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别人就害怕心慌的感觉(看到别人鸡娃就焦虑)
看到别人就害怕心慌的感觉(看到别人鸡娃就焦虑)但我觉得这样并不实际,时间是有限的,而有些人希望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明摆着不可能。这让我想起了前一阵有关于体育、美育进中高考的事,很多人抱怨课业太多根本没时间锻炼,他们的想法是,现在的文化课学习时间一点都不减少,锻炼从休息时间里抠出来。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她干了一件更大胆的事。儿子遇到不喜欢的课就不写作业,她默许了,老师都对她儿子放弃了。语文成绩不好,老公说要给找个补习班,可她说补习班都是套路,“不教是最好的”,于是压根没管。他们不是太看重孩子短期的成绩,而专注让孩子寻找自己的兴趣,后来孩子中考考了567/580。
寻找孩子的自驱力没想到,咱们的“不焦虑”也搞成了一个系列(捂脸),前几篇文章链接附后,大家可以看看我们的一贯思路。
今天又看到了一篇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自驱力,不焦虑家长的方法论》,我们就以这篇文章为引子,继续讨论“不焦虑”的话题。
三联的文章很长,里面举了好几个家庭教育孩子的例子,中心思想也很简单,就是在现在这样竞争压力巨大、父母普遍为孩子教育焦虑的大环境下,这几个家庭却远离了焦虑,不“鸡娃”,给孩子宽松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自驱”。
比如,其中一位家长退出了家长群,她说家长群是重要的焦虑来源,屏蔽了这个源头,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走。他们专门把户口从海淀迁到了朝阳,让孩子上了离家近的普通小学。
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她干了一件更大胆的事。
儿子遇到不喜欢的课就不写作业,她默许了,老师都对她儿子放弃了。语文成绩不好,老公说要给找个补习班,可她说补习班都是套路,“不教是最好的”,于是压根没管。
他们不是太看重孩子短期的成绩,而专注让孩子寻找自己的兴趣,后来孩子中考考了567/580。
这让我想起了前一阵有关于体育、美育进中高考的事,很多人抱怨课业太多根本没时间锻炼,他们的想法是,现在的文化课学习时间一点都不减少,锻炼从休息时间里抠出来。
但我觉得这样并不实际,时间是有限的,而有些人希望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明摆着不可能。
在孩子小学时,我就跟ta说,到了初中,那么多门课,想要门门都学好是不现实的,或者说想都学好付出的时间太多,影响运动和休息,这样得不偿失。
所以你肯定得有选择地放弃一些,少投入点时间精力,做好计划和分配,提高效率,而不是搞疲劳战术。同时,做父母的,需要承受孩子开始成绩可能不那么好、以及来自学校的压力。
文章中的那些家长们,都选择了顶住一时的压力,为孩子们赢得了更宽松的环境,以及广阔的成长空间,最终都因为孩子们开始“自驱”,收获了不错的结果。
反对意见文章下面,是一长串网友的“转发”、“转发”。
也有人说,自己看得热泪盈眶,很感动。
当然,肯定也有反对意见,毕竟这些做法有点“非主流”。
比如,有网友就说:
他们敢这么干,都是因为他们有能力兜底,普通家庭该焦虑还得焦虑。
这一点,笔者(超人爸爸)其实并不赞同。
这些家庭有没有能力兜底,文中并未明确说明,就算是他们都有吧,可你根本没看到他们的孩子走向了失败,最后需要他们出来“兜底”对不对?
相反,这些孩子普遍都得到了很好的成长,只是相对于那些“鸡娃”,表现得更晚熟一些,但结果都不差,而且后劲明显更足。
所以,我们不应该简单地认为,人家有能力兜底,所以想干啥干啥,有任性的资本,而我们普通家庭是没有这个资本的。
成才的路径并不是唯一的,不是只有拼命“鸡娃”才是唯一的出路。
在樊登推荐的《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培养孩子的自律》一书中,作者把教育方法分为两种模型:挑战-努力模型和压力-控制模型。
挑战-努力模型,简单说就是“鸡娃”,压力-控制模型则更关注孩子的压力,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作者认为,强迫孩子会让其感到失控,变得对学习没有兴趣,而培养健康的控制感,会带来各种积极的结果。
要培养健康的控制感,这个分寸其实挺难把握,所以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心血去思考和实践。
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一段话所说:
不焦虑并不代表忽视教育,不追求考试成绩,也不代表家长们不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跟标准化的育儿方式相比,其实不焦虑意味着动更多脑筋、有耐心和承担压力。
关键在于如何应对焦虑文章中的父母们,其实也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有过不同程度的焦虑。
还是刚才举例的那个家庭,虽然孩子以接近满分的成绩考入了高中,但进去后,成绩也不理想,父亲就焦虑(好像母亲从小到大一直没焦虑过,和一般家庭正好相反)。
他也想如果孩子成绩好,就可以考到更好的大学。
但和一般家长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认为孩子目前对这件事的认识还不够,“该撞的南墙还是要撞的,对学习的热情最重要,比成绩重要”,然后就释然了。
所以,归根到底,不论是什么类型的父母,焦虑都是难免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应对这个焦虑,你觉得进入一所好大学更重要,还是保持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更重要。
这是路线选择的问题,和能不能兜底,关系不是很大。
《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曾说过,我们的教育在三个方面有改善的空间:学得太窄、思维过于绝对,把一时成败看得太重。
别说中高考这种关键性的升学考试成绩了,就是小学里,不是期中期末的普通考试,在有些家长眼里,考不到100分都是不能接受的。
和他们相反,压力-控制型父母,只是放弃了短期内考核孩子的每次考试成绩,或者说不那么看重这个短期KPI,而希望追求更长远的目标。
当孩子能够“自驱”的时候,这才是给孩子一辈子最大的“兜底”。
著名心理学教授贺岭锋曾提到一件有意思的事,他女儿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拿着59分的试卷回家了,而贺岭峰在小学阶段的成绩从没有低于90分。
他这么跟女儿说:
你知道吗,将来你长大了,到公司里边去工作,你的同事、你的老板,不会有任何人在乎你小学四年级的某次考试是考59分还是考95分,这件事不重要。
如果对应那位因为儿子考98分就抑郁的“重点小学教师”的孩子,应该变成这样:
将来你长大了,到公司里边去工作,你的同事、你的老板,不会有任何人在乎你小学某次考试是考98分还是考100分,这件事不重要。
只有两分之差,就抑郁了,如果换一种处理方式,会不会更好?
很多家庭所谓的“不陪孩子母慈子孝,一陪孩子鸡飞狗跳”,遇到的问题,可能比一次考试还要小得多,无非就是2 2=3了,一个字写不出来了,放长远看:
将来你长大了,到公司里边去工作,你的同事、你的老板,不会有任何人在乎你小学时曾把2 2算成了等于3,这件事不重要。
是不是没那么焦虑了?
系列前几篇:
美国高三学生的作息表火了:自律的人生很爽?国内学生为啥做不到
全民“鸡娃”了,就能让孩子过好一生么?众多鸡妈为何“退群”
7成学霸是“鸡”出来的,可得出结论的校长,为什么要佛系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