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兰到底是什么人(李香兰究竟是不是汉奸)
李香兰到底是什么人(李香兰究竟是不是汉奸)其实“香兰”二字是有出处的。山口文雄是汉学家,以前写俳句(日本古典短诗)时用“香兰”做过自己的笔名,同时兰花又象征着高洁淡雅,从这点上来看,李际春此人也是挺有文化内涵的。于是在李香兰12岁那年举办了隆重的认亲仪式,她朝李际春连磕3个头后就成为李际春名义上的干女儿,这个“李香兰”的名字就是李际春为她起的。出生于1920年的李香兰,其实原本不叫这个名字。她的本名是山口淑子,父亲叫山口文雄,母亲叫石桥爱子,两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所以李香兰并不像外界传闻所说的那般是中日混血或者中国人,她是纯正的日本人,只不过因为父母都在中国工作,所以她诞生在中国沈阳的黑土地上,其身份为在中国出生的日本人。之所以她会有这么一个中国化十足的名字,是因为父亲山口文雄和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是好朋友,当时流行“亲上加亲”的做法,也就是互认对方的孩子为干女儿。
1946年2月28日乱糟糟的上海码头,一位身穿紧腿裤头发乱七八糟看不出年龄的女人,正低着头排队准备乘船。可是有位负责检查行李的女官员一直紧盯着她的脸,随即指着她高喊了一声“李香兰!”
听到喊声,女人浑身一震,四个男检察官跑过来将她从队伍中拽出,周围的人也在纷纷议论:“李香兰想往日本跑,被抓住了。”
同行的华影公司负责人、李香兰的顶头上司川喜多长政挥舞着许可证高声喊到:“李香兰无罪,这是她的回国许可证。”
可惜,没人听他的解释,原本已被军事法庭宣判无罪的李香兰被迫又回到集中营接受调查。
出生于1920年的李香兰,其实原本不叫这个名字。她的本名是山口淑子,父亲叫山口文雄,母亲叫石桥爱子,两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
所以李香兰并不像外界传闻所说的那般是中日混血或者中国人,她是纯正的日本人,只不过因为父母都在中国工作,所以她诞生在中国沈阳的黑土地上,其身份为在中国出生的日本人。
之所以她会有这么一个中国化十足的名字,是因为父亲山口文雄和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是好朋友,当时流行“亲上加亲”的做法,也就是互认对方的孩子为干女儿。
于是在李香兰12岁那年举办了隆重的认亲仪式,她朝李际春连磕3个头后就成为李际春名义上的干女儿,这个“李香兰”的名字就是李际春为她起的。
其实“香兰”二字是有出处的。山口文雄是汉学家,以前写俳句(日本古典短诗)时用“香兰”做过自己的笔名,同时兰花又象征着高洁淡雅,从这点上来看,李际春此人也是挺有文化内涵的。
李香兰从小就在父亲的教育中成长,跟着他学汉语,学习中国各种风俗习惯,所以她的举止和中国人无异。不论是聊天还是上学,没人能看出来她其实是外国人。
山口文雄对自己的大女儿给予厚望,他给女儿设计的人生道路是学好汉语,将来做政治家的秘书或翻译,然后看个人的努力及命运,如果最后能成为政治家或记者那就再好不过了。
按照这个既定路线发展,李香兰原本打算去北京继续读书,结果一场来势汹汹的肺炎将她击倒,她需要在家里休养半年,还得坚持锻炼身体。
李香兰本身很讨厌运动,这时她的好友、来自白俄的犹太少女柳芭建议她学古典音乐,这样既可以锻炼呼吸器官,还能趁此学俄语和英语,李香兰对这一提议十分感兴趣。
柳芭认识居住在奉天的世界著名女歌唱家勃多列索夫太太,本来勃多列索夫太太对李香兰的发音十分不满意,一门心思要拒收她,但架不住柳芭的苦苦哀求,最后只能收李香兰做徒弟。
幸好李香兰比较争气,通过刻苦的练习获得了勃多列索夫太太的肯定,并且得到了与她同台演唱的难得机会。
就在这场演唱会上,李香兰这颗明珠被奉天广播电台的东敬三慧眼识得,他立刻跑到李香兰家里去做她父母的工作。
山口文雄显得犹豫不决,他还是想让女儿继续去北京读书践行政治家秘书的道路,但妻子石桥爱子很支持女儿去电台唱歌,反正一来不需要抛头露面,二来唱完歌该读书读书,什么都不耽误。
于是当时还叫山口淑子的14岁小女孩以“李香兰”的艺名演唱了歌曲,从此之后,世人只知李香兰,而“山口淑子”的名字则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过了一把歌手的瘾之后,李香兰去北京投奔父亲另外一位好友潘毓桂,在他家借住3年求学。当时中日关系已经非常紧张,学校里到处弥漫着抗日的氛围。李香兰内心十分纠结,虽说自己一天都没去过日本,但日本终究是自己的祖国,可她又在中国长大,对中国抱有很深的感情。
这种情况下她提心吊胆,很怕被人发现自己是日本人,但因为她的中国话说得十分流利,外加行为习惯和中国人别无二致,因此从没被人发现过自己的真实身份。
就在她暑假去天津看望被任命为市长的潘毓桂时,经由父亲的介绍,她认识了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对李香兰挺友好,常常打电话邀请她参加聚会,还送了两件旗袍给她。
但当时川岛芳子已经处于被各方遗弃的状态,不论是日本本土,还是东北的满洲国方面,都没什么人理会她。川岛芳子因此纵情于享乐,只求今天痛快,不管明天自己的命运如何。
潘毓桂得知了川岛芳子的底细后,马上让李香兰远离她,所以二人并没有什么深入的交往,只能说萍水相逢而已,外加有点惺惺相惜的意味。
就在李香兰毕业前夕,她被“满映”公司看中,邀请她为女主角配唱。满映公司是在长春成立的电影制片公司,其成立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配合日本的文化宣传政策,推行“五族协和”、“日满亲善”的国策。
天真烂漫的李香兰以为就是去唱首歌,于是接受了满映的邀请。谁知当她到达摄影棚时,一切都变了。她被拉去化妆试镜,之后就去片场直接拍电影。
直到这时李香兰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上了贼船,她才是原定的女主角,只不过担心她会拒绝,满映才编了个借口而已。
满映之所以选中李香兰,是因为很难找到既会说日语又会说流利的汉语,同时还可以唱歌的女演员,李香兰这样的宝藏女孩他们不会错过。
就在李香兰不情不愿地拍摄电影期间,她的退路也已经被切断。满映公司的人找到她的父母,以“为了国家”的高大上理由说服父母代她签了演出合同,李香兰从此成为满映的正式员工。
之后她接拍了一系列影片,模式都大同小异,漂亮单纯的中国姑娘爱上了前来满洲国的日本人,二人冲破阻力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些电影在唯美的爱情故事背后大力宣传“中日亲善”,妄图使中国人相信,只要依靠日本,日本就一定会爱中国。
可这就是日本方面的一厢情愿,日本青年看到影片中美丽的景色美好的爱情,不禁对中国心生向往,而中国人只会感觉到被羞辱。
多年以后,李香兰再看自己当年拍摄的影片也感觉迷惑不解,她也诧异于自己为何能够毫不犹豫地面对镜头说出那些鼓动中国同日本合作的话来。
不过身处军国主义的狂热气氛中,个人行为很难不随波逐流。
因为李香兰在荧屏中总是以中国姑娘的形象出现,加之满映之前为了宣传效果,对李香兰的背景做了模糊处理,说她是奉天市长的爱女,在北京长大,上的是日本人的学校,因此日语流畅。
这样一来,很多人都认为李香兰是中国人,或者是中日混血。
身份问题给李香兰造成了很大困扰,去日本演出时,她曾被官员严厉斥责既然是日本人,为何要穿着中国人的衣服说中国话,在中国,她被记者质问既然是中国人,为什么要拍摄侮辱中国人的电影。
在日本期间,因为媒体对李香兰身份的死缠烂打,李香兰召开了记者发布会澄清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说明自己不是中国人,李香兰只是艺名,然而,这则消息却并没有得到公开报道,因为政府对报道领域加强管制,将文化版面压缩到几乎没有的地步。
回到中国后,李香兰有心想要继续召开发布会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却遭遇了强烈的反对,面对记者询问,她就之前拍摄的影片进行道歉,并表示以后再也不会参演这种电影。
她在中国始终未能公开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坚信李香兰是中国人。
长久以来,身份问题宛若沉甸甸的大石头压在李香兰心头,才20出头的她深感不能负荷,最后下定决心退出满映。
出乎她意料的是,满映理事长甘粨正彦并没有为难她,只是轻轻说了一句“我知道了”。从此,李香兰告别影坛,居住在上海,并且开过几次演唱会,生活得舒适惬意。
然而,更大的暴风雨随之到来。
1945年9月日本投降,国民党当局明确了审判汉奸的基本方针,李香兰以“文化汉奸罪”和“间谍嫌疑罪”被软禁在集中营,文化汉奸罪李香兰承受得不算太冤,可间谍的罪名却是她不能理解的。
很多年后李香兰才明白,就在她拍摄电影期间,片场有很多的间谍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这些间谍日方、俄方、中方的都有。而且满映的大本营在东北,很多人怀疑李香兰借出席宴会的机会帮助各方传递消息。
加之她曾和川岛芳子有过短暂的交往,川岛芳子被认为是间谍,大家理所当然认为李香兰也应该是间谍才对,实则她本人确实是清白的,从未参与过任何间谍活动。
软禁期间李香兰数次被军事法庭传唤,也遭遇了很多趁火打劫或者假装说要救她,实则垂涎她美貌的不法之徒。
有人曾向她开价5000美元,说这样可以使她免于判刑。
上海有位大报社的社长说自己有门路可以带李香兰逃到东北去,李香兰拒绝了他:“我要去自己该去的地方。”
还有位姓刘的国民党少将,先是在报纸上登出”李香兰将要成为刘少将第八夫人“的消息,随即开着吉普车将李香兰堵在家里,强行邀请她去为自己和美国人演唱夜来香。
幸好公司负责人川喜多长政找到有关部门强烈抗议,加之刘少将这个人在国民党内部也是臭名昭著,最后李香兰才免于遭受他的骚扰。
即便李香兰处于软禁不得随意外出的状态,她有一次还是被豪华小轿车接走赴宴。宴会十分豪华,美食美酒俱全,参加宴会的十多位男人个个衣冠楚楚,一望而知是当时的实权人物。席间大家谈笑风生,最后才谈到主题,希望李香兰能够去东北共产党那边“探探情况”。
李香兰哭笑不得,自己正在努力洗刷间谍嫌疑,这回要是答应他们的请求,那可就是实打实的间谍了。她一口回绝了对方的提议,那群人倒也没有难为她,又将她送回集中营。
当时李香兰感觉脑袋上有把刀,时刻都会掉下来让自己没命,报纸上也常常刊登出她被判死刑的消息。
当时摆在李香兰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如何证明自己是日本人。
当时日本的户籍制度并不完善,每个日本人只有一张薄薄的纸片,上面写着姓名和家人信息、出生地等情况,原本保存在政府机构,誊写的一份保存在个人手里,称为户籍誊本。
只有拿到户籍誊本,李香兰才有生还的希望。可当时她的户籍誊本在父母手里,她在上海父母在北京,都在集中营里通讯断绝,几乎没有拿到的可能性。
关键时刻,李香兰的好朋友柳芭再度登场,就是之前介绍李香兰学习古典音乐的那个柳芭,她在领事馆工作,出差时常常经过北京。不得不感慨一下友情的伟大,李香兰落魄至此,柳芭依然对她不离不弃,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柳芭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后,就消失不见了,李香兰等得心焦,她感觉死亡已经逐渐向自己逼近,就在这时她收到一个莫名其妙的小木箱。
打开一看,木箱里面是李香兰童年时代最喜欢的一个玩偶,除此之外空无一物。李香兰内心一惊,明白这个玩偶身上肯定有东西。她仔细检查了好几遍,终于在玩偶身上发现了被折叠后缝进衣带里的小纸片,那就是可以救自己性命的户籍誊本,她激动得简直要哭出来。
真是要称赞一下柳芭和李香兰父母的智慧。柳芭到北京后找到李香兰的父母,只说要户籍誊本后就走了。她的身份特殊,战胜国的领事如果长时间和日本人在一起必定会引发怀疑。
李香兰的父母知道户籍誊本的重要性,万一丢失爱女的性命难保,所以他们想出将其缝在玩偶里的主意。李香兰酷爱这个玩偶,自然会明白其中的深意,他们做这件事情的时候相当隐秘,就连李香兰的妹妹都不知道。
柳芭拿到这个玩偶后什么都没问,转手将其寄出,她不能亲自带着玩偶交给李香兰,否则极有可能会引发是非。就在父母和朋友周到细致的安排下,李香兰才最终得以收到这个救命的小纸片。
1946年2月,经过军事法庭的审判,李香兰是日本人的证据可信,无汉奸嫌疑,因此无罪释放。但同时法庭指出李香兰存在伦理上和道义上的问题,她不应该以中国人的名字出演一系列侮辱中国人的电影。
李香兰当庭表示了深深的忏悔,同时接受审判长的建议尽快离境。就在离境时她遭遇了文章开头那一幕,被人误解为是想偷偷逃离,幸好后来误会解除,她于1946年3月离开中国。
而曾与李香兰有过交往的川岛芳子,最终被判处死刑。她在被判刑前也曾经拼命索要自己的户籍誊本,然而她虽是川岛浪速的养女,却并未加入日本户籍。加之中国当时的国籍法秉承血统主义,也就是说只要父亲是中国人,不论子女取得哪一国国籍,仍然会被视为中国人。
川岛芳子的亲生父亲肃亲王是毫无疑问的中国人,所以即便她加入日本国籍,仍然会以汉奸罪论处。
逃脱死罪的李香兰,回到国内后将很大精力放在维护中日友好关系上。1972年中日建交时,她激动得不能自已,后来她还写信劝告日本首相不要伤害中国人的感情。
李香兰的前半生是被时代潮流裹挟的一颗棋子,犯下了过错,可她用后半生尽力弥补了这些错误,并且从一代影星成功转型为女政治家,将自己的一生活成了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