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在背后说坏话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背后有人说坏话)
当有人在背后说坏话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背后有人说坏话)袁术这边有意思啦,书中这么写:“或与术说:“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粮,彼军必散。”术听之,不发粮草。孙坚军缺食,军中自乱,细作报上关来。”孙坚到了汜水关前,先得了一阵,手下大将程普斩了对方大将胡轸,于是一边向老大袁绍报捷,一边向二哥袁术要粮。话说这三国演义中曹操曹孟德先生,想刺杀董卓未果,还被董卓下令通缉,好不容易逃回家以后,越想越气,于是假称得了密旨,传檄天下,汇聚了十八路军马,要杀到京都洛阳去勤王护驾。这十八路军马一汇集,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各路头头们开了个会,推举有四世三公背景的袁绍做了盟主,老大的位置定下来了,马上就安排自己的弟弟袁术做了后勤部长,专门管十八路军马的粮草供应,正在为先锋的人选考虑时,就有个人站出来了,书中是这样写:“长沙太守孙坚出曰:“坚愿为前部。”绍曰:“文台勇烈,可当此任。”坚遂引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来。”从这一段来看,这个
老话说得好: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不知道阁下有没有这种感觉,但凡一个团队中想做大事却最终干不成的人,抛开外部因素不说,单就内部因素来说,最少有一个,甚至有很多个背后说坏话的猪队友。这一点,和各大金店的吹嘘自己的产品一样,真的不能再真啦!
中国人讲究平衡之术和中庸之术,特别是脑壳大肚子大的老板和领导们,对这一套,莫不是玩得明明白白且清清楚楚的,加上我们的老祖宗又发明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样颠扑不破的金句,于是乎,不管是打小报告的也好,还是来出馊主意的也罢,上位者都会耐心听完,然后暗自盘算。
阁下若是有兴趣,远的去翻一翻《资治通鉴》,近的去看几部霸道总裁裹脚剧,这种桥段屡屡上演,却又百试不爽,就说这大家耳熟能详的岳飞岳武穆,岳先生可谓英明神武,揍起金人来,一点也不含糊,却因为极力反对和金人议和,被大奸臣秦桧嫉恨,罗织罪名,含冤而死。
这其中,秦桧的作用最大,议和派的头头就是他,和老板宋高宗走得近的也是他,不像我们的岳飞先生,天天冲在第一线,和老板一年也见不上几回,于是乎,留下被人说坏话的空间,今天我们不聊岳先生,却聊《三国演义》中另一个人--长沙太守孙坚,看看他是如何被人坑的,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话说这三国演义中曹操曹孟德先生,想刺杀董卓未果,还被董卓下令通缉,好不容易逃回家以后,越想越气,于是假称得了密旨,传檄天下,汇聚了十八路军马,要杀到京都洛阳去勤王护驾。
这十八路军马一汇集,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各路头头们开了个会,推举有四世三公背景的袁绍做了盟主,老大的位置定下来了,马上就安排自己的弟弟袁术做了后勤部长,专门管十八路军马的粮草供应,正在为先锋的人选考虑时,就有个人站出来了,书中是这样写:
“长沙太守孙坚出曰:“坚愿为前部。”绍曰:“文台勇烈,可当此任。”坚遂引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来。”从这一段来看,这个孙坚不是个偷奸耍滑之人,比严肃先生光明正大得多,碰上是我,多半是不会去出这个头的,功不功劳的先不说,风险太大,小命堪忧也。
孙坚到了汜水关前,先得了一阵,手下大将程普斩了对方大将胡轸,于是一边向老大袁绍报捷,一边向二哥袁术要粮。
袁术这边有意思啦,书中这么写:“或与术说:“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粮,彼军必散。”术听之,不发粮草。孙坚军缺食,军中自乱,细作报上关来。”
这个“或”是谁,我不知道,也懒得去查了,反正就是一个看不得别人好的小人,这董卓先生专权,祸害朝廷,好不容易组织起这么一支像模像样的队伍,才打了一个小胜仗,就鼓唇摇舌,先来个窝里斗,可见国人善于内斗,古已有之矣。
我们身边何尝没有这种人,明明和他没有啥子关系,就是看不得别人得志,看不得别人出头,要他自己上,他不愿意,等到有人上了,他又在后面坏事,殊为可恨。更为可恨的是袁术先生,居然这种鬼话也听得进去,当真就不发粮草。
后面的结果可想而知,“细作(类似于现在的侦察兵)”就赶紧汇报给了守关的大将华雄先生,也就是著名典故“温酒斩华雄”里面悲催的男二号先生。于是乎,华雄先生给我们的孙坚先生来了一手深夜偷袭的戏码,幸亏手下大将祖茂舍身相救,孙先生来了招“金蝉脱壳”才逃了性命。
在《三国演义》中,这不过是一个小插曲,对于今天的主人公孙坚先生而言,却是一件值得永远牢记的大事,一如普通平凡的我们,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被人坑了一把,可能是一件不能再小的事,落到自己头上,可能就是一场浩劫。
如何能确保自己不被人背后下刀子呢?以萧严肃先生目前的水平,还给不出非常稳妥的解决方案,这样的题目,对我而言,就好像要造外星飞碟一般困难。可能看客老爷和太太智慧超群,又或深谙人性,能给出一个妙招吧。
#三国演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