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奚和秦穆公千古对话后续(大器晚成的五羖大夫)
百里奚和秦穆公千古对话后续(大器晚成的五羖大夫)两位结伴来到洛邑后发现,王子頽确实喜欢养牛,急需放牛的专业人才,于是,他不但录取了百里奚,连蹇叔的工作也一并安排了。只是,这次百里奚的眼力依旧没好到哪里去。没多久,百里奚就被蹇叔告知洛邑太危险,我们还是回宋国吧。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又要离开?给个理由!看着百里奚一脸的不情愿和迷茫,蹇叔只好再次耐心地帮他分析:王子頽为人浮躁狂妄,自己是庶子却深得周庄王的宠爱,在春秋时期实在是高危人群。这一次,蹇叔没有理由劝阻,并主动提出愿意跟百里奚一起去洛邑。结拜为异性兄弟后,这样悠闲了数个月。一天,百里奚突然跑来告诉蹇叔,自己要走了。 “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走呢?”蹇叔感到奇怪。百里奚一脸兴奋,说自己的机会来了,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堂弟弑杀齐襄公,正处在组阁阶段,急需人才。只是,百里奚的眼力比较差,只看到了工作,没看出老板是否可靠。好在关键时刻,蹇叔给他分析了齐襄公堂弟名位不正,而且外面齐襄公的两个亲兄弟还在
百里奚,春秋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北)人。春秋时虞国大夫,后入秦做大夫。为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称“五羖{gu}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的一代名相。
百里奚这个人自幼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可惜出身寒门,家境清贫,再加上当时等级制度森严,人才选拔制度较为苛刻,基本上剥夺了平民为官从政的可能性。作为平民出身的百里奚,即便很有才能,却很难有做官的机会。然而百里奚的妻子杜氏是一位颇有远见卓识的女子,她十分看好丈夫的才学,虽然家里条件不允许,但还是积极鼓励丈夫出游列国求仕。
获得了妻子的支持和许可之后,百里奚开始踏上了找工作的路程,开始到各国谋求出仕。历经宋国、齐国等国家,在这期间他吃了不少苦,受尽了白眼。
当时的百里奚在齐国晃荡了一段时间,从家里带出来的钱也花光了,连吃饭的钱也没有了,无奈只好乞讨要饭。就这样沿街乞讨,继续求仕生涯。百里奚在要饭期间,在齐国他碰到了及时雨大哥蹇叔,
结拜为异性兄弟后,这样悠闲了数个月。一天,百里奚突然跑来告诉蹇叔,自己要走了。 “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走呢?”蹇叔感到奇怪。百里奚一脸兴奋,说自己的机会来了,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堂弟弑杀齐襄公,正处在组阁阶段,急需人才。只是,百里奚的眼力比较差,只看到了工作,没看出老板是否可靠。
好在关键时刻,蹇叔给他分析了齐襄公堂弟名位不正,而且外面齐襄公的两个亲兄弟还在,跟着齐襄公堂弟一定成不了事等一系列因素。百里奚的一腔热情被这几句话浇得透心凉,彻底打消了去齐国谋职的打算。果不其然,第二年,齐襄公堂弟就被杀了,跟着他胡闹的两位吃瓜大夫等人全部送命。在向蹇叔表示钦佩之余,百里奚并没有打消继续找工作的念头,齐国不行,还有其他地方可以谋生呢。
没多久,百里奚又发现了就业机会。他再次兴奋地告诉蹇叔,自己准备去周朝的洛邑(今河南洛阳):“我听说周庄王庶子王子頽喜欢养牛,我正好有这方面的特长,可以去那里碰碰运气。”百里奚倒不是吹牛,他确实是这方面的专家。之前,他在齐国碰到某著名养牛人,还得传了一身养牛的本领。
这一次,蹇叔没有理由劝阻,并主动提出愿意跟百里奚一起去洛邑。
两位结伴来到洛邑后发现,王子頽确实喜欢养牛,急需放牛的专业人才,于是,他不但录取了百里奚,连蹇叔的工作也一并安排了。只是,这次百里奚的眼力依旧没好到哪里去。没多久,百里奚就被蹇叔告知洛邑太危险,我们还是回宋国吧。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又要离开?给个理由!看着百里奚一脸的不情愿和迷茫,蹇叔只好再次耐心地帮他分析:王子頽为人浮躁狂妄,自己是庶子却深得周庄王的宠爱,在春秋时期实在是高危人群。
听完蹇叔的分析,百里奚权衡之下只好沮丧地离开洛邑,又跟着蹇叔回到宋国。十年后,蹇叔的判断得到验证。周庄王去世后,王子頽伙同国内的几位大夫以及下岗厨师发动叛乱,最终,郑国君主出手干涉,杀掉了王子頽和他的小伙伴们。要是百里奚在,死亡名单上只怕也要加上他了。
过了一段时间,蹇叔说自己认识虞国的大夫官之奇,官之奇是虞国的执政,有他介绍,一定能给我们安排工作。这一次没白跑,在官之奇的安排下,两人顺利进入虞国的公务员队伍,都吃上了皇粮。可这样的快乐日子没有持续多久,蹇叔又皱着眉头来找百里奚。 “不会是又让我离开吧?”百里奚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蹇叔点点头:“虞君贪得无厌,我们在虞国迟早要倒霉,还是趁早离开吧。”百里奚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告诉蹇叔,自己要留在虞国安度晚年了。因为此时的百里奚已经年近七旬了。他想在这里了却残生,魂归故土了也是。
但现实狠狠的给了百里奚一巴掌。
《史记·秦本纪》中记载:
五年,晋献公灭虞、虢,虏虞君与其大夫百里奚,以璧马赂于虞故也。既虏百里奚,以为秦穆公夫人媵于秦。百里奚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穆公闻百里奚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借道虞国去伐虢,晋献公就派荀息把屈地出产的良马作为礼物,再加上垂棘之璧,送给虞国以借路攻打虢国。虞公贪图宝玉和骏马,就想答应荀息。晋国收拾完之后虢国后返程途中顺带灭了虞国,俘获百里奚之后,晋国国君知道百里奚是人才,本想将他收为己用,但百里奚因为亡国之恨,宁死不肯归顺,于是用他做秦穆公夫人出嫁时陪嫁的奴隶送到秦国。百里奚实在不堪受辱,半路上趁人不备逃了出去。逃到了楚国,却被楚国当作奸细抓住。楚国国君楚成王听说百里奚善于养牛,就让百里奚为自己养牛。
后来秦穆公听说他贤明,是个人才,想着把他弄回来辅佐自己成就霸业,于是准备花大价钱从楚国手里买百里奚,但是当时的秦穆公的谋臣公孙絷(zhí)进谏道:“大王不可。楚国让百里奚养牛,是因为不知道他是个贤能之士。如果您用重金去赎买他,不等于告诉楚王百里奚是千载难遇的人才吗?那時楚王一定会坐地起价,不放百里奚走的。大王不如按照现在一般奴仆的市场行情,拿五张黑羊皮去买回百里奚。”
果然楚王爽快的答应了这笔买卖,一个70岁的老奴隶也没当回事心里压根就,于是就把百里奚送回给秦国了。
《史记·秦本纪》中记载:
“当是时,百里奚年已七十余。穆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穆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穆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当百里奚被押回秦国后,秦穆公亲自接见了他。一看他满头白发,秦穆公大失所望,惋惜道:“先生可惜太老了。”
百里奚说:“大王派人上山打虎下海擒蛟,我确实老迈了不能胜任,但如果让我出谋划策,帮助治国理政,我比姜子牙还年轻十岁呀!”秦穆公觉得他的话有道理,就与他单独谈话。经过几次长谈,他认为百里奚果真是难得的治国奇才,于是亲自解除了他的奴隶身份,拜他为上卿相遇于丞相的位置当时。因百里奚是秦穆公用五张黑公羊皮换回来的奴隶,故世人称百里奚为“五羖大夫”。(羖,念gǔ,就是黑公羊皮的意思。)
《史记·秦本纪》中记载:
“百里奚让曰:“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贤而世莫知。臣常游困于齐而乞食铚人,蹇叔收臣。臣因而欲事齐君无知,蹇叔止臣,臣得脱齐难,遂之周。周王子颓好牛,臣以养牛干之。及颓欲用臣,蹇叔止臣,臣去,得不诛。事虞君,蹇叔止臣。臣知虞君不用臣,臣诚私利禄爵,且留。再用其言,得脱;一不用,及虞君难。是以知其贤。”于是穆公使人厚币以迎蹇叔,以为上大夫。”
百里奚成为秦国上卿之后,没有忘记当时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于是百里奚向秦穆公举荐蹇叔。蹇叔为好朋友得到明主重用而高兴,本不愿做官,后经百里奚再三邀请,方出山为相。蹇叔被拜右丞相,百里奚为左丞相。
在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好处,并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区,开始了秦国的崛起。这一时期,秦孝公称之为“甚光美”的时代。史载百里奚“三置晋国之君”,“救荆州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百里奚辅佐秦穆公七年,秦国大治走上了霸主之路。一跃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史记《商君列传》中商鞅问道赵良自己的功绩与百里奚比谁更有才能,当时的赵良这么评价百里奚的。
原文记载:“赵良曰:“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由余闻之,款关请见。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於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功名藏於府库,德行施於后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此五羖大夫之德也。”