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世界黑暗的纪录片(赤裸裸揭露了人性黑暗面)
揭露世界黑暗的纪录片(赤裸裸揭露了人性黑暗面)这个独特,率先体现在影片的海报上:两位主角画着另类妆容,眼线又黑又深,嘴巴和鼻子上都有尖锐的钉子。片名:《死于独特》。有些是内在孤僻,喜欢把自己锁起来,自己和自己讲话。有些则体现在另类新潮的外表,穿着打扮和周围人截然不同。今天,点点为大家带来两个“怪人”的故事,悲伤又残酷。他们年纪不大,正处于20多岁的肆意时光,却因外界的异样眼光而走向死亡。故事据真人真事改编,非常揪心。看着看着,就可能不受控制的落下泪来。
文:点点
陈奕迅有首叫做《大开眼界》的歌,歌词借用钟楼怪人形象,描述因外在的不足而自卑的人群。渴望爱情、渴望得到大众的接受。
其中,有一句歌词道出所有自卑人群的心声。歌词为:“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现实生活里,有太多这样的“怪人”。
有些是内在孤僻,喜欢把自己锁起来,自己和自己讲话。有些则体现在另类新潮的外表,穿着打扮和周围人截然不同。
今天,点点为大家带来两个“怪人”的故事,悲伤又残酷。他们年纪不大,正处于20多岁的肆意时光,却因外界的异样眼光而走向死亡。
故事据真人真事改编,非常揪心。看着看着,就可能不受控制的落下泪来。
片名:《死于独特》。
这个独特,率先体现在影片的海报上:两位主角画着另类妆容,眼线又黑又深,嘴巴和鼻子上都有尖锐的钉子。
这种风格的妆容,叫做「哥特式风」。是青年群体比较喜爱的一种。
两位主角分别叫做苏菲、罗伯特,在酒吧中一见钟情。
罗伯特特别可爱,喜欢苏菲,却又不知道怎样表达。整个人都是笨笨的。与此同时,他又非常纯情。在书店整整等上半夜,只为买到苏菲喜欢的书籍。
哥特式妆容让苏菲显得凶凶的,但实际上,她是一个非常温柔的女孩。会因为书籍中悲伤的故事而落泪,也会软软的和男朋友撒娇。
除却外表有所不同之外,苏菲和罗伯特与周围的人没有其他区别。
对生活充满热情,期盼美好的未来。
某一天,悲剧发生了。
医院接到急救电话,电话那头,是奄奄一息的苏菲和罗伯特。
不久之前,他们遭受了惨烈的袭击。现场伤势尤为惨烈,说是血肉模糊也毫不过分。医护人员甚至都分不清楚哪个是男生,哪个是女生。
遭到袭击的原因特别讽刺。不是因为苏菲和罗伯特和别人起了争执,也不是因为他们做错了什么。施暴者们之所以施暴,是因为:他们妆容太奇怪了,和我们不一样…
豆瓣上,《死于独特》评分7.9,绝大部分观众给出4星好评。
故事偏简单,主要围绕苏菲罗伯特的恋爱故事和之后所遭受的惨遇而展开。前后反差巨大,把美好生活撕碎给观众看。由此带来沉重的反思。
故事中,苏菲和罗伯特永远活在他人异样的眼光下:小镇居民们无一例外,讽刺他们是非主流。只要有人和他们说话,就一定是变态、怪胎之类的词语。
苏菲不止一次反问自己:“我们错了吗” 但每一次,她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导演很会讲故事:运用平行蒙太奇手法,在简单故事中营造悬疑感和撕裂感。
案发当晚的残酷场景、警察调查走访的过程、苏菲罗伯特两人幸福的恋爱三条支线并行,依次出现在观众面前。叙事结构非常成熟,连带着戏剧性也加强不少。
最令点点印象深刻的情节,发生施暴者们难以得到惩罚的时候。
警方无奈表示:现场缺乏监控证据,受害者也因为创伤过大,想不起当晚发生了什么。
苏菲因为这样莫名其妙的施暴失去性命,施暴者们却很可能得不到惩罚。更无奈的是,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大家可以稍微注意一下影片时长:最后10分钟,导演开始揭露施暴者是谁。
在这之前,他运用很多模糊不定的镜头,干扰观众视线,悬疑感营造得很不错。
凶手得到了应有的制裁,苏菲却永远不会对生活露出笑容。
这一认知,让点点感到无限沉重。她什么错事都没有做,仅仅只是喜欢不一样的打扮,仅仅是选择了和他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没有给任何人造成困扰。
到头来,却因为「她和我们不一样」这件轻飘飘的事情而失去性命。死于独特,死于偏见。
导演之所以把这个故事拍摄出来,是为了警示观众:另类不该死,就算是非主流也有其存在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真正不一样的,应该是纯净灵魂和肮脏灵魂的区别。应该死亡的,从来都不是对生活充满期待的人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