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槐荫区新世界阳光花园街道(济南槐荫区昆仑街社区居民黄廷英)
济南市槐荫区新世界阳光花园街道(济南槐荫区昆仑街社区居民黄廷英)黄廷英有时候就在这里教大家剪纸,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她寥寥数剪,柳树、喜鹊、繁花、蝴蝶等造型便跃然纸上,扫去疫情阴霾,坚定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希望。2019年底,本着初心、用心、暖心、安心、欢心的“五心”原则,昆仑街社区将一间商铺门头回收改造成大食堂。“对老年人实行长者助餐服务,推出了十元配餐,针对不同老人身体状况搭配了不同套餐”,黄廷英坐在窗明几净的餐厅内十分开心,“70岁以上老人吃饭打7折,80岁以上打5折,另外针对社区高龄、空巢、身体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会安排工作人员送餐到家,实行免费就餐、免费送餐服务。”社区还成立“红绿”堂管会,对食材选购、后厨操作、餐厨垃圾处理等实行全流程监督,同时邀请中医专家搭配A、B、C三类不同体质的食用菜单及药膳,进一步建设重公益、非营利的社区百姓大食堂。看着来吃饭的街坊邻居越来越多,黄廷英和几个老姊妹加入志愿服务队,每天来帮着打扫一下卫生、帮着做点面点,就像
记者 李梦瑶 通讯员 栾中铭
黄廷英,74岁,一位在济南槐荫区昆仑街社区生活了40多年的“老人”。自打1979年搬进昆仑街社区,她看着小区慢慢变“老”,又眼见着“老”小区迎来“新”生活。“孩子们都住进了高楼,我和老伴儿就愿意留在这里,特别是这几年,小区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方便,没事了还能找老姊妹们跳跳舞、拉拉家常......”黄廷英说,她的幸福生活都能看得见。
“那个楼最老,是60年代建的,这个楼是80年代建的.......”昆仑社区内都是建于20世纪的职工宿舍楼,一条泄洪沟从中穿过,但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开放式老小区带给居民生活上的诸多不便利越来越明显。“方圆近两公里内找不到便民餐馆;停车难、环境差、物业管理缺失……”细心的黄廷英找出往昔的老照片,“你看,这就是五年前的70号院、这是以前58号院的样子,对比照片,再看眼前的景象,变化之大令人意想不到。”
近年来,社区党委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 一年接着一年干:翻修楼宇立面,整治楼院环境,疏通流经小区的泄洪沟,引进了天然气、暖气,建立小区交通微循环,将一块荒地变成了社区停车场......“现在有了我们家的专属停车位,再也不用为停车犯愁了,一个月80元的费用也比外面便宜很多,这个钱花得太值了。”黄廷英说。
2019年底,本着初心、用心、暖心、安心、欢心的“五心”原则,昆仑街社区将一间商铺门头回收改造成大食堂。“对老年人实行长者助餐服务,推出了十元配餐,针对不同老人身体状况搭配了不同套餐”,黄廷英坐在窗明几净的餐厅内十分开心,“70岁以上老人吃饭打7折,80岁以上打5折,另外针对社区高龄、空巢、身体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会安排工作人员送餐到家,实行免费就餐、免费送餐服务。”
社区还成立“红绿”堂管会,对食材选购、后厨操作、餐厨垃圾处理等实行全流程监督,同时邀请中医专家搭配A、B、C三类不同体质的食用菜单及药膳,进一步建设重公益、非营利的社区百姓大食堂。看着来吃饭的街坊邻居越来越多,黄廷英和几个老姊妹加入志愿服务队,每天来帮着打扫一下卫生、帮着做点面点,就像给家里人做饭一样亲切。
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了,大家的精神头更足了,特别是小区管控期间,小区里的老党员、年轻人轮番上阵参与志愿服务,开放堂食后,由于人手不足,会做饭的居民们挽起袖子齐上阵,煎炒烹炸,个个拿出看家本领,饭菜品质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茶余饭后,食堂作为人气聚集地,也成为社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阵地、举办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融洽邻里关系的摇篮,小家的融合汇成大家的和谐。
黄廷英有时候就在这里教大家剪纸,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她寥寥数剪,柳树、喜鹊、繁花、蝴蝶等造型便跃然纸上,扫去疫情阴霾,坚定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