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真正靠得住的是这几样(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懂)
养老真正靠得住的是这几样(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懂)社会给年轻人的压力已经顾及不到老年人的感受了现如今,“啃老”已经成了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年轻人就像蚂蚁一样,将父母的资产一点点搬空。然而,大部分的老年人生活品质日益下降,他们或被疾病缠身,或遭孤独蚕食,或生活困顿,无钱治病,没有儿女赡养而走上绝路。俗话说“养儿防老”,然而80后、90后在本该“三十而立”的年纪,对赡养父母却倍感压力。据调查,九成80后确定自己无法赡养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当年都言“养老防儿”是笑谈,而如今孰料一语成谶。
时间不一定能造就一位伟人,但是一定会造就一位老人!
这话说的太有哲理了,即使一生平平安安,但苍老却是我们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等到我们老了才发现,最美夕阳红不过是一种浪漫的幻想!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令我们难过,周老太养了一个儿子,中风以后,生活不能自理,中年的儿子忙于处理自己人到中年的一地鸡毛,无力照顾她。最后把她安置在出租屋里,每月花7000块钱为她请护工。
近期发布的《老龄蓝皮书》称,中国老年人“养儿防老”观念正在深刻转变。但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收入水平总体不高,全民对老年期生活准备不足。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总人口的17.3%,达到了2.4亿。据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然而,大部分的老年人生活品质日益下降,他们或被疾病缠身,或遭孤独蚕食,或生活困顿,无钱治病,没有儿女赡养而走上绝路。
俗话说“养儿防老”,然而80后、90后在本该“三十而立”的年纪,对赡养父母却倍感压力。
据调查,九成80后确定自己无法赡养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当年都言“养老防儿”是笑谈,而如今孰料一语成谶。
现如今,“啃老”已经成了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年轻人就像蚂蚁一样,将父母的资产一点点搬空。
社会给年轻人的压力已经顾及不到老年人的感受了
一个在外打工的儿子请7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亲,两三天过去,父亲仍没死。儿子问父亲“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请了7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间都算进来的。”老人为了不连累儿子随即自杀。儿子赶在一周内办完丧事,回城继续打工。
住不起的养老院
养老的意义不是一天三餐吃饱的那么简单,我们都知道,老人一般都是疾病缠身,很多老人能吃饱饭就很不错了,如果再负担看病,就现在养老金的水平来看,根本不够用。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近日在《英才》杂志发表文章称,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居民货币收入增长等都没有根本改变,在2027年退休的职工,则需要一笔约为300万-500万元的积蓄,才能度过余生。
文章进而提出“但这只是城镇人口的大致水准,类似京、沪、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预备1000万元养老也未必够”。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1000万元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靠养老金,只能保证饿不死,要保持体面的老年生活,就看一点,你的财富是不是足够。
如果你不知道养老院的价格,随便可以上网查查,估计看完你的后背发凉。
现在一线城市,公立的床位有限,排队几年都未必排上,私立的收费昂贵,床位费 餐费 护理费,8000元起步,医疗费另计。有国际合作背景的养老公寓,则高达万元以上。
2014年两会期间,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小丫关于养老问题曾经采访了一位韩奶奶,因为老伴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有一次当韩奶奶生病住院期间,她把老伴送去一家私立的养老院,一个月床位费就要7000多元。
韩奶奶把老两口的退休金都交了,还咬牙把过去的存款也取了出来,就是想老伴住得舒服些,但实在是住不起啊,韩奶奶病还没好就出院了,用她的话说,再住下去,以后连吃饭的钱都没了。
大家可以算一下,一个月床位费要7000多元还只是2014年的价格,那么未来会涨到多少?
说到底,养老真的还是要靠自己,靠自己硬朗的身体,靠自己内心的充盈,还要早做好养老规划。
我们该如何做好养老规划?
1:现在社会互联网发展迅猛,很多老年人所需要的东西在互联网上都可以寻找的到。通过租赁,共享,互助的方式减少不不要的花费。
2:不要浪费年轻的精力,趁着年轻多锻炼身体,保健保养(但千万不要被虚假的保健品欺骗),能共享免费,租赁使用,互助使用。
3:年轻的时候就要做好准备。每个月哪怕存100元,200元、300元;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和应酬,我们省下来,放到养老的储备里面;然后1年、5年、30年日积月累下来,也会变成一笔财富。
所以,如果你今天感觉有压力,你更应该为未来去做好准备,养老就是存储今天的财富,应对未来30年的生活!
(米藕,健康用品共享互助平台,家有米藕健康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