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养一只鸭子全文阅读(我想养一只鸭子整本书阅读欣赏)
我想养一只鸭子全文阅读(我想养一只鸭子整本书阅读欣赏)这是一本桥梁书,属于童话,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活泼,适合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阅读。结合此书的文体特质和学情分析,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本书阅读欣赏。《我想养一只鸭子》是儿童文学作家陈诗哥的作品,中文分级阅读文库K2中的一本,适合7-8岁的孩子阅读。山东文艺出版社入选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书目·小学版(2021)二年级共读书目
大家好,我是儿童阅读师资能力认证中级学员薛怡。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赏读《我想养一只鸭子》这本书。
▲
《我想养一只鸭子》
陈诗哥/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
入选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书目·小学版(2021)
二年级共读书目
《我想养一只鸭子》是儿童文学作家陈诗哥的作品,中文分级阅读文库K2中的一本,适合7-8岁的孩子阅读。
这是一本桥梁书,属于童话,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活泼,适合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阅读。结合此书的文体特质和学情分析,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本书阅读欣赏。
1
内容简介
《我想养一只鸭子》讲述了在世界刚刚诞生的时候,天地间只有一只小鸭子。在空荡荡的世界里,这只小鸭子通过不断思考、勇敢冒险,后来结识朋友、享受爱恋、组建家庭,从孑然一身的孤独逐渐收获独一无二的快乐。
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自主阅读能力相对偏弱,正处于从图画书到文字书逐渐过渡的阶段。他们能阅读简单的童话故事,比较依赖图画和直观的阅读感受,而这个故事的内容较为浅显,情节生动,插画精美,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2
主题涵义
这部童话以“小鸭子”作为第一视角,描写其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经历,并以它的思想来重新创造世界。表面上看是一只鸭子成长的故事,实则点明了关于“生命起源”的主题。
二年级的孩子天真、善良,对小动物有一种天然的喜爱,更愿意跟随小鸭子的脚步、代入小鸭子的视角去阅读全书。
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要求》,对这一学段的阅读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孩子掌握并复述作品的内容,不应深究和反思童话的主题。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对本书的主旨做到点到为止即可,应把教学重点放在朗读、复述、训练语言表达、培养想象力等方面,避免给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
3
表现形式
1. 天马行空的想象
这部作品是典型的虚构故事,却处处体现着美妙、神奇和幻想。其中,天马行空的想象更令读者沉浸其中。
如在《鸭心》这一章节中,小鸭子睡着时梦见了一个个具体的东西,这些东西排着队,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在他的眼前,有像馒头的东西、像长带子的东西、像棉花的东西……在想象之中,这些看似飘忽的东西都十分奇妙,吸引着读者去思考。
又如在《鸭翅》这一章中,小鸭子有了很多朋友,并且每天都和朋友们一起玩耍,它们玩耍的游戏也是让人好奇的。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生活的热爱,在导读课中引入这些精彩片段,二年级孩子就会在充满想象的文本阅读里不断猜测、探索,他们将在想象力的推动下对这本书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2. 逗趣的反复结构
童话的显著表现特点为反复,即相似的情节会在一个故事中多次出现。在这本书里,反复结构非常明显,同时,呈现的形式非常幽默。
比如在《鸭背》中的讲述:
有一天小鸭子缓慢而辛苦地爬上一座高山,尽管一路上风雪交加,他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但是有一天,他忽然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种爬山的感觉,于是就爬下了山。
接着,小鸭子又走进了森林,被藤蔓绊倒、被树枝刺痛、摔倒在潜伏的泥坑里,尽管有些狼狈,但是他还是坚持走着,直到在森林里察觉到危险,他才调转头走出森林。
还有一次,他望着天空发呆,突然想飞到天上并不断尝试飞行,尽管只是飞起来一点点,而他的翅膀酸胀得要命,他都觉得很高兴,直到再也无力飞起时,才发觉自己不适合飞行。
从这三处反复的结构中,我们可以读到小鸭子的天真、坚强等美好的品质。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反复出现的描写读起来比较轻松,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感悟童话人物的形象。
书里关于反复的内容还有很多,当中最有趣的还要数“白鸭子下蛋”的描写,当白鸭子做不同动作、有不同的心情和反应的时候,她便能生出一个蛋来。
这里的反复结构是孩子们喜爱而乐于看见的,在阅读中激起他们无穷的想象,是孩子透过阅读得到想象力培养和思维拓展的契机。
3. 丰富的语言特色
天真烂漫
天真是这本童话故事语言的“精髓”。故事开篇第一句“我常想,鸭子为什么叫鸭子?叫瓜子不行吗?”多像七八岁爱思考的小男孩说出来的话呢!鸭子为什么不能叫瓜子?这是多么天真无邪的想法,此话一出,大人都会产生联想。
对第一学段的孩子来说,这更像是同伴在游戏时随意说出口的一句话,既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又能和书本故事找到联结,无疑是一种阅读的启发。
又如“瓜子!呱呱。瓜子!呱呱。瓜子!顶呱呱。”“呱,真爽。呱呱,真爽真爽”等短促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在故事中多次出现。这样的语言风格与天真的儿童形象不谋而合,为全书语言定下基调。
妙趣横生
故事中还有许多妙趣的语言,能让人在阅读时得到轻松、快乐的体验。如在《鸭脖》一章中鸭子结结巴巴地说“太初有呀……有呀……”“有呀……有呀……”“太初有……鸭。”
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读者的脑海中似乎浮现出小鸭子在空荡荡的世界里摇头晃脑地说着什么,真像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在努力地发音。
优美诗意
故事中的语言还是优美而富有诗意的。
如《鸭背》中描述水下世界的片段:“水草在水里轻柔地荡漾……水里有各种小鱼游来游去……阳光打在水里变得扭扭歪歪的……水里闪烁着奇特的光芒……”为我们展现了柔美而诗意的水下世界,极富浪漫的艺术气息。特别是与书中的插画一起阅读时,我们更能体会鸭子无拘无束的快乐。
又如《鸭翅》中描写关于有朋友的感觉:“有朋友的感觉真好……朋友,就像一个月亮照着另一个月亮……”友情,不是太阳般炙热而浓烈的,而是月亮般温柔,把朋友之间的温暖描述得恰到好处。
二年级的孩子正是学习语言和表达的时候,更拥有极强的模仿能力。
读到这样天真、有趣而富有诗意的文字,他们是否也会煞有介事地摇头晃脑地说点什么?是否也能模仿书中的语言,具体地去描述一种感觉或是情谊?
在语言的启发下,孩子们不仅会提高对这本书的阅读期待,更能透过老师的引导习得语言文字的应用。
4. 易于模仿的表现手法
拟人
这是一个拟人体的童话故事,因此故事的表现手法主要是“拟人”。小鸭子是鲜活的,如同一个天真的蓬头稚子在跌跌撞撞中感悟世界、感知自我。
故事中的其他动植物也都具有人的特征,如:小鸡、大水牛和鸭子一起创造“老鹰抓小鸡”“掰手腕”的游戏;玫瑰花摇曳生姿,在鸭子孤独时带给他芬芳的慰藉;十二只小鸭子有许多低幼孩子皆有的坏习惯,而流着鼻涕的小妖怪像是一个不修边幅的小毛孩儿,这都是可与生活联系的拟人表现,对儿童来说,也是易于模仿的一种手法。
夸张
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大量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比如,小鸭子像一艘舰船在水面迎风畅泳,并且游到大海上去了;以及他在池塘里一圈一圈地游,能在一天内游了一百零九圈;当他不断吸气、憋气的时候,他竟然像一只充气的鸭子一般膨胀,飞起来了。
包括《鸭蛋》里描写白鸭子下蛋的内容,都是夸张式、戏剧化的表现。儿童在阅读夸张的情节时,能更加关注情节的细节,对梳理童话情节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拟人化、夸张式的表现,渗透在交流表达、拓展写话的环节里,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4
人物形象
《我想养一只鸭子》的主人公是小鸭子,从书中的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感知他的纯真、乐观、坚韧、友好、善良、慈爱、爱思考以及哲学思想。
比如《鸭肚》这一章节中,小鸭子第一次结识了朋友,还给这些朋友们取了名字、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体现鸭子的友好与善良。
《鸭毛》中讲述了十二只小鸭子诞生后呱呱地吵个不停时,灰鸭子只是温柔地提醒,体现了灰鸭子作为父亲的慈爱。
在指导二年级学生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书里有代表性的片段,以鸭子的形象作为话题,和孩子们进行互动交流,借助阅读单加以引导,同时开展合作学习,以此帮助孩子们透过阅读细节,学习赏析人物的方法,习得联结、比较等阅读策略,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