。还告诉孩子何为隐私,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当有人对自己的隐私感兴趣时可以怎么做。
《小威向前冲》则讲述一个小精子变成小宝宝的过程,和孩子分享不放弃的力量和浓浓的爱意,帮助大人寻找到一种用孩子的思维来回应孩子好奇心的方式。前几年,性教育作为人格教育的一部分,逐渐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中小学课堂上,孩子们上这门课终于不是男生女生分开,悄悄“讲小话”了。眼看着性教育好不容易迈出去一小步,着实让人担心,今后相关内容因噎废食,再次面临画地为牢的尴尬局面。3
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
来审视这些内容
少儿读物在出版时
也不能缺乏未成年人保护的视角
那么
该拿给孩子看的书怎么办呢?
1 教材必须重拾“权威”
在讨论什么样的图书适合孩子阅读时,“出身权威”常常是必要条件之一。
我们总以为,知名的大出版社,尤其是业界泰斗,他们出版的少儿读物往往都是专家们共同编纂、审核、校对的精品,可以为图书的质量提供保障。
然而,这次事件的始发点是孩子的教材,如果这件事不能妥善处理,社会各界对于“权威”的信任也将很难建立。
因此,严查各环节失守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严格审核把关,杜绝后“毒教材”事件再次发生,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法。
目前,教育部已要求全面排查全国中小学教材:
一、责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立即整改,重新组织专业力量绘制教材插图,确保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新教材。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团队进行严格审核把关。
二、教育部立即部署对全国中小学教材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是教材内容、插图等,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教材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符合大众审美习惯。
三、畅通中小学教材问题快速反映通道,欢迎社会各界随时提出意见建议,教育部将认真研判、及时处理。教材问题反映邮箱:jcwt@moe.edu。
2 “少儿不宜”需要更明确的标准
儿童读物,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要慎之又慎。而在谨慎审核之时,也需要更明确的标准。
正因为少儿读物的出版尺度没有可支撑、可量化、独立细化的审查标准,才导致“你觉得他保守,他觉得你流氓”这种价值观层面上的冲突很难调和,好坏全在谁的“声音大”,今天疏忽放任,明天又一锅全端。
“问题童书”如何判定?
按照《出版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但哪些属于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没有具体规定,编辑、有关部门只能靠最基本的经验判断。
所以,即便出版行业实行了最严格的审校、监督制度,但因为没有尺度判断的可量化标准,让有一些没有儿童读物出版经验的出版社钻了空子。
2020年12月,深圳市检察院作出过一些尝试,在“问题童书”检察公益诉讼听证会上,深圳市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家长代表、专家学者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同探讨、总结出“问题童书”的“六宗罪”:
1. 内容血腥,渲染暴力。一本动物漫画书画风阴森恐怖,且有多处动物被捕杀时的暴力血腥场面。
2. 情欲描写,少儿不宜。一本注明“专为低龄段儿童打造”的书,内容有多处动物发情、交配场景的拟人化描写。
3. 三观不正,情趣低下。一些童书立意低俗,情趣不高,有多处内容渲染“有钱、有权、长得漂亮才是成功”等庸俗价值观。
4. 传播谬误,违背科学。某童书借主人公之口称“大龄产妇生傻子”,某自然绘本把俗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馍馍睡”解释为“给麦子盖好被子,使它免遭严寒冻伤,来年就有望丰收啦”,这些说法严重违背科学与常识。
5. 童书不“童”,定位混乱。某漫画版宗教书籍认为人生虚无,主张遁世,不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却被定位为少儿图书进行销售;
6. 虚假宣传,不当营销。众多少儿图书冠以“学校推荐”“学校共读书目”“老师推荐读物”等名目进行销售,误导广大学生与家长,导致一些粗制滥造、格调不高的图书流行于市。
这“六宗罪”可能不够全面细致,但也提供了一个思辨的方向。
另一个需要思考的是,“问题童书”由谁来判定?
比如,深圳市检察院提出的,由检察院牵头,成立一个由多部门和专家联合组成的公益性机构,对“问题童书”的标准进行界定。
比如,作为第一责任人,少儿读物的出版机构有义务为少年儿童站好岗、把好关。
比如,童书出版行业应当设立图书审查委员会,由教育专家进行价值观念和教育意义的审查。
3 父母这一关不能形同虚设
问一位妈妈对这些绘本的看法,她说,如果她儿子模仿绘本里的动作,舔女孩的胳膊,那主要还是她这个妈妈的问题。
她表示,只要教材没有问题,其他市面上的读物并不可怕,“毕竟家长摆在这里,作用就是给孩子把关,绘本质量差、内容惹人厌,直接不买就是了,用市场行为说话。”
如她所说,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对于购买的图书,也要进行把关承担起相关的责任。
比如,内容适不适合自己孩子的年龄阶段,有没有出现超出孩子可接受的阅读内容;三观正不正确,有没有低俗的价值观误导孩子;如果是科普类读物,是否有传播违背科学的内容等。
另一方面,家长也需要一些理念上的更新和方法技巧上的支持。
比如,很多家长在进行性教育时拿捏不好分寸,不知道什么年龄选什么样的辅助书籍,不知道孩子多大该讲什么内容,该讲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样的方法讲。
比如,好的童书经过了时间检验,但对于新出版的童书,到底适合多大的孩子读?怎么选,怎么伴读?
因此,这些问题父母也应该有地方可以学。
如今社区、学校里,各式各样的家长培训、家长课堂兴起,这些内容也应该成为重要的课程内容,让父母能够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辨别能力,更好地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
文 | 向颖
编辑:向颖 | 审核: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