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成尘等闲事且乘龙鹤看花来(沧海何辽阔龙性岂能驯)
沧海成尘等闲事且乘龙鹤看花来(沧海何辽阔龙性岂能驯)傅斯年说他是:“中国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大彗星。”鲁迅说他是:“革命文学的主将。”他写的那首诗,是其最好写照:“悠悠道途上,白发污红尘。沧海何辽阔,龙性岂能驯!”时人与后来者也给予了他高度评价:蔡元培说:“近代学者人格之美,莫如陈独秀。”
“悠悠道途上,白发污红尘。沧海何辽阔,龙性岂能驯!”就以陈独秀的这首诗作为本文的开始吧。
陈独秀,生于1879年,卒于1942年。原名庆同。自仲复。安徽怀宁(今安庆)人。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他先后办报数十种。曾说:“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全改观。”
1919年、1932年两次入狱。在法庭上慷慨陈词:“弱冠以来,反抗清帝,反抗北洋军阀,反对封建思想,反抗帝国主义,奔走呼号,以谋改革中国,实现自由社会。”
他写的那首诗,是其最好写照:“悠悠道途上,白发污红尘。沧海何辽阔,龙性岂能驯!”
时人与后来者也给予了他高度评价:
蔡元培说:“近代学者人格之美,莫如陈独秀。”
鲁迅说他是:“革命文学的主将。”
傅斯年说他是:“中国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大彗星。”
毛泽东说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他本是一个不应该被后人遗忘的传奇!可是却被历史的雾霾遮蔽了许多年,所幸的是,近年来他的传奇正在被人们逐渐打开,让世人得以看到一个真实的陈独秀。
应当感谢《觉醒年代》,让人们重温那段历史,看到了一个与先前我们头脑里不一样的陈独秀,一个满腔激情,才华横溢,忧国忧民,不畏强权,舍生忘死的真英雄,一个为共产国际背锅的悲情人物,一个一门三忠烈的人物。
在陈独秀的身上,人们能看到的是一个中国文人的气度,虽然以此气度从政很难善终,事实也已证明。但是,陈独秀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开化和启蒙,对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贡献,无论如何也不应被后人遗忘,更不容被污名!
还是以陈独秀的诗结束本文吧!“悠悠道途上,白发污红尘。沧海何辽阔,龙性岂能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