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辨证口诀(临诊辨证最要凝神定气)
诊脉辨证口诀(临诊辨证最要凝神定气)“态”不仅可作为诊治之参照,于有经验的医者,通过这个“态”还可对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转归有所把握。为了诊治之精准和佳效,对“态”之捕捉和运用,医者完全有必要作为努力方向,此乃高境界中医者的必经之路或必得之果。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态”有时受患者本人心气、信念、信仰、毅力以及生活、工作环境等因素之影响,和病情轻重、病机本质不相符合,具有“迷惑性”,故医者须时时不忘“四诊合参”之综合诊断手段,一般医者更不可以“通灵”或“医者意也”而感觉用事以为偾事之举矣。2013-7-13 22:49深圳曾庆明:“态”可理解为临床中的一种直觉心悟它是深厚理论和丰富经验的结果。在诊治病人时中医者心灵的升华,能迅速地浓缩辨证论治和因机脉证的理论思维过程。越是有实力的中医越易冒出心悟的火花。它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与西医的逻辑推理比,它具有反逻辑性思维。2013-7-15 22:46
导读:同一种病于不同的个体可有不同的证;不同的病于同一个体可有相同的证。为了诊治之精准和佳效,对“态”之捕捉和运用,医者完全有必要作为努力方向,此乃高境界中医者的必经之路或必得之果。在诊治病人时中医者心灵的升华,能迅速地浓缩辨证论治和因机脉证的理论思维过程。越是有实力的中医越易冒出心悟的火花。
清·王学权云:“医家临诊辨证,最要凝神定气。如曾世荣于船中治王千户子头疼额赤,诸治不效,动即大哭,细审知为船篷小蔑刺入囟上皮内,镊去即愈。”其孙王大昌言其子孟英儿时患足趾焮肿胀痛,疡科治之益剧,日夜啼哭不止,其妻涤去敷药细审之,乃剃下短发一茎刺入甲窌,镊出遂愈。孟英云:“凝神定气,惟心小胆大者能之;忍辱负重,惟智圆行方者能之。不如是,不足以为明医。如临一大证,学识不足以当之,则宜举贤让能,不可蚊负以偾事……故非凝神定气之心思,不足以辨疑难险恶之大证;无含蓄坚韧之才力,不足以负扶危持颠之重任。”我们临证时做到了吗?2014-2-4 14:18
好一个“态”因、症、病、证是中医学诊断体系重要因素。因者,发病因由也;症者,症候,乃包括客观舌象、脉象和望、闻所得表现及患者主观感觉症状在内的全身异常反应;病者,于中医学实为患体最主要、最突出的一个症候而已;证者,以内在病理机制为依据而对疾病予以不同之分型,亦即证型也,乃对特定患体特定病理“时空”病机状况的高度概括。同一种病于不同的个体可有不同的证;不同的病于同一个体可有相同的证。除此外,窃以为“态”作为患者另类表现,亦应纳入诊断体系之用。但有人以“态”作“症候”解,不确也。
态者,勉强可作“状态”解,乃患者进门或落座时医者一眼“望”过去或听闻到患者内发“气息声响”时,而在医者心目中对患者精气神等深层次状态的总体感觉和感应,包括身态、心态、精态、气态、神态等。这个“态”之把握,医者不光用眼、用鼻,更主要的是要用“心”来感应,通过和患者建立“信息通道”来获得。有功力、有经验的医者常在与患者目光对接的瞬间即能感应到其之“态”,并于心中闪现出治法方药来,且往往效若桴鼓,此即程门雪先生所言通“灵”,实乃医者功夫、功力达到一定境界时的灵感升华,是客观存在,非为虚妄矣。
“态”不仅可作为诊治之参照,于有经验的医者,通过这个“态”还可对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转归有所把握。为了诊治之精准和佳效,对“态”之捕捉和运用,医者完全有必要作为努力方向,此乃高境界中医者的必经之路或必得之果。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态”有时受患者本人心气、信念、信仰、毅力以及生活、工作环境等因素之影响,和病情轻重、病机本质不相符合,具有“迷惑性”,故医者须时时不忘“四诊合参”之综合诊断手段,一般医者更不可以“通灵”或“医者意也”而感觉用事以为偾事之举矣。2013-7-13 22:49
深圳曾庆明:“态”可理解为临床中的一种直觉心悟它是深厚理论和丰富经验的结果。在诊治病人时中医者心灵的升华,能迅速地浓缩辨证论治和因机脉证的理论思维过程。越是有实力的中医越易冒出心悟的火花。它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与西医的逻辑推理比,它具有反逻辑性思维。2013-7-15 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