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十大经典名句论语(论语青春版09孔子的)
孔子十大经典名句论语(论语青春版09孔子的)当年鲁国的鲁桓公有三个儿子,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的后代虽然只是鲁国的公卿,却长期把持朝政、架空王室,而且这种权利代代相传,三大家族牢牢掌握鲁国实权。这三家就叫做“三桓”,“三桓”中季孙氏权力最大。到了季平子这一代,尤其嚣张、肆无忌惮。事件肇端于“季子”,这一则里的“季子”是鲁国权臣季孙氏的后代季平子,是《为政第二》里出现的季康子的祖父。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可忍孰不可忍”,如今这句话一旦出现在外交场合,那可是非常严重的事件啊,差不多就等于“不打算忍了,动手吧!”这么严重的话,居然是一贯温文尔雅的孔夫子说的!咱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事让孔老师这么生气。
撰文 | 王来宁 责编 | 廖玥
大家好,我是来宁老师。今天,我们开始解读《论语·八佾第三》第1、3、4、5四则:孔子的“叔伯气”。
当事不关己时,就可以漠然面对吗?时时刻刻要记住,要把人当“人”来对待。相对于外在的形式,孔子更看重人内心真实的感情。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今这句话一旦出现在外交场合,那可是非常严重的事件啊,差不多就等于“不打算忍了,动手吧!”
这么严重的话,居然是一贯温文尔雅的孔夫子说的!咱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事让孔老师这么生气。
事件肇端于“季子”,这一则里的“季子”是鲁国权臣季孙氏的后代季平子,是《为政第二》里出现的季康子的祖父。
当年鲁国的鲁桓公有三个儿子,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的后代虽然只是鲁国的公卿,却长期把持朝政、架空王室,而且这种权利代代相传,三大家族牢牢掌握鲁国实权。这三家就叫做“三桓”,“三桓”中季孙氏权力最大。到了季平子这一代,尤其嚣张、肆无忌惮。
我们来看“八佾”。“佾”与“仪”同音。古代舞蹈奏乐,八个人为一行,这一行叫做“一佾”,八佾就是八行六十四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所以“八佾之舞”,用现代的名称,可说它是“文化舞”,代表古代文化的一种舞蹈。
季氏是正卿,应该用四佾。可事实上,季平子却使用“八佾舞于庭”,推重礼治规范的孔老师当然非常愤怒,他说:“作为一个臣子,他在自己的庭院中演出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像这种人,我们都可以容忍的话,还有什么人什么事是我们不能容忍的呢?”
这就是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出处。说明人的忍耐是有底线的。
老师,照您这样解释,的确画面感很强:好像孔老夫子听了这件事,大发脾气,握着拳头,敲响了桌子,厉声斥责道:“假如这件事我们都能忍耐下去、容许他去干,那么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他季某去做呢!”假如真是这样,那么形容孔子的“温、良、恭、俭、让”里的“温”字,就要打×了,孔子的修养不行啊。
问得好!从前也有人这么认为,为了维护孔子“温良恭俭让”的形象,他们把这句话理解为:其实孔子早已看出季氏的动向,所以有人告诉他季氏八佾舞于庭,在家里摆天子的排场时,孔子就说,这要注意哦!季家的野心不小,像这样的事情,季家都忍心做了,还有什么事情他不忍心去做呢?叛变、造反,他都会干的。——这样一来,这句话就是在表明孔老师有先见之明,并不是他老人家在那里发脾气骂人。
问题是,为了维护孔子的形象而去解释文意,是不是有点不妥呢?
这么说来,的确有点不妥。不过理解成“人的忍耐是有底线的”话,孔子管得也太宽了吧,人家用“八佾”,连国君都没说什么呀,他却气成这样,我看呐,孔子生的纯粹是用不着的“叔伯气”!
乍听起来,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人活着,要有边界意识,不是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就不要指手画脚。
但是,这要看你为人的底线是什么。对于一些超越底线的事情、做法和人,必须敢于说“不”,否则就成了以受害者面目出现的恶的维护者,也就成为了汉娜·阿伦特所阐述的“平庸的恶”。
在波士顿犹太人被屠杀纪念碑上,有Martin Niemoller(马丁·尼莫拉)牧师的的墓志铭:
在德国,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
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在远方,无数的人与我有关。法律之外,人还有自己的良心,无论如何,都应该守住自己良心的“主权”,哪怕只有一厘米。关键事,必须“零容忍”。
(附:钱穆先生倾向于讲“忍”释为“忍心”,如此则整句话的主语为“季氏”。先生的解释是:“礼本于人心之仁,非礼违礼之事,皆从人心之不仁来。忍心亦其一端。此心之忍而不顾,可以破坏人羣一切相处之常道。故孔子之维护于礼,其心乃为人道计,固不为在上者之权位计。”所言亦是。)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心,那他‘如礼何’,怎么可能实行礼呢?一个(演奏音乐的)人如果内心中没有慈悲和博爱,他怎么可能演奏出真正感人的音乐呢?”
周公制礼,孔子弘仁,在人欲横流的春秋时代,人而不仁,礼乐徒具形式而内涵不在——这就是“礼坏乐崩”。《礼记·儒行》里说,“礼节者,仁之貌也;……歌乐者,仁之和也”。礼乐会随时代而有所变相,但是这一仁心善念,却是历世不变的根本。
老师,您能通俗地解释一下“仁”这个字吗?能让我听得懂的那种?
孔子阐释“仁”,是有多个层面的,最基本的是,“仁者人也”。仁爱之心,起始于把一个人当人来看:不管他是高高在上,还是平凡如泥土,他都是一个人;不管他是耄耋长者还是幼子顽童,他都是和你平等的一个人。无论你身处于什么位置,无论你面临怎样的局面,记住,要把你面对的人当人来对待。
现在钢琴九集、古筝十级、芭蕾八级、运动员的一级、英语六级,大都只强调技能的训练,然后就是考试加分,也没听说“仁”加多少分。“仁”真的那么重要吗?
我们甚至可以更形象地理解“仁”。就像花生仁、大杏仁中的“仁”一样,“仁”是人性内部最具生命力的部分,是爱、善良、慈悲和温柔的部分,“礼”和“乐”缺少了“仁”的内在品格,就只剩壳了,长不出来东西。
学生时代目标太切近了,以致我们会把它当成人生唯一的、或者说是最重要目标。再加上很多人以为多学些文体技能就是“素质教育”了,所以在“比素质”的名义下,会把许多技能量化比较,而忽视了“心”和“仁”这些不可以被量化的东西。
所谓“人心不可欺”,唤起真情的永远是真情,打动人心的永远是人心,团结人、影响人的也永远是人格的力量。或许,短时期内一个人会被卖力的表演所欺骗、会被缺少品格的炫技所折服,但人生不是一场短跑比赛,而是一次不间断的登山,谁那么单纯会永远被外在蛊惑?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sāng),与其易也,宁戚。
鲁国人林放向孔子请教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大哉问!”你问的问题极好,就礼节仪式而言,与其奢华,不如朴素俭约一些;葬礼呢,与其“易”——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不如内心真正的哀伤。
“礼”,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必须看到它既有外在的形式,又有内在的精神。孔子开创的“仁学”,使周公开创的礼乐文明由外而内,进一步内省化、道德化。
相对于外在的形式,孔子更看重人内心真实的感情,对吧?
所以孔老师点赞了林放的提问,认为林放问了个好问题,直击礼的本质。并据此指出,“礼”的根本在于内在的真实感情。
仪式是“形于外”的部分,如果缺少了“诚于中”的真实情感,“礼”就徒有形式,虚伪造作。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
诸夏,指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我们的文明是华夏文明,我们都是华夏子孙。这一则涉及到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词语——“华夷之辨”,华,指“华夏”,夷,指“蛮夷”。
在这一则中,孔子充满了一种文化自豪感,他说:“文化落后的夷狄之邦即便有君主,但他们没有礼乐文明,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来得好。”
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是先进文明的中心,而周边则较落后,因此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而不以种族进行人群分辨的观念: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或称夏、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夷,或称蛮夷、化外之民。
作为华夏子孙,我很自豪啊!
我也很自豪,可冷静下来想,这种自豪未免有一些阿Q的感觉,他到处宣称:“我的祖先先前阔得多了。”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韩国、日本、中国的三个青少年在一起吹牛皮。韩国青年说:“我们的流行文化很厉害,韩流明星基本秒杀全亚洲!”日本青年说:“我们的动漫很厉害,全亚洲基本都是看我们的动漫长大的!”中国青年说的是:“我们有很多的钱,把你们两国的好车通通买来!”
和有文化的祖先比起来,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一代有没有创造出自己的文化。怎么创造?这个问题太重大了,不过在我们创建出新的文化之前,应该先虚下心来,好好学习我们民族以前的文化,并结合新的时代加以阐释。
答疑时刻:说出来吧!让我听见你
最后,我必须通过这一集的“仁”,来谈谈“善良”。
做人要有原则,善良是最后的底线。
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王阳明说,“致良知”。
善良,首先是对别人的尊重,行事的原则应该是不伤害他人、不给别人添麻烦。
其次,善良是要爱惜好自己、保护好自己,不要让自己受伤害受委屈。
我们总害怕善良会在社会上吃亏、受欺负,其实是没有完整地了解善良、了解仁爱。不是有人说嘛,“如果善良没有长出牙齿,它只能是懦弱”,可是要注意啊,长出的是自我保护的牙齿,可不是伤害他人的“爪牙”。
终
本文为“桃李国学苑”原创
欢迎读者朋友转发分享
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本文作者:王来宁
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任教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自2013年始,面对高一高二学生教授《论语》《孟子》课程。
“《论语》青春版”系列文章,以师生对话的形式,将古老的论语和互联网时代洋溢的青春对接, 是具有“学生气质”的《论语》解读。
课程大纲
栏目主持人 李山教授
●●●
责编 廖玥
美编 薛宇
投稿信箱taoliguoxuetang@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