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的变化过程(魏晋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的变化过程(魏晋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其实,像《玉树后庭花》这样的乐舞,各朝各代都有,它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应该说是值得珍视的艺术品。陈的亡国在于政治不修,统治者沉溺于享乐,而不在陈后主创作了这个乐曲。音乐亡国论是一种唯心的观点。"玉树后庭花,瑶草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玉树后庭花》的思想内容主要是从花开花落中意识到时空无限和人生的短促。它的基本情调是感叹年华易逝,青春难留,这是一个悲剧性的乐曲。陈后主用花比喻美女,这是古代常见的一种习惯。另外用玉树形容人的光彩也是六朝时期的一种风气。《玉树后庭花》在唐代有大曲舞蹈,其基本形态是南朝传下来的清乐舞蹈。这个舞的舞者梳着高高发髻,舞衣是用轻而薄的碧纱缝制的,衣裾长长地拖在地上,衣袖又宽又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的变化过程(魏晋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1)

一千一百多年前,晚唐诗人杜牧乘舟游赏秦淮河。时令已是深秋,夜晚,小舟停在岸边,清冷的月光照着秦淮河的水面,使人感到无限的寒意。这时,桨声灯影里从岸上飘来歌楼酒馆里歌女凄婉的歌声,这不就是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吗?金陵是六朝建都之地,而末代皇帝陈叔宝就是在这乐舞声中,做了隋的阶下囚。由陈亡国到现在,已经二百多年,而这金陵城里还唱着这被称为亡国之音的《玉树后庭花》,达官贵人们的精神状态不和陈后主君臣一样萎靡不振吗?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的变化过程(魏晋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2)

据《隋书。五行志》说,这歌曲的原词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的话,当时人们说这话不吉利,所以陈朝很快就灭亡了。唐初时,大臣杜淹还认为历代兴亡的主要根源就是音乐,齐亡于《伴侣曲》,陈亡于《玉树后庭花》。

其实,像《玉树后庭花》这样的乐舞,各朝各代都有,它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应该说是值得珍视的艺术品。陈的亡国在于政治不修,统治者沉溺于享乐,而不在陈后主创作了这个乐曲。音乐亡国论是一种唯心的观点。

"玉树后庭花,瑶草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玉树后庭花》的思想内容主要是从花开花落中意识到时空无限和人生的短促。它的基本情调是感叹年华易逝,青春难留,这是一个悲剧性的乐曲。陈后主用花比喻美女,这是古代常见的一种习惯。另外用玉树形容人的光彩也是六朝时期的一种风气。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的变化过程(魏晋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3)

《玉树后庭花》在唐代有大曲舞蹈,其基本形态是南朝传下来的清乐舞蹈。这个舞的舞者梳着高高发髻,舞衣是用轻而薄的碧纱缝制的,衣裾长长地拖在地上,衣袖又宽又大。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的变化过程(魏晋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